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3 08:54 瀏覽量:15051 來源:中國食品網
昨天剛和2022握手相迎,
今天便已揮手作別。
時光無言,在人心深處鐫刻難忘印記。夢想無垠,照耀氣象萬千的中華大地。迎來新年第一縷陽光,“明天會更好”是我們共同的信念。
新征程是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以奮斗為筆,我們書寫極不平凡的2022;以夢想之名,我們擁抱充滿希望的2023!
回望2022,許多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世界共享的盛會、賡續傳承的事業、星辰大海的探索,都匯聚于2022之中。
2022,對于世界而言,是充滿挑戰的一年。全球局勢頻發動蕩,疫情,戰爭,脫鉤,加息等一系列問題,引發的經濟衰退、通貨膨脹、供應鏈斷裂、債務危機等種種重大連鎖反應。
而對于普通大眾而言,影響最大、感受最深的莫過于持續了三年之久的疫情,在2022年多次反彈后,終于在走進2023之時,有了好的收尾跡象。
然而,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即使遭逢風雨飄搖之時艱,中國經濟仍不減韌性與活力,時局之下的每一個小我,仍心懷希望,樂觀豁達,希望憧憬著詩和遠方。
因為我們始終相信,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生活篇:
心若向陽,無謂悲傷
2022年,美好還在奔來的路上,沒有期待中的圓滿。但是幸福一定不會缺席,疫情已然畫上句號。
但不可否認,這一年,我們的身心、我們的事業、我們的學業、甚至是我們的人性,都經歷了一番大考。
在疫情反彈期,方艙、核酸檢測點、大白……定格成了風景,做核酸、搶菜、靜默……寫進了日常備忘錄,網課、線上會議、居家辦公、直播帶貨……成為了新常態。
線下超市、餐飲門店、旅游出行……紛紛按下暫停鍵,美團、樸樸、盒馬……各大線上平臺日日缺貨、運力不足……
就在大家為抗疫筋疲力盡之時,防疫新二十一條發布、新冠病毒更名、新冠實施乙類乙管等政策,為三年的疫情畫上了句號。
在全面放開之時,我們迎來了黎明前的黑暗。一時之間,“你陽過了嗎”成為了日常問候,N95口罩、體溫計、退燒藥、感冒藥、抗原試劑盒等成為了緊俏物資,身價倍增。一夜之間,車水馬龍消失了,地鐵車廂空了,人間煙火飄散了,醫療系統的至暗時刻來了,上班族的“七日小長假”來了,學生們史上超長寒假來了……
但黑暗讓光明更燦爛!黑暗和光明是共存的,即使我們身處黑夜也要知道,太陽、月亮和星辰從未離開。短暫的黑暗是光明的契機。
2022,除了疫情,我們還經受了通脹的考驗。不受控制的油價,高企的物價,陡增的失業率,微薄的收入,改變著我們的消費觀念,儲蓄意識增強,消費動力下降。
抗疫三年來,病毒頻繁變異,形勢不斷演變,防控策略不斷調整,但貫穿其中的理念始終如一: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走過風風雨雨,越過溝溝坎坎,我們更加堅信:寒冬終會過去,春天必將到來。
但2022已成歷史,凡是過往,皆為序章。2023,將開啟新的篇章,蘊蓄著無盡的希望與生機。
經濟篇:
穩字當頭,回穩向上
回顧今年經濟運行特點,“穩”是鮮明底色,“進”是昂揚旋律,新發展理念深入人心,高質量發展堅定有力,中國式現代化畫卷徐徐鋪展。
數據是最有力的證據:2022年,中國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長4.8%,第二季度同比增長0.4%,第三季度同比增長3.9%,預計四季度同比增長將達到3.8%。
穩中有進的局面實屬難得,經濟的發展面臨著巨大考驗,也展現出新的活力:
首先,疫情對生產、消費短期擾動明顯。11月份本土疫情波及全國多數省份,居民出行減少、消費場景受限,非必需類商品銷售和聚集型消費受到明顯沖擊。同時,餐飲等接觸式消費受到較大沖擊,11月份餐飲收入同比下降8.4%。
1-11月份,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8%,較1-10月份小幅回落0.2個百分點。從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6%,較1-10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制造業增長3.3%,回落0.1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4.8%,回落0.7個百分點。
其次,失業率略有上升,大城市就業壓力增大。今年前11個月,受疫情反復等因素影響,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一直高位運行。1-11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6%,暫時高于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城鎮調查失業率全年控制在5.5%以內”的目標。
再次,投資保持穩定增長,基礎設施投資連續加快。1-11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5.3%,基本符合市場預期。其中,基礎設施投資連續加快。1-11月份,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8.9%,增速比1-10月份加快0.2個百分點,連續七個月回升。
最后,新能源新動能產業產品生產投資兩旺。1—11月份,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9.9%,比全部投資增速高14.6個百分點。
其中,11月份,新能源產品生產保持高速,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60.5%,充電樁、光伏電池、風力發電機組等新能源產品產量分別增長69.0%、68.6%、50.7%。
同時,新材料產品生產高位加快,太陽能工業用超白玻璃、多晶硅、單晶硅等產品產量分別增長110.3%、103.4%、77.4%,較10月份加快30.3、7.2、17.5個百分點。
高技術產品也較快增長,移動通信基站設備、民用飛機、民用無人機等產品產量分別增長41.2%、30.8%、24.3%。
不過總體來看,由于海外需求走弱,2023年出口仍將進一步承壓。但在內需支撐下,經濟仍會實現總體回升。
展望篇:
復蘇暖風吹,篤行待春來
收起遺憾的感嘆,收回后悔的心情,平靜瘋狂的回憶,穩重成功的感動,放開糾結的感情,重啟奮斗的夢,滿懷幸福和成長的心,助力2023繼續遠行。
“摧傷雖多意愈厲,直與天地爭春回。”回首我們走過的路,“難”是考驗,也是常態。追夢之路上,從來沒有輕松抵達的彼岸,也沒有唾手可得的果實。
酒行業復蘇正在起勢,疫情后的新常態對酒行業來說,既是機會,也是挑戰。我們對生活的熱愛沒有變,期待這城市的煙火氣里的暢飲,在面對面的舉杯中把酒言歡。相信這一天酒快要到來。
你好,2023!
新的一年,愿山河永固,國泰民安,人間無恙,你我皆安。
2023,我們在奮進路上齊發光!
中國食品報中國酒周刊、酒莊號團隊
中國食藥促進會發酵食品專委會
中國食品報社中國酒業發展研究院
祝朋友們元旦快樂!共同開啟2023嶄新未來!
上一篇:酒業2022盤點系列:“高質強業”的白金酒邁上發展新征程
下一篇:養殖戶反映:北京首農二商大紅門五肉聯食品公司拖欠生豬款逾千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