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5 11:10 瀏覽量:23473 來源:中國食品報
2021年實現營收12.50億元,同比增長12.81%;實現凈利潤2.84億元,同比下降1.81%……近日發布的會稽山年報,湊齊了黃酒類A股上市公司2021年年報的最后一塊拼圖。“此次龍頭企業業績的回暖,或將帶動黃酒市場升溫。”業內人士分析,黃酒受困于區域,全國化市場遲遲未能打開。給黃酒一些時間,完善銷售渠道、拓展銷售場景、調整產品結構,黃酒行業的天花板一旦打開,將迎來巨大發展。
龍頭企業營收呈增長之態
金楓酒業是黃酒上市企業中首發年報的企業,但從交出的答卷來看,其2021年業績并不理想。年報顯示,金楓酒業2021年實現營收6.49億元,同比增長6.83%;凈利潤虧損1284.58萬元,同比下滑204.95%。對于營收有所增長,但凈利潤卻大幅下滑的情況,金楓酒業表示,報告期內,受散點疫情持續性影響,黃酒區域性存量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公司收入規模增長不足,受原材料成本上升及產量減少影響,單位生產成本增加。金楓酒業還表示,報告期內,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較上年同期有較大增加,主要是收入增加及貨款回籠速度加快,使得銷售收現增加;基酒產量調整,原料采購量下降,貨款支付減少。
古越龍山于4月14日發布2021年年報。年報顯示,古越龍山2021年營收為15.77億元,同比增加21.19%;凈利潤為2億元,同比增加33.21%。古越龍山表示,公司將繼續深耕黃酒主業,結合行業發展現狀和公司實際經營情況,2022年力爭酒類銷售增長12%,利潤增長12%。回顧古越龍山過往五年的營收:2017年16.37億元,2018年17.17億元,2019年17.59億元,2020年13.01億元,2021年15.77億元。2022年若達到12%的銷售增長,恰好回歸古越龍山疫情前的業績水平。
4月18日,會稽山發布2021年年報。年報顯示,會稽山2021年實現營收12.50億元,同比增長12.81%;實現凈利潤2.84億元,同比下降1.81%。年報稱,營收增長主要系主營收入增長等所致;凈利潤下降主要系非經常性損益減少等所致。
近年來,黃酒市場低迷多次引發業內討論。數據顯示,2021年,規模以上黃酒企業累計完成銷售收入127.17億元,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6.74億元。相較于2020年的銷售收入134.68億元,利潤總額17.04億元,黃酒行業2021年銷售收入下滑的同時,利潤總額也出現下滑。
“從3家黃酒企業此次發布的年報來看,雖然凈利潤表現差距頗大,但整體來看,營收呈增長之態。”業內人士表示,盡管增速較緩,但對于萎靡不振的黃酒銷售市場來說,龍頭企業業績的回升有助于提振市場信心,也預示著黃酒市場或將開始回暖。
積極拓展全國市場
明明具有歷史沉淀、傳統文化屬性,相較白酒、啤酒市場的火熱,黃酒行業卻較為“冷清”。中國消費品營銷專家肖竹青認為,黃酒屬于區域品種,具有黃酒消費習慣的只有上海、江蘇、浙江等地,其他地區均沒有黃酒的消費習慣、消費場景與消費文化,小區域品種是制約黃酒行業發展的最大問題。對此,酒類行業專家蔡學飛也表示,黃酒的消費人群較為固定,導致其無法擴大這個增量市場。
如此看來,黃酒行業要打破地域限制,不僅需要完善渠道布局,還要解決消費場景局限、消費群體單一等問題。“品類本身與當下社會發展趨勢存在代溝。”會稽山紹興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傅祖康認為,黃酒目前的宣傳講了一些與現代無關的故事,產品的設計和包裝沒有適時地運用好傳統和現代元素,產品的口感尚需借助現代科技改進提升,更好地符合年輕消費群體的需求。此外,黃酒產業和企業的實力較弱,在品類、品牌的宣傳方面雖然有投入,但力度較小,持續性、自主性不夠,品牌雖然有知名度,但缺乏美譽度,尤其缺乏品類特征明顯的消費場景的營造。
