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5 16:25 瀏覽量:15296 來源:中國食品報
本報訊 (記者 谷秀燕)停車繳費、點餐、購物……如今,掃碼支付代替人工服務已然成為一種常見做法,但這種本該提高效率、便捷快速的消費方式,卻因為部分場所設置的通過關注公眾號來繳費、被迫授權個人信息、日常頻繁推送廣告等情況,給不少消費者帶來困擾。近日,針對掃碼消費中存在的問題,中國消費者協會表示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反對強制關注公眾號”消費監督工作。
中消協表示,互聯網時代,掃碼消費在繼續普及推廣,經營者要求消費者關注公眾號,并通過公眾號下單、結賬、開具發票的做法,可以使自己獲得大批閱讀量和關注量,并通過廣告和信息推送等方式,吸引消費者更多關注和再次光顧,增強用戶黏性。但任何企業的任何商業行為,都必須尊重消費者的意愿,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守住法律的底線。經營者將關注公眾號或使用手機App、小程序作為消費者行使權利或享受服務的前提,并在此過程中獲取與服務無關的消費者個人信息的行為,已經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的規定,侵害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消費者有權拒絕和舉報。
北京市消費者協會、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等地方消協組織已經就“掃碼強制關注使用”發聲,通過發布倡議、組織經營者進行自律承諾、開展專項消費監督等維權工作,呼吁商場、餐廳、停車場等商家在掃碼繳費過程中不強制消費者關注商家公眾號、不過度索取消費者個人信息。
為保護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和個人信息等權益,中消協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反對強制關注公眾號”消費監督工作,消費者可將遇到的此類問題通過電子郵件(ccaxfjd@cca.org.cn)方式向中消協進行反映。中消協將委托專業維權志愿者對線索進行匯總、分析、整理,并視情節采取提示警示、約談勸喻、支持消費者訴訟、提起消費民事公益訴訟等方式,依法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上一篇:各地持續抓緊“三夏”生產保障糧食安全
下一篇:第20屆中國國際保健博覽會11月將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