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1 09:01 瀏覽量:11651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19家白酒上市公司三季度業績披露終盤收尾(除順鑫農業未公布白酒板塊牛欄山情況),業績普遍表現亮眼。
從披露整個2022年三季報來看,18家白酒上市公司的業績顯示,大部分企業實現了營收、凈利潤雙向增長并成為主基調,表現出酒企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和周期穿越能力。
梳理前三季報可見,18家白酒上市公司總營收達兩千億,其中16家實現了營收增長。除了伊力特和天佑德酒兩家企業實現營收與去年同比下滑外,有14家均實現兩位數以上增長。其中ST皇臺實現三位數的增長,口子窖和金種子酒實現一位數的增長。
在凈利潤方面,除了金種子出現負增長及金徽酒和伊力特增幅有所下降外,有15家酒企實現盈利并取得較好增長,其中老白干酒、ST皇臺兩家企業實現三位數增長。
那么,誰是前三季度盈利之王、增長之王?
誰的營收最高,誰的利潤最高?又是誰增長最快?
6名營收過百億,總凈利突破千億
從今年18家白酒上市企業前三季度業績來看,總營收達2567.2億元,總利潤達突破千億達1000.24億元。
19家上市酒企三季報情況
在營收方面,貴州茅臺、五糧液、洋河、汾酒、瀘州老窖、古井貢酒6家營收過百億,這6家百億酒企總營收由去年前三季度的1877.74億元增至到2218.57億元,其營收占比整個白酒板塊的比例達86.42%。
其中,茅臺和五糧液兩大巨頭的營收總和達到1429.40億元,占6家酒企營收總和的64.43%,凈利潤達到643.89億元,占6家酒企利潤總和的70.44%,無疑顯示出百億級以上核心酒企出現巨大分化。
實際上,其余4家營收百億規模的酒企中競爭也很激烈,去年洋河、汾酒、瀘州老窖、古井貢前三季度的營收分別為219.42億元、172.57億元、141.1億元、101.02億元,今年則分別為264.83億元、221.44億元、175.25億元、127.65億元。
其中,茅臺第三季度營收295.43億元,同比增長15.61%,凈利潤約146.06億元,同比增長15.81%,相比今年一季報和中報超過20%的凈利潤增幅來看,茅臺的業績增速放緩。排名第二的五糧液第三季度營收145.57億元,同比增長12.24%。凈利潤48.9億元,同比增長18.5%。
無論是營收還是凈利潤水平,洋河穩居行業第三,其前三季度總營收264.83億元,同比增長20.69%,凈利潤90.72億元,同比增長25.78%。梳理可見,青花汾酒系列等中高端產品實現大幅增長,加快汾酒要進軍白酒行業第一陣營,實現“三分天下有其一”、重樹“汾老大”品牌地位。
在營收百億規模排名第四的山西汾酒,前三季度整體業績數據則增速最大,營收與凈利潤分別為221.44億元、71.08億元,漲幅也排名居首,分別增長28.32%、45.70%。尤其是前三季度首次突破兩百億大關,而在2021年全年上述兩項指標分別為199.71億元、53.14億元,彰顯221億營收背后的“汾酒加速度”。
梳理已發布前三季報來看,18家白酒企業大多延續了去年以來的增長態勢。那么誰是各方“增長或虧損”之王?
