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4 16:43 瀏覽量:18487 來源:中國食品網
清末詩人黃遵憲詩曰:“郁郁龍象山,松柏森蒼蒼。樹下即方池,池旁多鴛鴦。封缸有美酒,羅列東西廂”。詩中美酒即指清翰林吳德溥家宴時所陳小角樓酒。酒史千年遠,酒花百代香,天府多佳釀,美酒駐平昌。
12月7-8日,我隨四川出入境檢驗檢疫協會專家組一行走進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四川 “小角樓”濃香型白酒,體驗森林生態白酒。在素有“綠色寶庫”和“天然氧吧”得天獨厚的物質生態條件、非遺文化、紅色基因和原產地獨有特征特性的佳釀美酒。濃而不艷、雅而不淡的香型,至醇至爽、綿甜純凈的口味,在人們廣為傳揚中被罩上一層神秘色彩。我們伴著冬日的寒意,經川中丘林盆地向川東北巴中平昌縣疾馳,來到了大巴山紅色革命老區,一踏上巴中的土地,油然而生對革命先烈敬畏之情 ,就感受到革命老區的熱情。
走進四川遠鴻小角樓酒業有限公司新區,坐落在平昌縣江口鎮白酒園區巴河邊的平壩上,背靠南臺山,三面環山,一面臨水, 與佛頭山國家級森林公園隔河相望,整個園區仿佛掩蓋在南臺山森林之下,香甜的空氣沁入心肺,如此云霧縹緲之間的天成佳境,儼然讓人置身于世外。在遠鴻集團副總裁兼西成小角樓總經理杜鵬程、遠鴻小角樓黨委書記張國勤、高級工程師高級釀酒師熊定強等的陪同下探訪在2020年國務院機構改革后全國第一家獲得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評審認證的四川“小角樓”濃香型白酒的神秘。
一,創新發展
四川遠鴻小角樓酒業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白酒研發、生產和銷售。在占地180畝老廠基礎上,投資18億新建占地773畝原生態白酒園區,于2020年5月一期工程建成投產,產能2.3萬噸,6萬噸成品白酒,產值達70億元。公司在巴中配套建設5-10萬畝優質原料種植基地,形成完整的白酒產業鏈,基酒本地化。員工525人,聚集了一批國內白酒業界優秀的技術、營銷和管理人才及人工強化窖泥等多項發明專利。獨創的三糧,四糧,五糧白酒和果桑配制酒生產工藝,形成了小角樓獨特的酒體風格。銷售網店覆蓋全國400多個區域市場。得到業內專家和消費者的高度認可。
公司通過實施雙品牌戰略,現“翰林坊”系列:御酒、貢酒、青御;“小角樓”系列:金鑫、福祿系列等產品實現了高、中、低全覆蓋,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同時公司還專門針對電商的記憶珍藏系列、退伍軍人平臺的兵心系列以及結合大巴山的森林生態優勢開發的綠水青山產品,已形成完成的產品供應體系,深受消費者喜愛。
二.歷史淵源
品牌起源
康熙十八年(1679年),白衣翰林吳德溥先祖從江西宜黃挑擔煮食元宵輾轉來到白衣,穩定之后,結合挑擔煮食積累的釀酒知識及白衣特有的氣候風貌,興吳氏酒坊,幫助鄉鄰,教育后人。《平昌縣志》云:“明未清初,民間習慣釀醪糟、酊缸酒,境內以白衣小角樓小酢酒籍著名 ”。此為小角樓酒的歷史最早淵源。
光緒六年(1880年),吳德溥,官至云貴兩省布政史,文韜武略兼備,戰功赫赫,因撫邊有功,受召回朝面圣,問及老家白衣景致時,公順口占日:“小角樓臺照白衣,鳳凰展翅撲檬溪,鯉魚扳子回頭望,步步登高上云梯。”皇上大加贊許,當即賞黃馬褂、賜“巴圖魯”勇號,并賜姓“格魯吉達”入皇族(漢鑲白旗),準其衣錦還鄉。溥榮歸故里,認真鉆研搜集的各地釀酒秘方,不斷改進釀酒工藝,并在小角寺旁擴建坊釀酒,人稱“小角樓酒坊”,小角樓酒由此得名。
光緒二十年(1894),光緒帝得吳氏翰林進貢小角樓美酒,飲后稱贊,蓋蛟龍寶印,欽定御酒,并親獻慈禧太后以賀六十壽誕。“江水朗拜小角樓,鐘聲遙喚萬里船”乃是當時為皇上運送御酒盛況的寫照。
小角樓的發展歷程
1、吳氏小角樓香酒坊(1880-1951);
2、平昌白衣酒廠(1952-1980),1952年人民政府采用贖買方式,成立國營平昌白衣酒廠;
