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9 14:51 瀏覽量:15995 來源:食品網
近日因用未成年人宣傳白酒,貴州醇、枝江酒業、貴州青酒、永樂酒業等多家酒企的聯合“掌門人”朱偉上了熱搜。
然而事件還未平息,朱偉就在其個人自媒體平臺宣布:枝江酒業所有老產品全面提價10%(不含枝江真年份系列)。
江蘇民企綜藝集團的白酒事業,在朱偉的一通“亂拳”之下,到底是能在群雄割據的湖北殺出一條血路?還是不斷陷入漩渦?
維維股份:昔人已乘黃鶴去
提起枝江酒業,就繞不開維維股份。自2017年以來,行業評價維維股份就表示其存在著是外患未解,內憂重重的問題。2017年年報顯示,在營收微增的基礎上,維維股份的凈利潤漲幅卻超過三成。而這份看似亮麗業績的背后,公司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卻為虧損,且下降幅度高達589.18%。
歷史再往前推,枝江酒業并不是維維股份的第一次對白酒市場的嘗試,2006年,維維股份通過受讓雙溝酒業38.27%的股權,成為雙溝酒業第一大股東。但雙溝酒業飽受茅臺、五糧液、劍南春等全國品牌和本地巨頭洋河股份的強勢進攻,使得雙溝酒業面臨的競爭壓力較大。
2009年,受金融危機和三聚氰胺的危機影響,維維股份的乳制品和豆奶粉業務均出現了業績下滑,為挽救業績下滑危機,公司不得不把并購才2年,彼時作為公司盈利增長點的雙溝酒業轉讓給宿遷市政府,獲得了大額的處置收益。
也就在雙溝酒業處置當年,公司又通過定增募資的方式收購了湖北枝江酒業。公司當年通過對湖北枝江酒業的成功收購,增厚了公司當年收入7億,增厚利潤0.7-0.8億,使得公司當年凈利潤盈利,但扣非凈利潤實際為虧損。
2012年,公司繼續加碼酒業,收購貴州醇酒業,構建了以酒業、豆奶粉、乳業為主業的業務格局。其實從2009年開始,維維股權最大的收入項已從豆奶轉向了白酒。公開資料顯示,2010年酒企排行中排行第七,對于亟需產業進行多元化升級的維維來說,白酒的試水效果總體良好。
之后的維維股份,似乎在跨界的路上玩的更加大膽。公司又入局了煤炭、地產業務,但在2013年、2016年,分別進行了剝離。2014年,公司又新增了茶業務,2018年,公司又做起了糧食初加工產品業務,確定了”豆奶+糧食+白酒"三大業務板塊。
在維維股份的接近20年的資本市場生涯里,把豆奶、牛奶、白酒、煤炭、地產、茶、糧食都折騰了一遍。
時至今日,以虧損額超1.26億元的結局告別白酒市場,曾經這個豆奶屆絕對龍頭企業,如今這樣的局面,行業內以一句古詩總結:“昔人已乘黃鶴去”。著實令人惋惜。
高開低走,枝江從希望變失望
枝江酒起源于1817年“謙泰吉”古槽坊,歷經200余年的創新變革和匠心傳承,枝江酒業成長為湖北酒業的“三朵金花”之一,其百年釀造技藝入選湖北省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從2003年起,枝江酒業的銷售收入連續八年排名鄂酒第一,連續六年排名行業前十;其中,2007年銷售收入15億,在“茅五劍瀘汾洋”之后排名行業第七;到2011年,枝江酒業更是創下銷售額23億元、利潤1.25億元的最高記錄。
作為中國老字號酒企的枝江酒業營收曾連續位列湖北第一,是湖北酒業的標桿。但是,自從維維接手以來枝江酒業的業績便開始每況愈下直至舉步維艱被維維“甩賣”。
網易財經了解到,枝江在2009年進行資本重組,隨后9月維維股份斥資3.48億收購枝江股權,成為地方政府參股的民營企業,又于2013年以2.4億元增持枝江20%股權。但從2012年行業調整期開始,一路乘風破浪的枝江酒業,也遭遇了企業發展的波折期。受自身營銷模式和產品結構等多種因素影響,加工產量和銷售規模出現大幅度下滑,企業銷售收入快速下滑,并于近三年陷入虧損局面。
據悉,2009年維維股份第一次收購后,枝江酒業的董事會由維維股份、枝江市財政局和其他股東提名的董事組成,董事長仍由蔣紅星擔任。
但在此次收購之后,董事長蔣紅星以及其余三位枝江的元老曹生武、譚崇堯和薛傳全,均不再持有枝江酒業的股份。業內人士稱,這表明,蔣紅星或將全面退出枝江酒業。由此,枝江酒業或將出現系列人事震蕩。
眾所周知,枝江酒業本質上是地產區域品牌,自2012年白酒大動蕩之后,枝江酒在湖北市場戰線又出現收縮,全國化道路也不太順暢,但2013年之后,白酒行業整體回暖,此時行業是存在機會的,但是此時的枝江酒業由外地人操盤,而后的發展結果也體驗出了維維股份派出的新高管并沒有太多出彩的運作。
公開資料顯示,枝江酒業年營收自2012年—2016年,從1.78億元降至0.22億元,2017年更是由盈轉虧,首虧193萬元,此后兩年虧損額逐年擴大,分別虧損3707萬元和8620萬元,三年累計虧損高達1.25億元。
2019年,枝江酒業實現營業收入4.3228億元,同比上年減少25.84%,計提商譽減值等后凈利潤虧損達8600多萬元。根據公告內提供的賬面價值推算,2019年枝江酒業負債率高達92.6%。
由于持續虧損,2017年7月曾一度傳出維維股份欲打包出售枝江酒業和貴州醇的消息。后來,其耗資3.57億元的貴州醇先被出售給維維集團,而后被江蘇綜藝集團控股,如今枝江酒業也被納入江蘇綜藝集團麾下。
屆時維維徹底退出白酒行業,曾經的美酒成苦酒,希望變失望,已成定局。
綜藝股份,PE大佬
接盤貴州醇和枝江酒業的江蘇綜藝又是一家怎樣的企業呢?