在營收百億的6家中,山西汾酒和古井貢酒營收增長最快。前三季度,山西汾酒實現營收221.44億元,同比增長28.32%,古井貢酒實現營收127.65億元,同比增長26.35%。
可以看到,在這6家企業中,除前兩名茅臺、五糧液外的增速保持在10%以上,前三季度實現凈利增速最快的是排名3至6的洋河、瀘州老窖、汾酒、古井貢,前三季度分別實現凈利潤90.72億元、82.17億元、71.08億元、26.23億元,同比分別漲幅25.78%、30.94%、45.70%、33.20%。增速都保持在25%至45%的范圍,誰都有趕超身前對手的可能。
同樣,實現凈利潤增幅達100%的兩家企業分別是ST皇臺和老白干酒,凈利潤雖然僅有5.33億元和0.04億元,但同比分別漲幅達122.30%和113.83%。其中,ST皇臺實現最高營收增幅,達183.98%。
而金徽酒、伊力特兩家企業前三季度凈利遭遇下滑,分別為-12.08%、-47.57%。同樣,金種子酒在前三季度虧損1.36億元,也是唯一一家出現虧損的白酒企業。
中高端產品銷售額大增六至九成
從汾酒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其核心高端單品青花30復興版的投放量約為全年配額的20%~25%,汾酒以青花汾、老白汾為代表的汾酒系列實現銷售收入157.65億元,其中青花系列增長迅速,因此帶動業績提升。目前青花30復興版收入高增+價盤堅挺,初步站穩了千元價格帶。可見,今年汾酒提出預計“十四五”期末,將進軍白酒行業第一陣營,實現“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目標。
另外,口子窖三季度主要經營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高檔白酒的銷售金額達到了34.45億元,同比增長34.31%。其中,中檔白酒的銷售收入8027.74萬元,同比增長96.04%。公司中高檔白酒的總銷售額達35.25億元,占總銷售額的97.13%,這個比例在白酒企業中較為罕見。
而迎駕貢酒披露三季度主要經營數據顯示,其中高檔白酒的銷售收入達到7.37億元,占第三季度總銷量的67.31%。近年來,以生態洞藏系列為核心的中高端、次高端產品成為迎駕貢酒增長的主力。
同樣,梳理發現,金徽酒的中高檔酒銷售收入為13.11億元,占總銷售額的99.76%;伊力特的中高檔酒銷售收入為13.88億元,占總銷售額的94.81%;老白干酒的中高檔酒銷售收入為19.22億元,占總銷售額的69.41%;水井坊的高檔酒銷售收入33.41億元,占總銷售額的97.6%。
從酒企自身來看,加大中高端產品的營銷以及推動力,是保持業績增長的核心戰略。業內認為,高端白酒市場維持穩步增長態勢,次高端及地產酒繼續在低基數的基礎上釋放彈性,產品結構升級趨勢持續,收入實現高增長。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名酒在近幾年的擴張越來越猛烈,百億級以上企業都有迅速壯大體量、提升自身行業地位、獲取更多市場份額的需求。
股價“淪陷”,跌跌不休
從前三季業績來看,酒企大都處于增長,但整個A股白酒板塊卻大幅回落,股價暴跌不休。
數據顯示,19家白酒股整體的股價表現異常慘烈,截止9月30日收盤,漲幅為正的企業只有金種子酒一家,股價錄得上漲,升了21.94%,今年漲幅達到35.42%,列白酒A股第一。而順鑫農業報收19.91元,今年下跌47.82%,系白酒A股跌幅第一。
其中,“股王”貴州茅臺自10月10日起遭遇了一波急速下跌后,10月24日茅臺1499元/股的短暫股價定格成為資本市場最大焦點,最終收盤時茅臺收于1501.28元/股,單日市值蒸發千億。
截止10月31日收盤起報收1350元/股,已累跌30%左右,目前總市值失守1.70萬億元,接近2020年中旬的股價水平。其實,10月國慶假期后,整個白酒股自國慶之后均迎來下跌,包括貴州茅臺、瀘州老窖、洋河股份、山西汾酒、古井貢酒的股價跌幅均超過10%。
同樣,其他大部分白酒同行的股價表現也表現疲軟。數據顯示,2022年第三季度,除了金種子酒股價錄得上漲外,其余18家皆為跌幅。其中,伊力特、天佑德酒、順鑫農業、金徽酒、水井坊、舍得酒業、酒鬼酒7家下跌超過20%,分別為-23%、-23.92%、-25.76%、-27.04%、-31.67%、-31.77%、-31.90%。
另外,股價腰斬的有兩家,為酒鬼酒、水井坊,此外順鑫農業、金徽酒、舍得酒業、口子窖均跌超40%,另有6家酒企跌超30%。
截至10月31日收盤,A股白酒指數跌0.97%,10月累計跌幅為16.31%。其實,自今年下半年以來,白酒板塊指數就持續下挫,累計下跌約16%,板塊市盈率降至近三年低位。
值得關注的是,10月31日中午,中國酒業協會聯合茅臺、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汾酒、古井貢酒等六大A股上市酒企,發文再度強調,白酒產業是長周期屬性的“時間產業”。白酒產品的釀造工藝決定了白酒產業的長周期屬性,也注定了白酒產業重資產、長投入、長回報的產業規律。
中國酒業協會等表示,從2001年至2021年的二十年間,中國白酒銷售收入和利潤年復合增長率分別達到14.29%和22.24%。因此,中國白酒產業一直處于穩步發展的增長通道,長周期產業屬性非常明顯。依照長周期發展理論,站在歷史的時間軸上看中國白酒,增長是長期趨勢,調整是階段性形態,過去高速發展,未來依然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