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6 10:46 瀏覽量:20584 來源:中國食品報
近日,古越龍山舉行了2022年經營業績責任狀簽約儀式。“責任狀就是軍令狀。”中國紹興黃酒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孫愛保對銷售團隊的期望,讓業界看到了古越龍山全力以赴謀發展的決心。
“不破不立,破而后立。無論是從行業發展利好,還是圍繞品類特色的競爭升級,作為黃酒龍頭之一的古越龍山選擇此時奮力一搏,都是最好的時機。”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黃酒行業一直嘗試打破發展邊界,放寬眼界,探索更具價值的創新性表達,正在深度化、全面化、高質量的發展之路上奮力拼搏。
市場競爭或將逐步加劇
浙江酒類流通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許東海曾表示,黃酒目前的發展就是比較“穩”,難有更大幅度的增長,也不會出現太大的市場萎縮。
事實上,不僅是市場份額,黃酒的“穩”還體現在品牌競爭之間。長期以來,黃酒消費區域性特征明顯,導致行業集中度偏低,低價同質化競爭明顯。這對于黃酒的發展來說,就是一種桎梏。對此,黃酒行業從來沒有放棄探索,一直在積極尋求突圍之道。
“近年來,古越龍山收購女兒紅、會稽山收購嘉善、石庫門與和酒合并,黃酒行業的集中度正在提升。但是進入2020年以來,主要黃酒企業并購進程減緩。”前瞻產業研究院調研顯示,黃酒行業經過數年的并購及擴張,主要企業業務布局逐步完善,已形成一定規模。從市場集中度看,行業逐步涌現出幾家居于行業領先地位的龍頭企業。2016—2020年,我國黃酒行業前三名企業營收整體小幅上升。
從現有產能上看,黃酒企業產能建設進程加快。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古越龍山現有古越龍山、女兒紅公司、鑒湖公司3個主要工廠,其中,古越龍山現有產能較高,2020年實際產能達13.29萬千升;會稽山3家工廠2020年設計產能合計達15.5萬千升,實際產能合計達12萬千升;金楓酒業3家工廠2020年設計產能合計達15.4萬千升,實際產能合計達7.11萬千升。
“當前,黃酒行業整合逐步完成,龍頭企業并購進程減緩,重心逐步轉向黃酒生產,企業產業規模擴大。”業內人士認為,整體來看,黃酒行業集中度提高將成為行業發展的主要趨勢之一。隨著黃酒行業發展走向成熟,二三線黃酒企業相對而言缺乏市場競爭力,企業將承受較大壓力,未來市場競爭或將逐步加劇。
仍具較大發展空間
市場競爭愈發激烈、行業整體稍顯落寞,如此境況下,黃酒企業如何同頻共振發出屬于黃酒的聲音?
“近年來,中國黃酒的產銷均在逐步下滑。一方面由于消費群體年輕化,消費者更傾向于選擇無酒精或低酒精的飲料產品;另一方面,黃酒企業在宣傳策略上的不到位,使得黃酒知名度較低。”業內人士表示,從發展趨勢上看,黃酒企業應著力打造高端化、年輕化的產品。
“應加大對中國黃酒的功能性、基礎性研究。”女兒紅黃酒釀造運營中心主任章國強介紹,近年來,為扶持黃酒產業發展,促進行業科技進步,各地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建設了不少科研平臺。2012年科技部批復籌建國家黃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19年浙江省政府批復籌建浙江省黃酒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2021年浙江省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了《紹興黃酒保護和發展條例》等。行業頭部企業也不斷加大科研經費投入,積極引進高層次科研人員,針對行業共性技術難題開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相比其他酒種,黃酒行業在科研投入以及成果產出上還有很大的差距,特別是功能性、基礎性研究,還遠遠滿足不了行業技術發展的需求。”章國強表示,要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對其發酵機理、菌種篩選、健康因子等進行研發,帶動中國黃酒行業走消費引領、品質為本、技術創新的良性發展之路,使中國黃酒真正成為中國的“國酒”,也使中國黃酒這一民族產業能更好地傳承發展。
“紹興黃酒釀制技藝經歷了數千年的傳承,是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古代文獻記載的釀制工藝十分有限,技藝的傳承幾乎靠一代又一代釀酒技師的心口相傳,不斷完善而成。”章國強表示,現在,紹興黃酒釀制技藝非遺傳承人(地市級以上)共有13位,大多接近或超過退休年齡。所以,要重視黃酒文化遺產挖掘,以“中國(紹興)黃酒釀制技藝”的名義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重塑黃酒“國酒”地位。
“2021年,洋酒特別是進口葡萄酒進一步擠占中國黃酒的市場份額,且其文化也在中國大行其道,不僅持續影響著我國民眾的消費習慣,同時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也在不斷加深。”章國強表示,希望各部門也能扶持國粹黃酒發展,借力外交部、商務部等部門機構,通過國際賽事、商品展銷等活動,根植黃酒深厚的文化底蘊,講好黃酒故事,推進紹興黃酒的國際化,把優質的紹興黃酒推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并通過歐亞專列推廣到世界各國。同時借助RCEP協定及中歐簽署原產地產品保護協定的契機,利用各種海外活動、展示機會,推動這一最具中國特色的酒種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顧雨霏 綜合整理)
上一篇:廣東遂溪:“六項工程”筑牢校園食品安全防線
下一篇:洞悉啤酒行業“人、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