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6 15:47 瀏覽量:24775 來源:中國食品報
本報訊 (記者楊曉晶)奶牛生產性能測定(DHI)是奶牛群體遺傳改良的基礎性工作,是我國奶牛自主育種體系建設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日前,2023年第一季度奶牛生產性能測定數據交流活動在山東省泰安市舉行。
《“十四五”奶業競爭力提升行動方案》提出,要擴大奶牛生產性能測定范圍,健全奶牛生產性狀關鍵數據庫,加強奶牛生產性能測定在生產管理中的解讀應用?!度珖膛_z傳改良計劃(2021—2035年)》明確,要建立高效智能化奶牛生產性能測定體系,大幅提高數據采集能力和質量,擴大奶牛生產性能測定規模,增加奶牛健康、繁殖等性狀的測定;加強標準物質制備與研發,提升生產性能測定中心檢測能力。上述文件對DHI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會議指出,要充分挖掘利用教學科研、畜牧技術推廣、奶牛產業技術體系和行業協會等資源,不斷加強對牧場技術指導服務,開展奶業協同攻關,破解奶業關鍵技術“瓶頸”。積極推動建立以牧場企業為主體、科研院所為支撐、產學研相結合、DHI中心技術服務賦能牧場的奶業科技創新體系,加強奶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提高奶業生產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奶牛育種數據質量,深度挖掘和使用育種數據,提高數據價值。
會議指出,DHI中心應在推進科技創新、推動生產與管理數字化轉型、提升信息化服務水平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未來,DHI工作要加強采樣信息化、測定自動化、服務精準化、管理智能化,提升育種數據質量和應用水平。
上一篇:我國首次奶用型羊中間試驗在甘肅開展
下一篇:新疆多管齊下推動畜牧業發展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