黃酒企業也已意識到地域的局限性已成為行業發展痛點,近年來積極拓展全國市場,布局銷售渠道,打造消費場景。會稽山年報顯示,報告期內,會稽山以經銷商銷售模式為主,面向各地區的經銷商開展黃酒商品的批發代理等業務;同時,會稽山結合終端消費需求,以專賣店、直營店、團購等方式開展黃酒商品的直銷業務。此外,會稽山通過網上旗艦店、抖音直播、京東、天貓、拼多多等電商平臺,開展線上新零售業務活動。金楓酒業提出,報告期內,公司以推進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為目標,聚焦問題導向,調整組織架構和經營模式。古越龍山持續發力越酒北上,拓展全國市場,謀劃推進西部、北方中央酒庫等IP商業合作計劃,開啟沉浸式體驗營銷模式,以建設品鑒館、專賣店為突破口,加強品牌推廣落地,進一步擴大古越龍山在外圍市場的影響。報告期內完成河北雄安新區、江蘇南京、湖北孝感、新疆阿克蘇、遼寧沈陽等地13家重點館的開設。
但從龍頭企業業績來看,黃酒行業仍陷于區域化困局中。古越龍山、會稽山、金楓酒業在江浙滬地區的營業收入占比分別達到了65.33%、92.35%、95.8%左右。
對此,傅祖康提出,一是要深度挖掘黃酒養生理念,抓住人口老齡化契機,做好消費培育這篇大文章。立足消費者認知,深入挖掘黃酒與中醫養生之間的關系,加大養生類廣告的投放。培育和營造黃酒養生消費的場景文化,如對名醫館等場景文化的嫁接和創建、對成功人士養生理念的研究,加大對黃酒應用場景的滲透。二是要創新營銷模式,改變營銷策略,在“術”的層面增強與消費者的體驗與互動,提升產品檔次,跳出以“年份”定價的傳統思維定式,實現從“工具”到“玩具”,再到“道具”的提升。要加強對數字化營銷的研究,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三是要加大創新力度,開發符合市場需要的新產品、好產品,尤其要開發年輕消費群體的市場,不斷創造并增強品牌黏性,告訴消費者喝黃酒的理由。要創新思路,注重“第一口”的感受,開發忍不住想喝“第二口”的好產品。要敢于突破標準的束縛,繼承不泥古,創新可離譜。四是要加大品類和品牌的宣傳力度,加大黃酒知識的普及和黃酒文化的傳播,營造良好的消費氛圍,構建“飛輪效應”。要加大對目標消費群體的營銷力度,培植美譽度,做大品類蛋糕,加強品牌宣傳,深度挖掘品牌內涵,講好各自的品牌故事,共同營造黃酒產業發展的良好氛圍。
加快優化產品結構
“黃酒行業發展的另一痛點則在于其品類價值較低,中高端市場開拓存在一定難度。”肖竹青表示,一直以來,黃酒均屬于較為便宜的酒種,因此,其在消費者心中的價位預期較低,廉價的商品無法成為面子消費的載體,更無法代表社交屬性。
《2022年黃酒行業研究報告》顯示,從我國黃酒行業主要上市企業成本結構上看,直接材料為主要成本項目,占比約在75%到80%之間,制造費用占比均在9%到10%之間,毛利率不足35%,然而黃酒行業30元/瓶以下價位的市場容量仍舊占行業整體規模的65%以上。“目前來看,黃酒定價方式過于單一,過度依賴年份屬性,毛利率空間不夠,大商銷售意愿不強。”傅祖康如是說。
不過,目前頭部企業均開始優化產品結構,布局中高端產品市場。古越龍山年報顯示,2021年,其中高檔酒、普通酒分別實現營收10.96億元、4.14億元,分別同比增加27.43%、2.37%;毛利率分別為43.7%、15.92%;銷量分別為4.95萬千升、7.16萬千升左右,同比增加12.37%、3.46%。從銷售數據來看,2021年古越龍山中高端產品銷售占比接近70%,高端化戰略成果顯著。會稽山年報顯示,2021年,會稽山中高端產品與普通黃酒產品分別實現營收7.72億元、4.59億元,同比提升14.8%、8.39%;毛利率分別為48.14%、28.93%。近年來,金楓酒業也開始打造高端產品,網紅品牌“石庫門”定位為公司高端品牌。
“目前,黃酒的整個品類價值感較低,導致消費者的購買欲望較弱,因為其無法代表消費者的社交價值。而價格是價值的表現,必須首先解決黃酒品類的價值問題,才能解決整個品類的發展問題。”蔡學飛表示,黃酒應當利用目前國潮興起的社會氛圍,提高黃酒的流行性飲用的價值評價,提高其品類價值;同時,打造明星企業的明星產品來引導消費。此外,還應加強業內的整合效率,盡快解決目前小且散亂的行業布局。
傅祖康提出,可通過培養“黃酒侍酒師”構建VIP效應,讓更多的人去講好黃酒故事,龍頭企業帶頭沖,中小企業緊跟從,形成產業合力,共同提升黃酒的價值。“學習紅酒的做法,大企業致力于高端文化和大眾普及,腰部企業結合特色各顯神通,小企業揚長避短,注重品質服務,突出個性營銷,避免實施成本領先戰略。”
(顧雨霏 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