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3 15:20 瀏覽量:11879 來源:中國食品報
我國食品藥品安全形勢近年來發生重大變化,市場監管工作鏈條加長、監管品種增多、監管范圍加大、監管對象轉變,食品藥品安全面臨諸多挑戰。今年,寧夏石嘴山市市場監管局大武口區分局(以下簡稱“大武口區分局”)從消費者最期盼的地方入手,以市場監管人的用心、專心、誠心全力做好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寧夏全域創建“食品藥品安全區”(以下簡稱“雙創”)工作,堅持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讓廣大消費者吃得放心、用藥安全。
履職盡責 夯實安全“防火墻”
“你知不知道這東西孩子們不能吃,他們還在長身體,這是問題食品,吃了對身體危害很大。”近日,大武口區分局執法人員在校園周邊進行突擊檢查,發現了“三無食品”,隨即對校園周邊經營商戶開展排查,保障校園食品安全。
除了需要完善的行刑銜接機制,保障食品藥品安全也需要切實的行動。為此,大武口區分局“春雷”響,“鐵拳”出,扎實開展食品藥品專項檢查,全力打擊非法行為。堅持問題導向、懲防并舉,依法從嚴治理,推進食品藥品市場秩序不斷規范,為消費者提供一個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保障“舌尖上的安全”。通過年初分解工作任務,實施任務項目化管理,層層簽訂食品藥品安全責任書,定期召開研究部署會議,層層落實責任,健全工作機制,形成“地方政府負總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企業是第一責任人”的食品藥品安全責任體系,同時明確責任分工,建立起無緣銜接的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監管體系。
在充分發揮區食品藥品監管隊伍作用的基礎上,大武口區延伸監管觸角,進一步健全鄉(街道辦事處)、村(社區)組織網絡體系,按季度開展督查、考核,在全區各街道設立8個市場監督管理所,配備50余名專業監管人員,負責全區25戶食品生產企業,2553戶“三小”行業(食品加工小作坊、小銷售、小餐飲),1587戶餐飲服務單位,7家醫療機構,2家鄉鎮衛生院,4家民營醫院,18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10家個體診所(含村衛生室),492家化妝品經營使用單位和230戶藥品經營企業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將食品藥品安全納入網格化管理,用小網格撐起大安全。
安排專項經費配備執法電動車、執法記錄儀、便攜式執法裝備等,以專業化的監管隊伍,條目式的任務臺賬,具體化的考核標準落實“從農田到餐桌”“從實驗室到醫院”的全程監管。
專項整治 活動落地見實效
“現在的違法犯罪分子極其狡詐,越來越多地通過選擇監管薄弱環節和避免‘8小時’監管等方式來實施犯罪,這對我們來說是嚴峻的考驗。”大武口區分局朝陽市場監管所所長王宇說。為保證整治活動擲地有聲、落地有效,大武口區分局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契機,在多個環節推出“組合拳”。
在食品生產、流通、餐飲等重要環節和重要節點開展專項整治。與教育、衛健等部門對學校及托幼機構食堂開展聯合執法檢查活動,有效防控了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發生,確保了廣大師生飲食安全;進行“豆腐革命”,督促指導生產加工環境較差的豆腐坊重新選址裝修;加大對“三小”行業監督檢查力度,依法對2戶從事面筋、蛋糕生產加工經營的小作坊進行取締,與396家小作坊簽訂《食品質量安全承諾書》,組織轄區18家食品生產企業參加食安員抽查考試,覆蓋率達到94.74%。
結合農村市場專項整治,大武口區分局開展全面禁售長江非法捕撈漁獲物專項行動,對轄區餐飲單位進行專項檢查,張貼禁止長江流域非法捕獲物通告200余份。在藥品安全方面,狠抓“兩品一械”監管,開展執業藥師配備、疫苗、中藥飲片、保健食品、特殊藥品、含麻黃堿類復方制劑、網絡銷售等20類整治行動,對1家使用從無藥品生產經營資格的企業購進藥品的行為予以立案查處;繼續抓好食品藥品監督抽驗,全面排查安全風險隱患,共完成食品安全快速檢測4048批次,餐飲具快速檢測1315批次,食品監督抽檢任務1907批次,藥品66批次、醫療器械5批次,化妝品國抽33批次。截至目前,大武口區未發生一起食品藥品安全事故,共辦理食品藥品安全違法案件157起,罰款63萬余元,切實形成了打擊食品藥品領域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
結合“為民辦實事,為企優環境”系列實踐活動,籌建大武口區綠色食品產業園,征求食品生產加工行業代表意見,將日常消費量大的涼皮類、豆制品類、面食類及酒類等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小作坊納入園區管理,目前園區已完成一期建設工作,已簽約商戶15家。
社會共治 藥安食美你我共舉
監管理念帶動強化宣傳,該分局以打造宣傳陣地、“四進”宣教、群眾參與構建“兩個創建”宣傳格局,不斷創新宣傳方式、內容和形式,率先打造寧夏首個食品藥品安全主題公園,將食品藥品安全知識融入公園景觀中,廣泛宣傳食品藥品安全科普知識;通過《石嘴山日報》、食安大武口微信公眾號舉辦了“西夏佳釀杯”食品藥品安全區知識競賽活動,擴大創建工作的知曉率。
開展智慧監管,實施地產食品“一品一碼”和輸入型食品統一進銷貨電子臺賬,全面加強“寧夏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管理系統”的推廣應用工作,對從事冷鏈食品經營的經營單位列表造冊,重點管理;充分運用“互聯網+”的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實施藥品智慧監管工作,對179家“陽光藥店”試點單位溫濕度監測設備安裝率達到100%,完成陽光藥店平臺賬號注冊及基本情況錄入220家,向寧夏智慧監管平臺錄入巡查記錄1294條,進一步打破信息孤島,讓沉睡的信息活起來、動起來、用起來。
積極參加第四屆市場監管領域社會共治優秀案例評選活動,其中《合力共治,守護“舌尖上的安全”》入圍評選;制作創建《食品安全牢記心 健康幸福伴你行》短視頻,獲得了市場監管系統平安中國“三微”大賽優秀作品;將食品藥品安全知識納入學校教學課程,開展“食品藥品安全區”進校園活動,印發《關注食品藥品安全 健康快樂成長》食品藥品安全進校園教科書1萬余冊;推出《食話實說》視頻、圖文類節目專欄,全方位、多角度展現大武口區食品藥品安全工作,形成了“人人關心、人人參與、人人捍衛”的食藥安全的濃厚氛圍。
為實現全國食品藥品統一舉報熱線12315的暢“聽”無阻,大武口區分局以“有訴必接、有接必查、有查必果、有果必復”和“有案必立、立案必查、違規必究、違法必懲”為原則,認真查處落實每一起投訴舉報案件,嚴格執行24小時專人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鼓勵社會公眾積極參與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強化社會監督,形成多方聯動監管的工作局面,有力提升了大武口區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大武口區市場監管人將持續不懈地與違法行為斗智斗勇,為‘雙創’打造良好的環境,守護消費者食品藥品安全。”大武口區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邱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