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7 14:12 瀏覽量:18805 來源:寬窄研究院
酒鬼酒10月10日起對全國市場所有產品停止接收銷售訂單。有投資者致電酒鬼酒詢問原因,答復是為了對市場價格進行整頓。消息爆出,酒鬼酒股價連跌兩天。截至10月16日收盤,酒鬼酒報78.14元/股,總市值353.9億元,較10月12日收盤下跌8.84%。今年以來,酒鬼酒股價已較高點跌去53%。
從今年上半年的財報來看,酒鬼酒在21家白酒上市公司中表現最差,從營收漲幅來看排在倒數第一,從其凈利潤增速來看,酒鬼酒以-41.23%的增速,位列全A股上市白酒企業倒數第三。
自2015年傍上中糧集團的“大腿”以來,酒鬼酒便搭上了發展的快車道,2021年公司營收突破了30億關口,在經歷了高速發展階段后,進入2023年的酒鬼酒則是一落千丈。
去年6月,酒鬼酒稱,“按照我們既定的策略下去,未來100億(銷售收入)絕不是夢”。而按照酒鬼酒目前大踏步倒退的現狀來看,100億目標似乎只能停留在夢里了。
不免疑問,受中糧背書而逆風翻盤,如今卻又成為“倒數第一”,為什么酒鬼酒在2023年被投資者拋棄?
業績變臉,增速大縮水
7月,繼酒鬼酒宣布旗下高端產品52度500ml內參酒停止接單后,10月酒鬼酒再發布通知,從10日起全國市場所有產品停止接收銷售訂單。
在8月30日酒鬼酒發布的2023年中期財報顯示,其實現營收15.41億元,同比下降39.24%,實現凈利潤4.22億元,同比下降41.23%。
財報發布后,對于如此不堪的業績,酒鬼酒在半年報中給出的解釋是,上半年營收下滑,主要系報告期內酒鬼酒系列、內參系列、湘泉系列收入下降所致。
不管是在營收端還是利潤端,酒鬼酒都出呈現出較大程度的縮水,尤其是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更是大降72.35%,只有0.83億元。
而事實上,業績的下滑從2022年第四季度就已經開始了。2022年酒鬼酒實現營業收入40.50億元,凈利潤10.49億元,這是酒鬼酒自2017年以來,業績增幅最小的一年。
分季度來看,2023年一季度,酒鬼酒實現營收9.65億元,同比下降42.87%,凈利潤為3億元,同比下降42.38%。二季度降幅環比有所收窄,但仍然延續了一季度的頹勢。
值得注意的是,在20家白酒上市企業中的財報數據顯示,酒鬼酒的營收跌幅最高,凈利潤跌幅僅次于水井坊,是今年上半年業績增長最慘的酒企。
而在此之前,酒鬼酒自2015年開始連續八年保持營業收入增長。
2014年酒鬼酒凈利潤虧損為-0.97億元,營業收入僅3.88億元,而到2018年酒鬼酒營業收入突破10億元,在2021年直接由10億元區間跨入30億區間。2014年至2022年,酒鬼酒營業收入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4.07%,營收規模擴大了10.44倍。其中2021年上半年,其營收及凈利潤增速曾分別高達137.31%、176.55%,可見酒鬼酒在近三年來是火箭般的增長。
但高速增長八年后,酒鬼酒出現大幅業績下滑,這正是市場發出的危險信號。
在存貨方面,2022年財報顯示,酒鬼酒的存貨為14.17億,再創新高。而早在2018年時酒鬼酒的存貨僅為8.2億,隨后逐年分別提升至9.3億、10.27億、12.69億和14.17億,呈現逐年走高的態勢。其中,內參系列、酒鬼系列在2022年半年報中的庫存量分別為1114噸、2351噸。
其中,今年上半年酒鬼酒系列產品的收入為8.46億元,同比下降42.46%,占總營收的比重為54.88%;酒鬼系列產品的庫存量為3167噸,上年同期庫存量為2351噸,同比增長34.71%。
半年報顯示,截止今年6月底,酒鬼酒成品酒庫存高達5708噸,相較去年同期的4612噸高出了24%。
與此同時,值得關注的是,酒鬼酒猛增的庫存中,酒鬼酒系列占比接近60%。截至上半年末,酒鬼酒存貨為14.19億元,較2022年同期的12.10億元,同比增長17.21%。
