2022-03-09 11:48 瀏覽量:25669 來源:中國食品報
2022年2月17日,《食品工業發展報告(2021年度)》(以下簡稱《報告》)編寫工作視頻啟動會順利召開,會議由編寫工作牽頭單位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郭勇副秘書長主持,25家國家級行業協(學)會、研究院等有關代表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張曉峰、食品處處長李強到會講話、指導。
十年磨一劍
行業拼圖趨于完整
張曉峰在會上指出,《報告》自2013年開始編寫以來,系統總結了我國工業的發展情況,對引導和促進食品工業穩定健康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在行業及社會上取得了良好的反響。特別是去年編寫的《食品工業發展報告(2020年度)》,首次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王江平副部長擔任編委會主任,顯示了部領導對此項工作的認可,希望各參編單位在今年的工作中再接再厲,再上新臺階。
今年是開展此項工作的第10個年頭,繼去年將中國糧食行業協會納入編委會,今年又邀請到中國鹽業協會和中國蜂產品協會加入編撰工作,進一步豐富了《報告》內容。
全面展示行業發展情況
為政府及行業提供一手資料
張曉峰認為,《報告》具有幾個方面的重要意義:一是向社會公眾提供了展示行業的宣傳平臺。《報告》全面展現食品行業的形象和發展成績,凸顯政府部門與各行業為改善食品安全環境、提振消費信心做出的大量工作,幫助公眾正面、科學、理性認識食品行業,減少涉及食品安全謠言產生的土壤,為營造行業發展良好環境起到了積極意義。二是給各單位提供了鍛煉業務能力的練兵場。通過匯總掌握本行業的運行數據,分析生產、效益、進出口、投資等方面的情況,研判未來發展面臨的趨勢,深入挖掘背后存在的問題并提出針對性的政策建議。對參加編寫的單位來說,訓練了基本功,提高了說清行業的能力。三是為行業間提供了一個交流的平臺。食品行業量大面廣,涉及子行業眾多,各位專家都是各自領域內的行家里手,對于其他行業可能不太容易掌握清楚。因此,《報告》的編寫過程也為各個領域的專家提供了交流平臺和了解其他行業、學習先進做法的機會。四是為政府管理部門和業內人士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書和案頭工具書。食品行業社會關注度高,一旦發生突發性事件,常常需要第一時間摸清行業基本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報告》提供了詳實的第一手材料和關鍵性數據,成為相關政府部門科學、準確決策,妥善化解危機的重要支撐。
各單位通力協作
繼續發揮專業性優勢
張曉峰對今年的工作提出3點要求:一是要高度重視,安排好人力資源及保障條件迅速啟動編寫工作,保質保量完成承擔的任務,將此項工作作為一項傳承性、延續性的工作持續往前推進,力爭把《報告》打造成具有“時效性、可讀性、專業性、權威性”的行業精品,形成具有重要影響力的行業品牌。二是要做到既各有側重又相互配合,加強溝通,及時協調,牽頭單位加強統籌,及時協調各單位編寫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三是要嚴格按照時間節點通力協作,按時保質完成編寫任務。為進一步擴大社會影響力,計劃在今年7月的“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上對《報告》進行發布。
李強作會議總結時談到,今年參編單位擴大到25家,實現了食品工業的全覆蓋,報告將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隨著《報告》作用和影響力的持續加深,他與大家有共同的成就感,衷心感謝各參編單位和專家的支持。他表示,消費品工業司將加大對編寫工作的宣傳。
為確保按期完成編寫工作,會議再次強調編寫注意事項,并明確了本年度編寫工作框架、工作進度及時間安排等,下一步,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將牽頭推進各項編寫工作有序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