江蘇綜藝集團老板昝圣達,生于1963年,1987年,年方24歲的昝圣達,創辦了南通縣刺繡廠,,且一年間就賺到了人生第一個100萬。
隨后,昝圣達闖入深圳,與香港客商合資創辦了大興服裝繡品有限公司,并在深圳成立了合資的莎倫服飾繡品有限公司,接著,又分別在美國紐約和日本東京設立了分支機構。
1996年,綜藝股份在滬上市,募集資金1.76億,申購資金高達210億,成為江蘇第一只鄉鎮企業上市公司。
1998年昝圣達將目光投向中關村,彼時,聯邦軟件在全國200多個大中城市建立了300家專賣店,市占率35%,是國內軟件流通企業的大哥大。而市場剛被打開,聯邦軟件急需資金謀求發展,正有此意的綜藝集團與其一拍即合,入主連邦,收購價是其凈資產值的3倍,最終,于當年12月,綜藝股份出資3264萬,受讓連邦軟件的51%股權。
幾月后,聯邦電子商務部分裂出來,隨后成立8848網站??毓珊螅C藝集團先后向連邦軟件注入5000多萬元的資金,1999年,綜藝股份漲幅位列滬市十大牛股之首。其中,僅8848股權轉讓綜藝集團就獲得1400萬美元的回報,如今在8848還有14.86%的期權。
自8848的數字巔峰后,綜藝集團又與南京大學攜手創辦南大蘇富特軟件股份有限公司,一年之后,南大蘇富特在香港創業板成功上市,。
2002年,綜藝集團以現金注資、洋河酒廠以部分資產入股的洋河酒廠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洋河的“藍色經典”系列登場。2012年左右,昝圣達從洋河套現離場,獲利接近800倍。
枝江酒業的不確定性
分析指出,在通過洋河酒廠在中國高端白酒中嘗到甜頭的江蘇綜藝,收購顎地知名酒企枝江酒業,未嘗不是一次對中國次高端白酒市場的大膽嘗試。據2018年湖北省白酒消費市場估算,湖北白酒規模達280億元,其中高端白酒規模達20億,次高端占比低于全國,達7%左右,但是隨著近兩年的消費升級,2023年湖北白酒規模將達到378億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湖北區域酒品牌習慣“窩里斗”,走向全國的很少,各家經過多年的省內深耕,市場分割局勢已成定局。同時,湖北酒還有長期在中低端市場耕耘的困擾,其在高端與次高端的話語權幾乎丟失殆盡,產品利潤微薄。
目前,200元以下價格帶是當前湖北白酒大眾消費主流價位段,且多數集中在120元以下,白酒消費升級較慢,作為核心市場的武漢和相對富裕的區域如宜昌、荊州、襄陽等近幾年才開始逐漸向120元-200元價位升級,武漢達150元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等高端就收入較湖北整體并不大,次高端白酒競爭多主要以稻花香、勁酒、枝江、白云邊等本地品牌酒,地產酒持續發力,其中枝江酒業以5.83億銷量,在湖北省形成了一定片區占有基礎。與此同時,外省份地產酒入場后,藍色經典以夢之藍為核心,一舉斬獲1.8億的銷售額,占比湖北省9.2%。
早在掌舵枝江酒業之初,朱偉為其定下了“湖北第一”的目標。并順勢推出了真年份系列產品,積極布局500-1000元價格帶,打造中高端產品,完成中高端市場布局或將成為枝江酒業重奪湖北第一的突破點。近兩年,枝江酒業也在持續推動產品結構升級,推出百年枝江,石花原漿酒等多款白酒產品,致力于未來在次高端白酒市場做長期布局。
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朱偉近日在用未成年人宣傳白酒被外界“爆錘”后,仍高調在就在其個人自媒體平臺宣布:枝江酒業所有老產品全面提價10%(不含枝江真年份系列)。
知趣咨詢總經理蔡學飛指出,枝江酒業雖然在全國區域內競爭力還較弱,品牌號召力較弱,但在湖北區域內具有強勢品牌力,提價是為了能切入中高端主流市場,就目前情況看,枝江酒業中高端系列產品在本地市場競爭力尚可,有望突破低價位瓶頸。“在消費結構升級的大環境下,老產品提價10%能夠提高渠道利潤,改善企業經營情況“。
但不可回避的是,在過去幾年,枝江酒業沒有抓住新一輪消費升級的趨勢,產品以低端為主,在湖北大本營又沒做到領導地位,雖然在全國近二十個省市都有銷售,但沒有產品結構的支撐,市場費用、運營費用相對較大,造成負擔重,以前的優勢就成為了當前的劣勢。
未來的枝江將何去何從,拭目以待。(號外 鄭皓元 陳俊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