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1 08:56 瀏覽量:16565 來源:中國食品網
三年疫,終散盡。2023年,抓經濟高建設各行各業都貼上了“復蘇”標簽。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假期全國消費相關行業銷售收入與上年相比增長約12.2%,其中酒水飲料等商品需求旺盛,酒、飲料及茶葉銷售收入同比增長約18.7%。
從各大電商平臺發布的數據中,也的確看到了白酒品類實現了開門紅:餓了么春節消費數據顯示,國產白酒訂單月環比增長超2倍;酒類電商平臺1919公布的數據顯示,年貨節期間,白酒銷量同比上漲約36.01%;叮咚買菜平臺內,年貨節期間,白酒銷量同比提升約178%。另據《2023春節酒類消費報告》顯示,年貨節期間最受消費者歡迎的TOP100酒類商品中,白酒占比超九成。與此同時,白酒企業也接連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
短暫的“開門紅”和酒企的“好成績”似乎為白酒行業復蘇打響了“第一炮”。那么,近年來經銷商積壓的高庫存是否有所緩解?渠道價格倒掛現象是否依然存在?
庫存消化大提速?
在春節消費潮期間,各大經銷商盼來了動銷黃金期。據云酒頭條《今年,你還擔心白酒庫存和價格倒掛問題嗎?》的問卷調查數據顯示:庫存下降20%以內的經銷商占比約25%,下降20%-50%的占21.4%,下降50%以上占3.6%。
同時,經過春節去庫存,酒商對庫存水平的安全度預期有所提升,53.6%的酒商認為庫存正常,10.7%的酒商認為庫存較低,35.7%的酒商認為公司庫存依然很高。
另據酒業家七省渠道庫存調研數據顯示:今年春節期間,受訪的經銷商庫存動銷恢復至去年春節同期的7-8成。而與2022年11月-12月相比,受訪經銷商庫存消化環比達到30%-80%不等。
分價格段及品牌來看,據云酒頭條《問卷》顯示,零售價100-199元/瓶產品去庫存比例達32%;非知名品牌白酒去庫存率只有16.7%;600-799元次高端產品去庫存只有4%。
分地區來看,據酒業家調研反饋,北京有經銷商表示,酒水動銷開始回暖,出現一些商務宴請和禮品饋贈補償性消費需求,目前高端酒庫存降至合理水平,且名酒出現缺貨;河北經銷商表示,受春節返鄉人口流入較多的影響,走親送禮、日常消費、鄉鎮宴席等需求回升明顯,春節期間中低端產品清了2000多萬元的貨,占65%的庫存;河南經銷商表示,行業復蘇從醬香名酒的動銷開始,庫存清了80%左右,300元以內大眾價格帶表現較好,動銷最好的是具有品牌力的名酒,相較之下,大多數開發產品仍然是“虧本賺吆喝”的狀態;山東經銷商也表示,今年春節動銷明顯比去年好,整體恢復了七成左右,清掉了80%的庫存;成都經銷商反映,今年春節檔期與2022年11月、12月相比回升明顯,清了至少80%左右的庫存,目前保持在2個月左右庫存的合理水平;貴州某頭部醬酒企業二級經銷商坦言,今年春節基本上是零庫存過年,其它同行據了解應該還有庫存,但也比平時減少了大概30%。
分香型來看,濃香因名酒品牌更多且消費者培育更為成熟,春節期間動銷最快;清香方面,汾酒動銷一騎絕塵;醬酒的銷售呈現兩級分化,以茅臺、習酒、郎酒、金沙等為主的頭部品牌動銷較好,大眾價位段的醬酒也表現不錯。
倒掛現象出現好轉?