3、四川小角樓酒廠(1981-2000),1981年平昌縣商業局為了小角樓品牌白酒的發展壯大,組織白酒界專家充分論證制定了老窖整體搬遷的科學方案,并報平昌縣政府同意,將白衣酒廠全體員工及老窖整體搬遷進入平昌縣食品廠,一套班子兩塊牌子進行白酒與罐頭等食品生產;
4、四川小角樓酒業有限責任公司(2001-2012),2001年平昌縣食品廠及四川小角樓酒廠整體改制為四川小角樓酒業有限責任公司;
5、四川遠鴻小角樓酒業有限公司(2012-今)。2012年巴中市和平昌縣兩級黨委、政府為了更好地保護和傳承小角樓酒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小角樓健康發展,成都遠鴻集團出巨資重組于2012年8月31日成立了四川遠鴻小角樓酒業有限公司。
三,非遺文化
小角樓酒傳統生產技藝2008年已列入巴中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22年11月3日入選了四川省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單公示。
歷代杜康釀美酒,入口三杯解煩愁。文君佳酒何處有?卻在此地小角樓。
小角樓釀造大師傳承與精進古法釀酒技藝,歷經三百余年原產地不間斷釀造,形成獨特的“6958”釀造技藝。
6:六月六師傅帶著徒弟進山挑選、采集大巴山特有的“巴山松”針葉林森林腐殖質土壤,配搭古窖泥、古糟醉中的微生物菌群,培養出森林活性窖泥。
9:九月九搭簪、培窖。釀酒微生物在窖池中得到馴化,繁殖成為優勢菌樣。不斷產生香氣物質及香氣前驅物質,賦予酒質香氣濃郁,醇厚綿甜。
5:獨特“五糧”配方,配以適當比例的高梁36%,大米22%,糯米18%,小麥16%,玉米8%,制成曲藥,配以“萬年酒糟”,精選五糧完美融合,賦予了小角樓酒特有的口感。
8:“八步工藝”,采用混蒸續渣、低溫雙輪底發酵、慢火蒸餾、量質摘酒,按級并壇,陶壇貯存、陳釀老熟、精心勾調的典型生產工藝。
“6958”釀造技藝 決定了小角樓酒濃郁的地域特色,其酒質糧香細陳、醇厚錦甜、沁柔凈雅、余味爽凈,深受消費者喜愛。造就了名副其實的佳釀﹣-“森林生態酒”。歷經張國勤、杜鵬程等六代傳承人的不斷琢磨、總結、創新形成了今天相對穩定成熟的巴人釀造—小角樓酒傳統生產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形態。
公司在各級政府指導下,將小角樓酒坊原址“圈兒井”等進行有效保護,已制定5年保護計劃,投資1870萬元在生態白酒產業園新建“酒博館”保護非遺實物、檔案開展非遺文化展示與宣傳進一步完善企業內部傳承人保護制度鼓勵授徒傳藝培養新的傳承人,在傳承中保護,在保護中傳承,踔厲奮發勇擔當踵事增華譜新篇!
▲小角樓酒生產的百年老窖車間
平昌縣開展“非遺工坊”認定并對企業授牌
四、紅色基因
川北大巴山革命腹地,在這片紅色土地上觸摸歷史的脈搏。
90年前的1932年冬,張國燾、徐向前等率領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主力15000余人,由鄂豫皖區進入川北,與王維舟率領的當地革命武裝會合,攻下南江、通江、巴中等縣,開辟了川陜革命根據地。
成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第二個大區域。成為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僅存的一塊革命根據地,為中共中央和各路紅軍提供了落腳點. 巍巍大巴山,鎖秦蜀,橫川渝,孕育出了燦爛文明,更留下了眾多的紅色印記。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無論時代如何變遷,我們緬懷革命先烈,就是要永遠不忘他們舍生忘死、前赴后繼、為人民謀幸福的高尚品德!永遠不忘他們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民族精神!他們的無畏和奉獻精神萬古長青!
