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6 10:42 瀏覽量:28995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為“國酒”商標奔波17年,國內某知名白酒企業近日因該商標申請被拒將國家商標評審委員會告上法庭,要求商評委撤銷不予注冊復審決定。一同被起訴的還有當初對“國酒”提出商標異議的31個第三方。最新消息稱,該酒企表示放棄“國酒”商標申請,撤回訴訟并道歉。
17年的奔波,期間的人力、財力和精力投入非常大,但最終換回來的卻是國家商評委不予注冊,該酒企的失望之情可想而知。但商評委不予注冊,并非沒有道理。
一是不符合國家法律規定的硬性要求。比如,國家法律法規明確禁止商標中含有“中國”“中華”“國際”等字樣,“國酒”商標在這方面明顯不符合要求。二是從市場的角度看,商標具有獨占性、排他性、長期性,一旦獲得就具有長期壟斷使用和支配性質。即便獲得“國酒”稱號予以注冊,相關酒企的經營就一定能保證永遠是國內“一哥”嗎?如果不能保證或者說存在不確定性,到時還能否名副其實?
可喜的是,該酒企認識到了這些問題,撤回了訴訟并致歉,這無疑是理性的回歸——與其勞心費神去爭取所謂的“國酒”商標,不如靜下心來,優化經營策略,在較好獲利的基礎上,讓更多的消費者都能消費得起并持續認可,這才是企業長久不衰健康前行的根本。(余明輝) (中國食品網轉載發布)
上一篇:古井酒店上半年虧損加劇
下一篇:換股結盟雪花 喜力在華曲線搶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