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6 15:12 瀏覽量:12894 來源:中國食品報
近年來,我國牧場在建設、育種技術、飼養管理、冷鏈供應等環節逐步完善。按2021年的原料奶產量計算,中國前十大奶牛牧場運營商占比總市場份額的23.0%。市場分析發現,并購與新建是牧場運營商擴張的主要途徑,與此同時,各大乳企也在不斷布局上游,加強對奶源的自控能力。
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奶牛牧場前十名運營商總產奶量852.6萬噸,同比增長18%,約占全國商品奶產量的1/3;與2020年相比,前十名牧場中優然牧業、現代牧業、越秀集團、澳亞集團、首農畜牧、光明牧業6個企業的位次沒有變化,圣牧高科從2020年第4位跌至第6位,樂源牧業從第6位上升至第4位,原生態牧業和寧夏農墾賀蘭山奶業分別由2020年第11位和第12位,上升至第9位和第10位。
并購是主要擴張途徑
我國規模牧場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以及東北三處。而并購與新建,則是牧場運營商擴張的主要路徑。
其中,并購無疑是一種占據奶源最簡單的方法。分析中國排名前三的奶牛牧場企業,其擴張歷程均為不斷并購。
作為中國奶牛牧場第一的優然牧業,在2020年1月就以22.78億元收購國內最大的奶牛育種企業賽科星,成功進軍奶牛育種業務;同年10月,優然牧業又以23.1億元收購了恒天然中國牧場旗下的兩個牧場群,再次擴大牧場版圖。
在擴張的同時,優然牧業也在緊密準備上市。2020年底,優然牧業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2021年6月,優然牧業成功在香港掛牌上市,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乳業上游第一股”。
目前,優然牧業已完成對恒天然6個中國牧場的收購,并收購了中地乳業27.16%股份,成為全球最大的原料奶供應商,穩坐行業絕對龍頭“寶座”。2021年,優然牧業全年營收153.46億元,歸母凈利潤15.58億元。
排名第二的現代牧業,則在2021年收購了富源牧業、中元牧業100%股權,以及澳源牧業52%和寧夏阜民豐90%的股權。同時,現代牧業創新了以租代建運營模式,啟動中國乳業產業園和林格爾萬頭牧場戰略合作項目,并在新疆布局首座規模化牧場。
現代牧業為中外合資企業,于2005年在安徽成立,5年后上市港交所,是全球第一家以奶牛養殖資源上市的企業。2021年,現代牧業全年營收70.78億元,歸母凈利潤10.33億元,利潤率同比大幅增長32%,創下歷史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優然牧業與現代牧業分別背靠中國兩大巨頭乳企——伊利和蒙牛。優然牧業脫胎于伊利,目前伊利持有優然牧業40%的股權,為第二大股東,且連續多年一直為其最大客戶。
現代牧業則一直為蒙牛提供大量高品質原奶,蒙牛旗下特侖蘇、未來星等乳品原料皆源于此。同時,蒙牛也是現代牧業最大的單體股東,持有61.25%的股權。
在兩大乳企的引領下,優然牧業和現代牧業越做越大,兩家存欄合計近72萬頭,年產奶量424.5萬噸,占據了前十名的半壁江山,且有進一步擴大之勢。
據相關數據顯示,優然牧業在2021年投入運營新建牧場3個,建成后將新增11.6萬頭奶牛,總存欄達49.2萬頭;現代牧業投入新建1個牧場,建成后將新增2.8萬頭奶頭,總存欄達36.8萬頭。