春節前后的動銷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經銷商的庫存壓力,但是針對擠壓兩年甚至三年的部分品牌運營商和強勢品牌經銷商來說,銷量的增大并不意味著利潤的增長,相反,價格倒掛的產品壓得眾多經銷商喘不過氣來。
據云酒頭條《問卷》調研數據顯示,約33.3%的酒商認為庫存壓力減輕主要得益于自己主動降價,16.7%的酒商將其歸因于名酒品牌賦能,還有約17%酒商表示,廠家在去庫存的過程中給予了較強的政策支持。由此可見,價盤略降以促進動銷,消費價位段不斷下探,是今年春節期間酒水消費的明顯特征,隨之而來的便是客單價和利潤的雙雙下滑。
對于價格倒掛情況,據《問卷》顯示,有46%的公司表示有兩成左右的產品存在倒掛;有28.6%的酒商所在公司,四成產品出現價格倒掛。
從終端來看,名酒尤其是高端酒,價格倒掛現象比較嚴重。飛天茅臺、1573電商平臺最低到手價已低于批價。
行業標桿原裝飛天茅臺(2022)半年前批價在3100元(本文批價數據來自:今日酒價),目前則降到了3000元。貴州茅臺去年推出的千元價格帶大單品茅臺1935半年前批價在1360元左右,目前降至了1160元。國窖1573這期間批價從920元降到900元。
洋河股份重點推的大單品M6+半年前批價為642元,目前降到了615元。酒鬼酒內參的批價則從810元降至780元。
據京東平臺的終端到手價統計,發現有的名酒平臺最低售價甚至已經低于當前的批價。截至2月27日,2022年散裝飛天茅臺批價為2755元,而京東平臺最低到手價為2678元。
國窖1573批價也一樣,2月27日其批價為900元,但是“京東國際自營酒水跨境店”到手價為896元,較前幾日的887有所上漲。而這款瀘州老窖的代表性高端大單品官方指導價為1399元,比普五及飛天的官方指導價低100元。
五糧液終端價格與批價雖然沒有出現倒掛,但是渠道利潤也很薄。目前其批價為965元,官方指導價為1499元,而在京東平臺最低到手價為1069元。
另一款價格倒掛的產品為山西汾酒的高端大單品青花30,京東平臺最低到手價為858元,此前媒體報道,這款產品出現大量低價出貨的現象,青花30出廠價為900多元,官方指導價為1199元,有的經銷商渠道到手每件僅816元。與此同時,不少上市白酒公司的大單品官方指導價完全淪為“擺設”。
最典型的就是普五和1573,官方指導價緊跟飛天茅臺,分別為1499元及1399元,而這兩款單品的實際到手價長期低于官方指導價。
另一款定價直追飛天茅臺的是酒鬼酒的高端大單品內參,官方指導價為1499元,出廠價為1050元,而在京東平臺到手價僅為915元。此外,水井坊的新井臺官方指導價高達808元,在京東平臺實際到手僅589元。口子窖的20年產品官方指導價為618元,實際到手價為518元。
由此可見,隨著一年中兩大旺季之一的春節檔過去,價格倒掛的問題并沒有隨著消費的復蘇而解決。有業內人士分析,“價格倒掛”現象實現消退,大約還需要兩年時間。
漲價潮何時到來?
按照慣例,新年伊始都是酒企扎堆提價的時候。但在庫存高企、價格倒掛等情況下,今年的漲價潮并沒有如期而至。
目前,僅劍南春和瀘州老窖的兩款熱門酒先后出現提價動作,瀘州老窖特曲老字號計劃外配額結算價格38度及52度每500ml分別上調20至30元,水晶劍南春每瓶上調20元。
究其原因,還是在于大部分酒企缺乏漲價邏輯。大部分企業更應該做的是“控量保價”,幫助經銷商減輕庫存壓力,消退價格倒掛現象及風險。據調查顯示,目前支持動銷、減少壓貨、確保控價,成為經銷商最急切的要求。
河南某白酒經銷商認為,漲價要有度,特別是正在增長期的品牌,漲得太多或次數太頻繁,可能打擊經銷商和消費者的熱情。價格倒掛攤平了出廠價之外各個環節的利潤,甚至賠錢賺吆喝,長期的話,對經銷商和品牌都是一種傷害。
一位貴州當地白酒品牌的高管也表示,品牌想推動品牌價值往上走,可以理解。但在市面上還有大量庫存的情況下,下游很難跟著提價。
業內人士預測,今年下半年白酒會迎來漲價潮,尤其是高端和次高端品牌。2022年,白酒總體產量是下滑的。漲價一方面是可以給市場信心,同時擴大市場的容量;另一方面,去年被壓制的漲價潮流,在新的一年需要被釋放和點燃。今年白酒行情應該會比去年好,而且有可能量價齊升。
總的來說,春節期間這波開門紅,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經銷商的庫存壓力,但仍是當下行業面臨的階段性問題。據云酒頭條調研結果顯示,有一半以上的酒商認為,公司庫存在12個月內可以恢復正常,有41.7%的酒商認為恢復正常6個月即可,只有8.3%酒商認為庫存恢復正常需要24個月。而關于價格倒掛何時能夠得到解決,53.6%的酒商表示,其有望在12個月內解決價格倒掛;有32%酒商認為6個月就能解決,也有10.7%酒商仍不看好,預期需要24個月才能解決。
但不論是庫存問題還是價格倒掛,似乎都阻止不了今年白酒消費復蘇的大概率行業趨勢。但對于行業而言,酒企酒商應該作為利益共同體站在一起,酒企建立“勢”,幫助酒商取“利”,“勢利”不分家,互為依存,才能穿越周期,成就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