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5 13:31 瀏覽量:24246 來源:中國食品報
從過去一日三餐之外的“調劑品”到如今每天必不可少的“健康零食”,水果消費趨向零食化、國潮化、多元化發展。消費者購買和食用水果的習慣開始有所改變,挑選逐漸理性,更加關注營養價值。水果的健康因素、營養成分成為新熱點,水果的情緒價值顯現。佳沃精準營養研究院與艾瑞咨詢日前共同發布了《美好生活 水果新食尚 消費趨勢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通過對水果消費新變化、新現象、新群體等多維度的調研分析,全方位展現水果行業的變化趨勢。
消費需求升級
打破水果傳統格局
自古以來,水果就是人類重要的營養來源之一,但在很長時間里,人們對水果的消費僅停留在剛需層面,“便宜、甜”就是挑水果的不二法則。如今,隨著物質生活的富足,人們開始從“吃飽”轉為追求“吃好”“吃得健康”,作為健康飲食結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水果也因此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改善性需求的增長推動了水果市場的“繁榮”,從線下到線上的融合,平臺到自媒體的延展,水果不斷打破地域、打破季節限制,成為中國人日常必不可少的食物。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水果產量達2.57億噸,穩居全球第一,預計到2025年產量將達到2.99億噸,消費量將為3.03億噸。這樣一個萬億級規模的市場,值得每一個產業鏈上的相關企業去思考、去探索。
在產量和銷量雙增長之際,消費者的水果消費訴求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報告》指出,相比傳統消費者看重口味和性價比,當下我國消費者挑選水果更理性、更關注營養價值和成分。
《報告》指出,水果消費還出現了零食化、國潮化、產區化的新趨勢。水果逐漸從主食補充轉變為一種休閑零食,這不僅使水果產品形態和食用場景更加豐富,也帶來了水果消費頻次的提高,以及水果消費品類的多元化。過去水果更多在茶余飯后作為營養補充,如今不少消費者在下午茶、休閑娛樂、工作學習等場景食用水果,而且水果的消費形態也不僅限于單一整果,果切、果撈等產品也更受歡迎。除此之外,藍莓、車厘子、牛油果等各類小眾、精品化的水果正在被越來越多消費者所喜愛。而且受國潮影響,國產品牌水果備受消費者青睞,《報告》顯示,57.3%的消費者認為國產水果有不錯的品牌,質量有保證;56%的消費者認為很多國產水果品質已經趕超同類的進口水果。特別是我國建立原產地標記的保護制度后,國內優質產區逐漸崛起,像云南藍莓、贛南臍橙、庫爾勒香梨、煙臺蘋果、陽山水蜜桃等帶有地理產區優勢的產品逐漸受到消費者的認可。
打造優質品牌
提升水果品質
作為互聯網時代下水果銷售的重要渠道,電商平臺對于水果消費升級帶來的改變也有著深刻感知。“在整個線上的消費過程中,消費者對于品牌水果會更加信賴,因為現在水果還并不是一個非常標準化的產品,品牌往往代表著水果的品質化和標準化。過去,可能價格對消費者的決策影響很大,但在我看來,未來品牌在消費者的決策中會占很大比例。”京東生鮮果蔬蛋采銷部總經理王生成說。
如果水果企業只將自身定位為“大自然的搬運工”,就會慢慢被市場淘汰。“因為水果是一個產業化水平相對不高的行業。在大多數人的理解中,水果從業者不過是把田間的水果搬運到商超貨架而已,技術含量不高。但在佳沃看來,這個行業的科技含量非常高,特別是在如今消費者對水果營養價值的重視和各類附加價值賦予情況下,沒有品種和技術加持,是難以推動行業進一步發展的。”佳沃集團水果事業群總裁王海偉進一步分析道:“以藍莓為例,十年前談藍莓,很多人的印象都停留在藍莓是一種東北特產,很小很酸,但如今商超中的優質藍莓,都是在熱帶氣候環境中生長出來的,個頭很大、口感更甜。”在王海偉看來,藍莓如今能夠在我國快速普及,不僅是藍莓的保健價值得以推廣,更關鍵的是一些走在行業發展前端的企業,用新技術降低了成本和售價,用新品種提升了藍莓的品質和口感。
《報告》指出,在關于消費者如何保證水果品質的調研中,65.6%的消費者會選擇高端可信的水果品牌,另外,七成多的消費者認為水果的優質產區已經接近于品牌,也能夠成為品質水果的新保障。
業內人士表示,打造消費者信賴的水果品牌、降低水果生產成本、提升水果的品質和多樣性,成為水果和電商行業需要共同思考的方向。
品類跨界創新
“水果+”營銷興起
除了生產銷售端的影響,水果消費升級對其他行業也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艾瑞咨詢研究總監王芝蘭表示,隨著“每日一水果”成為大眾日常,水果的花式吃法層出不窮,鮮果切果盤、果昔果汁,水果配酸奶,水果制作糕點等各式各樣的吃法背后,反映出的是年輕一代消費人群的水果消費觀。整體來看,35歲以下人群對水果要求更高,關注因素更全面,不僅要有營養、好吃,還要顏值高,有話題性。水果的消費升級,推動水果由普通消費品逐漸變為“網紅元素”,備受追捧。
如今,水果儼然已經脫離了果蔬,成為一個獨立行業。同時,因水果元素具有大量可拓展屬性,除了直接食用外,還可以作為原材料廣泛應用于相關行業之中,這也為那些將水果元素融入產品的行業帶來更多的溢價空間和可能性。
以茶飲行業為例,相關調查顯示,最受“Z世代”歡迎的新茶飲類型是水果茶,多數品牌也推出了水果類茶飲,其中,除了草莓、檸檬、葡萄、蘋果等大眾水果外,油柑、牛油果、桑椹、覆盆子等小眾水果也在不斷被挖掘使用。在激烈的茶飲競爭中,茶飲企業若想持續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需要不斷挖掘新鮮水果的獨特風味,并快速探索茗茶和鮮果搭配碰撞的新配方,在這方面,水果豐富多元的品類,無疑為茶飲企業提供了更加廣闊的想象空間。在業內人士看來,水果茶領域就是一個將水果開發到極致的新興細分行業,水果茶火爆的背后,是一場品牌創新的競賽,而這場競賽中,水果是必不可少的元素,甚至有可能成為決定勝負的關鍵因素。
“水果+茶”“水果+奶”“水果+咖啡”“水果+輕食”……“水果+”已經成為一種全新的飲食行業的營銷方式,水果品類跨界創新之戰已然打響,而越細分越創新,越考驗硬功夫。
如今,水果消費升級對各個關聯行業的影響正逐步顯現,水果消費升級已經開始推動整個行業的變革,業內人士表示,未來水果企業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品質鮮果的同時,持續推動農業數字化建設,助力農業產業邁出現代化步伐,以現代科技推動中國水果產業升級。
(朱美喬 綜合整理)
上一篇:江蘇儀征落實預包裝食品銷售備案制度
下一篇:向森林要糧不是毀林種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