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6 16:52 瀏覽量:20721 來源:中國食品網
疫情當前,經營者更要誠信經營!日前,記者從新都區市場監管局獲悉,9月1日以來,該局已對5起銷售蔬菜肉類過程中涉嫌違法違規的行為進行了立案調查。
“針對群眾的投訴舉報,我局及時受理、認真調查,如發現存在哄抬物價等違法違規行為,發現一起,從嚴從快查處一起。”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聚焦大型商超、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屠宰場等重要場所,對米、面、油、蛋、奶、菜、肉等生活必需品價格開展執法檢查,當好人民群眾的“守護者”。
現公布其中部分案例予以警示。市場監管部門告誡廣大經營者,應當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嚴格依法依規經營,如有借疫情之機囤積居奇、哄抬物價、以次充好、兜售假冒偽劣商品、虛假宣傳等擾亂市場秩序行為,一經查實,將嚴厲打擊、依法查處、公開曝光,對涉嫌犯罪的將移送公安部門。
典型案例一:哄抬物價,我們管!
網友:“我們這物價飛漲,那個芹菜現在27塊錢,之前幾塊錢十塊錢就是天花板了,真的不管管嗎”?
接到投訴后,9月2日,執法人員立即聯系該網友核實具體市場攤位,并到現場開展調查。經查,該網友于9月1日在新都區西門菜市場楊某經營的蔬菜店買了黃瓜和芹菜一共花了27元,其中黃瓜8元/斤,芹菜10元/斤,經核實,該蔬菜店的進銷差高于同時期市場同類商品的進銷價差,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十四條的相關規定,現已立案調查。
典型案例二: 結賬時加價,山藥價格究竟是好多?
投訴人反映:新都區三河街道紫桐路某鮮生超市菜價貴,蔬菜在出票的時候比實際標簽上的價格貴1元左右......
9月3日,執法人員根據投訴情況對該超市進行檢查,執法人員將現場的菜標價和系統結算價挨個核實后發現,山藥標價為8.88元,但系統結算價為9.88元,該超市涉嫌在標價之外加價出售商品,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十三條之規定,現已立案調查。
典型案例三: 進貨成本降了,銷售價格還長了?
9月4日,有群眾反映“大豐鎮某生鮮店疫情期間菜價瘋漲,西紅柿11塊多一斤,價格不合理。請部門盡快查處。”不只是這位市民,有網友也發布相關信息,反映該超市銷售的蔬菜價格偏高。
當日,執法人員就趕到該生鮮超市進行檢查,通過進入該生鮮超市商業管理系統查閱進銷貨數據對比發現,8月25日至30日西紅柿的平均進貨價為4.12元/斤,銷售價為7.31元/斤,9月1日進貨價降為3.46元/斤,銷售價卻反而上漲,高達11.88元/斤。該超市涉嫌疫情期間哄抬價格,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十四條之規定,現已對其立案調查。
典型案例四:肉變質了還賣,該查!
9月4日8時許,執法人員在新新市場巡查時,發現某鮮肉店的豬肉和排骨一股異味,立即展開調查。經過核查票據及詢問經營者呂某得知,因為9月1日豬肉銷量極好,9月2日就采購得比較多,生意一般,9月3日又未營業,9月4日售賣時,已有一股異味,對于一堆已發臭的豬肉,呂某頗感可惜,卻沒有處理,仍繼續售賣。執法人員現場對上述豬肉和排骨進行扣押,因當事人涉嫌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的食品,已對其進行立案調查。(中國食品報四川報道)
上一篇:宜賓市三江新區江南鎮“1+3”工作法落實全員核酸檢測工作
下一篇:澎湃酒業70年系列?董酒:“國密”復興征途能否“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