排名第三的越秀集團為大型國有控股企業,總部位于廣州,核心產業為金融、房地產、交通基建和食品,其布局牧業主要通過旗下風行食品集團。風行乳業始于1927年,在1952年正式創立“風行牌”,是國內最早注冊的乳品品牌之一。2017年8月,風行乳業以超過50%的股份收購了集奶牛養殖、乳制品加工銷售為一體的長城乳業。
2020年11月,越秀集團布局北上,以30億元并購輝山乳業,搶占東北市場。此次并購后,越秀集團形成“南風行,北輝山”牧業板塊,擁有奶牛存欄13.7萬頭,一躍成為行業龍頭。
樂源牧業成立于2013年,總部位于河北,是君樂寶乳業旗下全資子公司,專注于發展大中型現代化牧場,現有行唐、高碑店、邢臺、鹿泉、徐州5個牧場。2021年,樂源牧場計劃新建牧場1個,新增1萬頭奶牛,建成后總存欄為12萬頭。
近段時間正在上市的澳亞集團,共經營著10個世界級牧場,存欄10萬頭,平均每個牧場達萬頭奶牛養殖規模,是國內最大的獨立奶牛牧場運營商。2021年,澳亞集團共生產近64萬噸原料奶,營收5.22億美元。
圣牧高科于2009年成立,總部位于內蒙古呼和浩特。其創始團隊在巴彥淖爾地區以烏蘭布和沙區植草興牧,創造了“種、養、加”一體化沙漠有機循環產業鏈,將200平方公里的沙漠改造為綠洲,種植了9700萬棵沙生樹木,建成有機草場22萬畝,是國內唯一獲得中國和歐盟有機標準雙認證的原奶品牌。2014年,圣牧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成為全球有機原奶第一股。
首農畜牧是2013年成立的中外合資企業,旗下擁有綠荷牛業分公司、種牛科技分公司、華育種豬分公司等,業務涵蓋畜禽養殖全產業鏈,以良種繁育為核心,致力于“做世界一流動物育種專家”。
光明牧業成立于2003年,為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業務涵蓋牧場管理、飼草料種植、奶牛育種、奶牛專用飼料、易耗品及托管服務,目前為國內最大的奶牛業綜合服務公司之一。2021年,光明牧業新建4個智慧生態牧場,計劃新增2.9萬頭奶牛,建成后總存欄為10.4萬頭。
原生態牧業成立于2013年,致力于生產超優質原料奶,共有7個牧場,均位于黑龍江省和吉林省。原生態牧業努力將繁殖、飼料管理及設計舒適奶牛生活環境等營運程序標準化,能持續穩定地生產質量超出歐盟原料奶質量標準的原料奶。
寧夏賀蘭山奶業是寧夏農墾集團全資子公司,以良種奶牛養殖、優質牧草和鮮奶生產為主。其前身是成立于1960年的平吉堡奶牛場,被譽為“寧夏奶牛的搖籃”。該公司現有奶牛場14個,建立了優質苜蓿和玉米青貯基地20萬畝,其標準化高產高效養殖模式和先進的生產管理技術對當地產業發展起到重要示范引領作用。
乳企為自控奶源積極布局上游
近年來,伊利、蒙牛、光明、君樂寶、新希望、三元食品6大頭部乳企積極布局上游原奶供應,通過不斷入股、并購、新建奶牛牧場,使其自控奶源比例持續提高,目前平均占比已超40%,而這也促進了我國牧場運營標準化、集約化的進程。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4年至2020年,我國奶牛的存欄量從840萬頭下降至615萬頭,但產奶量不減反增,原因是奶牛平均單產能力從每年3.76噸上漲到了5.59噸。
從長遠看,乳企自控原料奶供應既是行業發展的趨勢,也是穩定自身經營的必要選擇。各大頭部乳企積極布局上游端,在保障產品質量的同時,也增強了自身競爭力。同時,企業把控上游還能有效控制成本浮動,有利于增強應對風險的能力。
隨著疫情的常態化,我國奶源短缺的現狀將會持續,由于進口風險增大,掌控奶源成為乳企規避風險的首選。未來2—3年,伊利與中博農、光明與寧夏、君樂寶與家庭牧場等相關奶源合作項目完成投產后,我國乳業奶源自控比例將進一步提高。
(來源:35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