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5 09:52 瀏覽量:15618 來源:中國食品網
近年來,全省各地的預制菜產業蓬勃發展,呈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正在成為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推動力量。數據顯示,我國2022年預制菜市場規模達到了5002.2億元,預計2026年市場規模將超萬億元,達到10083.5億元,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體量。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更是明確提出培育發展預制菜產業。這是預制菜首次寫入中央一號文件,為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心劑。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品牌化趨勢愈發明顯,未來預制菜市場將會呈現巨大的發展機遇!
行業發展現狀
從市場規模來看,預制菜食用方便,越來越被消費者喜愛,同時,冷鏈物流的快速發展助力預制菜市場規模增長。數據顯示,我國預制菜市場規模由2019年的2445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3459億元,復合年均增長率達18.9%,預計2023年我國預制菜市場規模將增至5225億元。
從消費市場占比來看,目前,我國預制菜市場B端與C端需求比例接近7:3,且呈現出由B端集采向C端零售消費,一線城市向下沉城市快速滲透的趨勢。在C端,居民的消費習慣產生變化,直播帶貨、生鮮電商、社區團購等新興零售方式紛紛涌現,C端品牌將拉動市場增長。
從預制菜價格分布來看,從消費者購買預制菜產品的價格分布來看,價格主要集中在11-40元,占比超過80%。其中,36.5%的消費者選擇21-30元價格區間的預制菜。
從企業數量來看,據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現存預制菜相關企業6.34萬家,2017年新增0.87萬家,新增量同比增長17.64%。2018年新增0.99萬家,新增量同比增長12.74%。2019年新增1.25萬家,新增量同比增長27.25%。2020年我國新增預制菜相關企業1.26萬家,新增量同比增長0.47%。2021年新增0.41萬家,新增量同比減少67.27%。2022年新增0.19萬家,新增量同比減少53.94%。
全國各地相關政策
隨著預制菜首次寫進中央一號文件,各地政府紛紛發力,通過政策支持、資金補貼的方式支持當地預制菜產業發展。
重慶:梁平區出臺了《中國(西部)預制菜之都產業規劃》和《支持加快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等文件,擬打造“中國(西部)預制菜之都”。
四川: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科技廳、農業農村廳、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等五部門聯合印發《支持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出臺10條具體舉措推動川菜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發展,助推鄉村振興。此次省級相關部門將拿出真金白銀開展扶持,最高獎補300萬元,為四川省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廣東:發布全國首個省級預制菜產業政策《加快推進廣東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部署加快建設在全國乃至全球有影響力的預制菜產業高地。力爭五年內培育一批在全國乃至全球有影響力的預制菜龍頭企業和單項冠軍企業。廣東省的相關措施出臺后,佛山、江門、潮州、肇慶、湛江等市均成立預制菜產業聯盟。
福建:福建省商務廳出臺《福建省外貿外資(穩價保供)協調機制辦公室關于印發福建省促進商務領域消費提質擴容若干措施的通知》中提到未來要支持開展預制菜產業供需對接會、專業展會等活動,促進預制菜產業發展。
河南:今年2月21日消息,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支持綠色食品業加快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提到,支持預制菜產業發展。每年安排財政資金5000萬元,對預制菜單項菜品年銷售收入超過1億元、預制菜套餐產品年銷售收入超過5億元、新開發暢銷預制菜單品或套餐產品的預制菜企業給予獎勵。
河北:阜平縣出臺支持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10條措施,力爭“十四五”末形成以預制菜為主要方向的100億元產業集群。
湖北:武漢市人民政府發布的《武漢市促進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顯示,積極開展預制菜全產業鏈示范試點,對實現全產業鏈整合、年銷售額突破1億元、依法依規經營、市場知名度較高的預制菜食品生產企業,可認定為“預制菜食品生產龍頭示范企業”。
山東:山東濰坊市印發《濰坊市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為濰坊發展預制菜產業明確目標與方向。明確了打造“中華預制菜產業第一城”的目標,力爭到2024年,質量效益好、規模總量大、產品結構優、符合消費升級趨勢的預制菜產業體系初步建立,全市預制菜市場主體數量達3000家左右,預制菜全產業鏈規模突破3000億元。
遼寧:沈陽市剛剛出臺了10項政策“真金白銀”地扶持預制菜產業發展,計劃到2025年,建成百億元產值預制菜產業集群和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預制菜品牌基地。
行業發展預測
互聯網多元化營銷助力預制菜快速傳播。由于網絡營銷具有多樣化的特點,預制菜企業多以互聯網營銷為主,通過直播、種草、社群等方式營銷傳播預制菜產品及品牌信息,消費者通過網絡快速觸達預制菜產品信息。預計隨著互聯網營銷的滲透,互聯網多元化營銷將加速預制菜的傳播,推動預制菜整個行業快速發展。
冷鏈物流配送能力加強帶動行業發展。在專業物流企業的帶動下,低溫保鮮技術、車輛設計制造技術、信息化物流配送技術得到了進一步發展,上述技術的運用成本大幅降低。預制菜行業也受益于冷鏈物流技術的提升,組建自有冷鏈運輸車隊、購置信息化物流系統的成本大幅下降。在先進的物流配送體系下,半成品菜企業擴大了配送范圍,提升了產品配送效率,保障食品安全的同時擴大市場覆蓋面,為行業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團餐市場需求為預制菜行業注入新活力。2017年團餐市場規模達1.19萬億元,占整體餐飲行業約30%的市場份額,同比增長5%。2020年中國團餐市場份額和市場規模都將再創新高,市場規模接近1.7萬億元,遠超餐飲行業整體增速。預計2025年團餐市場規模將突破3萬億。預計在團餐領域,預制菜大有可為,不僅能夠解決新品研發,菜品更替,還能夠降低生產成本。
中國的預制菜市場發展潛力巨大,但由于起步較晚,相關設施設備以及制度政策還不夠完善,機遇與挑戰并存。“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千帆競發,勇進者勝”,在預制菜產業的發展大趨勢下,企業當勇做破題爭先者,創造行業的更多可能。
(CFIB食品觀察、中國食品工業品牌博覽會)
上一篇:五星酒業30年厚積薄發再出發攜手同行共贏未來
下一篇:食品行業消費播報:西鳳酒高層調研韓國市場;重慶規范酒類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