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
白酒半年報相繼出爐,不出所料,又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8月29日,
洋河也公布了其2018年半年報,顯示營收和
凈利潤分別實現26.12%和28.06%的增長。究其背后原因,洋河認為是公司產品結構向高端化轉移的成果導致,即高利潤的產品銷售占比越來越多。下半年又面臨消費旺季的來臨,各家白酒企業正在摩拳擦掌,洋河能否在高度競爭的槍林彈雨中保持上半年的持續性增長?
向高端化轉移
從白酒目前的行業格局看,高端酒集中度最高,次高端次之,隨著行業的洗牌,次高端的集中度必將進一步提升。
根據洋河公布此次披露的半年報的數據顯示,今年1-6月,洋河利潤的增長速度要比營收快。進一步說明,洋河產品結構正逐步向高端轉移,高利潤的產品銷售占比越來越多。
具體來看,2017年,洋河核心產品夢之藍收入45億元,2017年夢之藍增速超過50%,同時,在今年銷售占比進一步提升。據悉,夢之藍今年目標是在2017年的45億銷售額的基礎上實現“翻番”,沖擊單品“百億俱樂部”。一旦實現,夢之藍也將成為茅臺酒、普五之后又一百億高端白酒大單品。
對于洋河的業績,中泰證券研究報告指出,洋河未來有兩大增長點:其一是,夢系列將復制海天系列成功之路,成為增長新引擎。洋河藍色經典定位中高端,產品結構齊備,目前夢、天、海收入占比約為3:3:4,夢占比呈持續上升趨勢。因而夢之藍同樣具備海天系列的成長要素,且品質、品牌進一步升級,隨著省內消費升級與新江蘇市場的持續開拓,夢之藍將有望復制海天系列的高增長。另一增長點則是新江蘇戰略推進順利。洋河的新江蘇戰略執行成效顯著,但其在新江蘇市場個位數份額與江蘇省內超過35%的份額相比仍有較大空間。新江蘇市場對省外發展起到良好的引領作用,按照洋河此前計劃,將于2020年建成深度全國化的市場,省外收入占比有望達到70%。
事實上,夢系列的增長態勢此前已經顯現。據洋河方面近期透露,上半年海天夢延續去年長態勢,增速從快到慢依次是夢海天,規模從大到小依次是海夢天,夢之藍的規模正在逐漸趨近海之藍,這意味著藍色經典矩陣將全面擴大。結合其全國化深入的順利推進,未來的洋河或將爆發更大潛力。
不得不承認,白酒行業新“黃金十年”將呈現諸多特點:一是行業整體盈利能力將進一步提升,二是中產階層的崛起將推動白酒消費的再次升級,三是巨頭企業將帶動白酒行業進一步發展。值得關注的是,除了傳統產品的升級外,白酒細分領域也存在很大的發展空間,主要體現在使用更健康的原料、推出個性化產品和吸引年輕消費者等方面。
白酒行業近年來可謂風起云涌。在經歷了飛速發展期和調整期后,進入2018年以來,白酒行業正開啟著新的“黃金十年”。其中,高端化已成為行業發展的關鍵詞。
洋河股份市場總監朱昭鑫此前曾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白酒行業新“黃金十年”將呈現出幾方面發展趨勢:一是行業整體盈利能力將進一步提升,二是中產階層的崛起將推動白酒消費的再次升級,三是巨頭企業將帶動白酒行業進一步發展。
另據歐睿信息咨詢上海有限公司市場分析師陳薇吉介紹,如果將白酒按價格由低到高分為五類,數據顯示,價格最低的經濟型白酒的份額自2015年以來逐漸下滑,而未來白酒的高端化趨勢將繼續保持,預計在2022年經濟型白酒的占比會從2017年的38.4%下降到18.1%。
下半年業績能否爆發?
不過,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洋河也在居安思危。
洋河在半年報中指出,今年以來,面對白酒行業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的發展態勢,公司全面推進“一六八”方略,在消費升級的大環境下,無論是朋友聚會還是小型家宴,100-300元成為主流價位段。這個價位段上海之藍與天之藍有著“行業超級大單品”的稱號,也就是說同價位產品中,銷量獨占鰲頭。
據了解,上半年,洋河推出新“海天系列”的新版本,對產品的品質和口感升級。換裝的海、天產品打出“更多老陳酒、更高綿柔度”的宣傳口號,基于老版優勢基礎上進行的產品研發與升級,加入了更多的陳年老酒,香氣、口感、后味等質量優化。
同時,伴隨著產品迭代,洋河面向終端同時推出了配套的加價回購的政策。從近日洋河中秋促銷情況來看,洋河推出的中秋銷售配額30%以上在當天被搶完,首日業績同比增幅200%以上。從結果來看,洋河終端供貨價的調整也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渠道商利潤的提升和信心提振效果明顯,量價的齊升也意味著廠家業績和利潤的提升,對于三季報延續增長可產生直接的貢獻。
然而,即便如此,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品牌力的日漸提升,洋河的產品線與同等層次其他品牌產品的漲價幅度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未來還存在一定提價空間。
據了解,上半年,洋河在小幅提廠價的同時,也相應大幅上調終端供貨價。據公開資料顯示:今年2月,洋河終端供貨價隨廠價同步上調,其中,海之藍每瓶上調4元,天之藍每瓶上調6元,夢之藍以收縮原有固定費用方式實現漲價,夢3、夢6、夢9分別“上調”20元、40元、60元。
記者注意到,自2017年春節以來,洋河每一次供價上漲,都帶來了主導產品市場價格上漲,即便是白酒消費淡季時渠道價格也出現超預期的增長。
洋河多位經銷商也提到,洋河主導產品的價格從長期看仍將持續上行,計劃內配額緊張將成為常態。
業內認為,形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在于隨著洋河在全國市場深度拓展,動銷勢能越來越強,另一方面,洋河繼續遵循穩健發展原則,中秋配額偏緊,明顯低于市場需求,而一旦經銷商申請計劃外開票,成本大幅上升,必然帶來市場價格的進一步水漲船高。2017年,洋河營收近200億元,今年上半年即實現營收145.43億元,穩健增長已經成為“新常態”。按最保守估計,下半年的再破記錄已是板上釘釘,茅五洋三強陣容依然遙遙領先二線品牌,且差距進一步拉開。(
中國食品網轉載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