四、原產地特征
平昌縣隸屬于四川省巴中市,地處四川東北部大巴山系米倉山南麓,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多年日平均氣溫為16.8℃。縣境降水主要源于太平洋暖氣流夾帶的大量水汽,在大巴山的阻滯和抬升作用下形成地形雨;年降水夏多,冬少,常出現冬春偏旱,夏秋偏澇現象。縣境內年平均日照時數1366小時,多年平均蒸發量為1112毫米,全年霧多,風速小,雨量充沛,空氣濕潤。更有利于釀酒微生物的生長繁殖。深處大巴山崇山峻嶺,樹木蔥籠,山水環抱,人跡罕至,小角樓每一滴釀酒用水都源自大巴山脈優質水源,水清冽甘甜 富含鍶及78種生命必需元素 ,營養物質含量超越普通泉水78%以上,自然而生,必成佳釀。
縣境土壤以紫泥土為主,宜種度廣,肥力中等。土地富含硒、磷、鐵等多種礦物質,非常適合小麥、玉米、水稻、蕎麥、高粱等生長,高粱淀粉、蛋白質、氨基酸含量高。有著獨特的窖池、技藝、洞藏等最優勢的資源,被國際、國內專家譽為在地球同緯度上最適合釀造優質純正蒸餾白酒的地區之一。平昌森林覆蓋率高達50.44%,素有“綠色寶庫”和“天然氧吧”的美譽,圍繞大巴山區域空氣富氧 、土壤富硒、水質富鍶生態原產地特征為釀造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森林生態白酒”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物質生態條件。
巴山富硒黃泥百年陶壇埋酒:深厚的巴山黃泥土壤能夠保證白酒儲藏需要的恒溫恒濕的環境,泥土中微生物種類豐富,桂花繁開時節,香飄十里,花落在地上,香味分子滲入土中百年陶壇自由呼吸,香味分子與酒體相互融合,日積月累下,形成獨特的酒體風味,加上桂花樹根系的包裹,使埋藏酒對于原酒的保存和后天的老熟、生香具有獨特作用;單釉百年陶壇因特殊工藝燒制形成均勻的微型氣孔、透氣不透水,避免了光與酒的化學反應,能自動生成原生態氧,保證了酒體與外界環境有益物質的氧化和催陳。久藏貯存,讓酒中富有靈性的物質在洞內半睡半醒自我凈化,自然醇化老熟成為“活”酒。酒埋藏在泥土地下能最大限度聚天地之精,吸植物之靈,使得美酒滴滴醇香,飲一口唇齒留香、回味無窮。
五,社會責任
企業發展源于社會,回報社會是企業應盡的責任。公司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積極支持公益事業,堅守著“企業發展、回報社會”的理念。在努力發展自身經濟的同時,認真履行社會責任,熱心公益事業。
助力鄉村振興,實施產業扶貧。自2018年以來與村級黨支部建立“公司+農戶+基地”模式,在全縣集中規劃5—10萬畝優質釀酒高糧生產種植基地,公司為農戶免費提供種子、肥料并培訓種植技術,簽訂保底價收購合同。到2020年已在平昌10個鄉鎮實施了紅糧種植方案,種植面積達20000畝,實現高粱總產5000萬斤,實現高粱產值1億元,增加了當地老百姓收入,帶領老百姓共同富裕。
圍繞全國6000萬退役軍人及其親屬的3億人的生活必須品消費,倡議相關二線品牌生產企業共同發起成立“四川關愛退役軍人基金會”,最終在全國范圍內發起成立“全國關愛退役軍人基金會”,從而達到構建“幫助退役軍人創業、就業和救助”的社會公益體系。
推動平昌鄉村旅游,公司與四川全球通旅行社達成戰略合作,在生態白酒產業園打造藏酒公園,開展以藏酒加旅游的方式,利用小角樓酒文化優勢和平昌旅游資源優勢,創新發展酒旅融合項目。
2020年初在新冠疫毒抗疫中,公司在川東疫情區域開展“戰疫情·小角樓在行動”公益活動,向車站旅客、有幼兒家庭、中小學校、疫情防控點捐贈10萬只口罩、5000公斤消毒酒精及洗手液、消毒液等防疫物質,總價值110余萬元。
六,品牌價值
小角樓酒在品牌建設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先后榮獲“中商部優質產品”、“中國馳名商標”、 “中華老字號”、 “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 、榮獲2019年“首屆四川省十朵小金花白酒企業”、 “中國白酒工業百強企業”等百余項殊譽。
值得注意的是,“小角樓”濃香型白酒系列于2020年獲得“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標志的金字招牌,“小角樓”酒品牌的相關知識產權獲得了國家保護,是國家品牌.可以塑造企業及其產品在國內國際市場上的知名度和整體形象,提高產品附加值、贏得更多消費者的信賴認可,它是綠色、健康、環保的最有力證明。生態原產地產品是指產品生命周期中,符合綠色、低碳、節能、循環要求、并具有原產地特征與特性的良好生態型產品。在包裝及產品說明中,貼上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標志, 在市場銷售推廣提升競爭力,提升產品檔次贏得市場提高銷售額。把資源優勢轉化為市場競爭優勢,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與社會。
據公司副總裁杜鵬程介紹:公司將建設好小角樓白酒文化產業園。在三年疫情影響下,全體員工弘揚革命老區精神、勇于拼搏,獲得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認證后,公司2021年收入9.18億元比2020年收入7.58億元增加了1.6億元,2022年將突破10億,經受住了疫情等嚴峻形勢的考驗。下一步將做好品牌,提高認識,抓好質量,把生態原產地保護這塊金字招牌用好用足,做大做強做優,為小角樓品牌價值,消費市場賦能。將小角樓打造成為川東北白酒強勢品牌;2025年A股中小板成為川東北第一家上市企業;2030年實現銷售收入30億元,成為中端白酒領軍者! (中國食品報四川報道/伍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