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2 11:44 瀏覽量:20369 來源:中國食品網
聯合推出:“中國食品工業博覽會”、“食品觀察CFIB”、食聞傳播網。
輕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傳統優勢產業、重要民生產業,在國際上具有較強競爭力。黨的十八大以來,輕工業“三品”戰略成效顯著,創新能力明顯增強,在滿足消費、穩定出口、擴大就業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歷經多年發展,我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輕工業大國。輕工業更是顯示出了韌性好、發展穩、優勢持續等產業特征。食品工業作為與民生煙火最近的產業也迎來新發展機遇。
數據展現總體復蘇態勢
據中國輕工業聯合會透露,2022年,輕工業經濟總體延續復蘇態勢。輕工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4萬億元,同比增長5.4%;實現利潤1.53萬億元,同比增長8.2%,高于全國工業約12個百分點。
營收穩定增長的同時,產需總體保持平穩。2022年,輕工業生產總體保持平穩,輕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4%。部分輕工行業增加值較快增長,電池、助動車制造行業增加值增速超過10%,太陽能電池產量同比增長近50%。輕工消費市場整體繼續保持增長,輕工十類商品零售額69164億元,同比增長0.4%。
隨著市場需求持續回升,輕工行業活力不斷增強。2022年,輕工業營業收入利潤率為6.37%,同比提高0.17個百分點。
2022年,輕工商品出口在2021年高基數基礎上繼續保持了穩定增長,累計出口額9535.4億美元,占全國出口總額的26.5%,同比增長4.2%,出口新動能快速成長。其中:塑料制品出口1078.1億美元,同比增長9.3%,家用電器出口855億美元,家具出口696.8億美元;太陽能電池、鯉電池等綠色低碳產品出口增速均超過60%。
投資規模繼續擴大。除造紙行業外,2022年輕工主要行業投資均保持兩位數較快增長且增速高于全國及制造業投資增速。酒飲料精制茶、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業投資增速超過20%。
《指導意見》繪就高質量發展“路線圖”
據了解,輕工業涉及國民經濟的20個大類、68個中類行業,全口徑帶動就業3500萬人。為推動輕工業高質量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生態環境部、商務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5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推動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具體內容圍繞六項發展目標、部署五項重點任務、實施五個工程、采取五項保障措施。
發展目標:到2025年,輕工業經濟保持穩定運行,科技創新取得新突破,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品牌競爭力大幅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綠色發展取得新進步。
重點任務:強化科技創新戰略支撐;構建高質量的供給體系;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深入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優化協調發展的產業生態。
五大工程:關鍵技術研發工程;品牌培育工程;升級創新產品制造工程;數字化發展推進工程;綠色低碳技術發展工程。
五項保障:完善財政金融支持政策;強化高素質人才支撐;加強公共服務能力;優化產業發展環境;建設加強組織實施。
除此而外,商務部等13部門聯合發布《關于促進綠色智能家電消費的若干措施》;工信部等4部門聯合發布《推進家居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等一系列舉措的出臺,立足于加強政策支撐和措施保障,以市場化手段補齊輕工業發展短板弱項,對構建具有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可持續發展的現代輕工產業體系起著巨大作用。
食品工業蓄勢發力向前
食品工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是一個國家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質量水平的重要標志。其中食品工業在輕工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主要有畜產品業、水產品業、發酵制品業、糧油制品業、果蔬行業、飲料行業、食品添加劑行業、糖果業、保健食品、和其他食品行業。食品工業是指以農副產品為原料通過物理加工或利用酵母發酵的方法制造食品的工業生產部門。其原料主要是農、林、牧、漁及副業部門生產的初級產品。
食品工業圍繞“擴大內需”、“六穩六保”等戰略布局,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不斷創新宏觀調控政策,開發新空間、激發新動能、釋放新活力,食品工業規模以上企業繼續保持穩定發展,體現出強勁的韌性。
四川綿陽萊仕頓精釀啤酒
2022年全年食品工業(含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制造業、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以占全國工業5.1%的資產,創造了7.1%的營業收入,完成了8.1%的利潤總額。在著力擴大國內需求,強化重要民生商品和能源保供穩價工作的大的宏觀經濟背景下,食品工業為穩經濟、促民生、保就業做出積極貢獻。
2022年全國規模以上食品工業企業(不含煙草),完成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2.9%,增速較上年收窄5.8個百分點,全部工業同比實際增長3.6%。從當月看,12月份增加值同比增長0.3%,增速較前一月加快2.3個百分點。
食品工業完成工業增加值占全國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6.3%,對全國工業增長貢獻率5.3%,拉動全國工業增長近0.2個百分點。分大類行業看,農副食品加工業全年增長0.7%,食品制造業增長2.3%,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增長6.3%。分中類行業看,18個中類行業,9個正增長,8個行業負增長,1個持平。
2022年以來,在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高位運行、輸入性通脹壓力較大的背景下,保供穩價政策措施及時有效落實落地,食品工業是保民生的基礎產業,主要產品供應充足,基本滿足消費需求,鮮冷藏肉、熟肉制品、速凍食品、乳制品等產量分別增長7.6%、4.2%、3.3%、2.0%。
食品價格指數溫和上漲。2022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2.0%,大幅低于歐、美等發達經濟體和印、巴等新興經濟體的物價漲幅,漲幅比上年擴大1.1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價格全年上漲2.8%,去年是下降1.4%。食品價格影響CPI上漲約0.51個百分點。分月看,各月同比變動幅度在-3.9%—8.8%之間,低點在2月,高點在9月。其中,豬肉價格自3月份起觸底回升,10月份同比上漲51.8%,11月份和12月份漲幅有所回落。全年看,豬肉價格同比下降6.8%,蛋類價格上漲7.2%,鮮果價格上漲12.9%,水產品價格上漲1.9%,糧食價格上漲2.8%,鮮菜價格上漲2.8%,食用油上漲5.8%。
企業利潤較快增長。2022年,全國規模以上食品工業企業(不含煙草)實現利潤總額6815.4億元,同比增長9.6%,高出全部工業13.6個百分點。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制造業和酒、飲料、精制茶制造業分別增長0.2%、7.6%和17.6%,在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整體下降4%的情況下,食品工業3個行業利潤總額均比上年增長,其中酒、飲料、精制茶制造業還保持了較快增長。
規模以上食品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9.8萬億元,同比增長5.6%,比全部工業低0.3個百分點;發生營業成本8.3萬億元,增長5.9%;營業收入利潤率為7.0%,比上年高出0.2個百分點;資產負債率52.8%。
2022年食品工業經濟效益指標(億元)
食品工業(不含煙草)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同比增速
進出口增長水平接近。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進出口食品近1.9萬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0.3%。其中,出口5091.8億元,同比增長10.0%;進口13872.7億元,增長10.4%;逆差8780.9億元,進出口增長水平接近。
就進出口產品種類看,食用水產品、蔬菜及食用菌和干鮮瓜果及堅果為主要出口食品;糧食、肉類(包括雜碎)、食用水產品主要進口食品。
2023年,國內外經濟發展形勢依然嚴峻復雜,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依然較大,食品工業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把擴大內需戰略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利用好促消費擴內需政策,增強行業活力,促進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食品工業各門類產業發展態勢如何?“中國食品工業創新之路”系列報道,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