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5 13:23 瀏覽量:24391 來源:中國食品網
11月12日,為加強對黨的二十大精神持續深入學習,推動江夏文化經濟研究中心各項工作進展,四川江夏文化經濟研究中心年度工作會在成都西蜀人家召開,集中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并研討2023年研究中心的重點工作。江夏文化經濟研究中心會長黃明良,輪值會長黃志明,副會長黃和昌、黃文,江夏文化經濟研究中心文化顧問黃牛,四川省民生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陶紅勇以及企業家會員代表和專家學者五十余人參加了此次會議,會議由黃宏偉主持。
會議首先聽取了輪值會長黃志明關于四川江夏文化經濟研究中心2022年的工作報告。黃志明表示,四川江夏文化經濟研究中心在四川省民生研究會的領導下,認真學習二十大精神,踐行文化自信自強理念,發揚江夏移民文化的拼搏精神、創新精神,做好疫情影響的減法、發展增量的加法,各位企業家會員代表都在不同的領域、不同的行業為抗擊疫情出力,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經濟中不斷發展自己。為了更好地實現“中心”健康發展,凝心聚力,搞好內外雙循環,共謀發展,四川江夏文化經濟研究中心在省僑辦、省工商聯、省民生研究會的正確指導下,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在各界朋友的熱心關懷幫助下,在“中心”領導班子帶領下,積極發揮“中心”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激發江夏人的聰明才智,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實現“服務社會,服務經濟,服務企業”的辦會宗旨。
四川省民生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陶紅勇向江夏文化經濟研究中心工作會議召開表示祝賀,同時指出,新的時代挑戰固然嚴峻,但是機遇也是前所未有的。社會的變革既有震蕩,敏銳的企業家也能從中發掘更多機會。只要大家凝心聚力,搞好內外雙循環,企業家們就一定會譜寫更加絢麗的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華章。
江夏文化經濟研究中心文化顧問黃牛談到,江夏文化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推進以黃氏為紐帶的文化尋源活動,對于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促進和諧社會的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江夏文化涉及歷史學、考古學、民俗學、社會學、人類學等多個領域,具體地反映中華民族的文明起源,社會形態演進、民族融合、中外交流以及歷代、經濟、文化與社會習俗的發展與變革,它是五千年文明進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同根共祖的文化象征。
四川江夏文化經濟研究中心副會長、成都蜀虹裝備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和昌在講話中談到,為適應時代變化,有科技含量的產品自會有市場競爭力,追風型、模仿逐利型的企業必然會被市場淘汰。成都蜀虹裝備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堅持這一基本點,在外貿和國內市場始終保持了自己增長的勢頭。在當下經濟形勢下,企業在創新進步的同時,還應該注重企業的文化建設,要發揮企業每一個員工的積極性,增強企業競爭力。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快速占領產業價值鏈高端,搶占‘一帶一路中試’產業布局先機;促進更多創新成果就地就近產品化、產業化。促進四川‘一帶一路’之中試產業基地規模化”。
四川江夏文化經濟研究中心副會長、樂山達美工貿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文的發言中指出企業要適應社會需要,越是社會急驟變遷時候,越是要增強企業適應性。只有適應社會需要的企業才有生命力。只會談困難,談客觀環境的企業經營者,不是企業家,只是謀生者。
四川江夏文化經濟研究中心會長、四川星慧酒店管理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明良作了總結發言,并強調文化經濟研究中心會員企業要深入學習二十大會議精神,積極投身建設中國式現代化偉大征程,以偉大斗爭精神爭取歷史主動,譜寫更加絢麗的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華章。希望會員企業代表積極出謀劃策,群策群力,共同建設好江夏文化經濟研究中心。黃明良指出,現在老是糾結疫情帶來的沖擊,不是企業家應有的精神風貌。大家應該反思,過去沒有疫情問題,你也沒有搞好企業,也沒有過好生活,真正的企業家應該不斷地探索思考,尋找大家沒看到、沒想到的機會,迎難而上,這才是真正的企業家精神!提升自己認識水平,才能讓企業不斷的進步,不斷發展。靠投機取巧發財的時代將成為歷史,企業家未來的成功與否在于學習,在于想方設法地發現變化的時代自己與眾不同的進取方式。研究中心要進一步融入對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充分發揮會員企業自身優勢,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會上,與會代表一致表示,黨的二十大精神激動人心、振奮人心、鼓舞人心,黨的十八大以來,切身體會到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各族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與日俱增。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將不斷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更加深入人心,同心奮進譜寫民族團結進步新篇章。(黃照報道)
上一篇:酉道醬酒結緣電影文化藝術相得益彰 共同攜手滿足群眾精神與物質追求
下一篇:連通消費者:郎酒的烏鎮實踐,用堅守與變革,打造經典與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