從酒鬼酒旗下的酒鬼、內參、湘泉三大系列產品來看,今年上半年,這三大系列產品的營收占比分別為28.64%、54.88%、2.34%,分別為酒鬼酒貢獻收入4.41億元、8.46億元、0.36億元,而下滑幅度分別為31.67%、42.46%、76.69%。而從銷量來看,上半年,內參系列、酒鬼系列、湘泉系列分別下降了26.23%、28.83%、80.9%。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酒鬼酒今年上半年業績的崩盤中,其實是其產品全線出現萎縮下滑,沒有一項業務幸免于難。
在酒鬼酒的財報中可見,就連營收比為13.88%、0.25%的“其他系列”與“其他業務”的營收,也都分別下降了17.15%、48.24%。
顯然,如果要為酒鬼酒在2023年上半年的糟糕表現的原因,便是其所有產品全線潰敗。
對于上半年業績下降的直接原因,酒鬼酒稱,主要系報告期內酒鬼酒系列、內參系列以及湘泉系列收入下降所致。
顯然這樣的解釋并不符合實際,梳理上半年21家白酒企業營收狀況發現,因為上半年的白酒企業營收增長的中位數為15%,利潤增長率的均值為16%,當年與酒鬼酒不相上下的舍得也實現了營收利潤兩位數的增長,而且舍得去年的基數更高。
業內認為,酒鬼酒表現明顯落后于行業,根本就不存在所謂的市場行情不行,所導致的業績不行這一說。
在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看來,酒鬼酒此次的停售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品牌前兩季銷售不佳。“所以現在肯定不能夠再發貨了,現在是要通過第四季度以及來年的第一季度去做清庫存的工作。”
白酒行業資深分析師蔡學飛則表示,酒鬼酒全國停貨是為了通過減少產品供給來維持市場銷售秩序,維持內參、酒鬼酒等產品基本價格底線。他指出,過去幾年酒鬼酒品牌價值無法支撐企業過快過高的增長,導致行業增速放緩后酒鬼酒的渠道承壓較大,庫存過高,價格倒掛現象嚴重。
在蔡學飛看來,酒鬼酒需要通過控貨來重新平衡供需關系,從而維持價格體系,重塑市場銷售與消費信心,以此保障品牌高端形象。旺季停貨是銷售大忌,可能說明酒鬼酒目前銷售形式依然嚴峻。
背后隱患早存
事實上,進入2023年酒鬼酒高增長戛然而止,其中期業績大幅下滑前,就已有預兆。
今年一季度酒鬼酒的業績就已出現了下滑,其營收9.65億元,同比下滑42.87%,凈利潤3億元,同比下滑42.38%。二季度,酒鬼酒業績降幅環比雖有所收窄,但營收和凈利潤仍分別下滑32.02%、38.19%,僅錄得5.77億元、1.22億元。
回顧來看,酒鬼酒如今的處境早在2021年就已埋下了隱患。在白酒上市企業中,2021年的酒鬼酒整體業績以“增長王”在增速,而且此前四年,酒鬼酒也是一路高歌猛進。
彼時酒鬼酒的業績表現與今年上半年可謂完全相反,2021年酒鬼酒營收為34.14億元,同比大增87%,凈利潤為8.93億元,同比大增82%。而那時行業已在加速分化,在存量競爭的市場的茅臺與五糧液,2021年的營收增速尚不到16%,凈利潤增速不到18%。
但往細處看,酒鬼酒疲態已顯露。2022年一季度,酒鬼酒實現收入16.88億元,漲幅高達86.04%。但到了二季度,酒鬼酒的收入僅增長了5.25%,而到了三季度,酒鬼酒的營收同比增長僅2.47%。可以說,酒鬼酒前三季度的亮眼業績,基本上來自于一季度的消費旺季。
另外,細觀發現,庫存的積壓、價格倒掛以及合同負債減少,都是酒鬼酒需要重視的問題。
隨著渠道庫存的積壓,經銷商打款意愿受到影響,產品價格動蕩甚至倒掛,最終都反映在了業績上。有報道稱,內參酒批價已從2021年的850元左右下跌到目前的750元左右,52度酒鬼酒紅壇批價從300元下跌到285元。這也是為何今年以來,價格倒掛、渠道庫存積壓等類似報道,在酒鬼酒身上時有發生的原因。
業內人士表示,52°內參酒的指導價為每瓶1499元,但在多個電商平臺中使用消費券后價格不到千元,而在多個線下門店,單瓶酒的價格最低跌至850元。
2023年上半年酒鬼酒庫存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7.27%至14.19億元,表明公司存貨壓力加大。酒鬼酒的合同負債大降,意味著經銷商打款意愿在下降。也就是說,合同負債是酒企營收前瞻性指標,可通過數值變化看出經銷商對白酒市場預期。
從產品銷售情況來看,內參系列、酒鬼系列、湘泉系列在2023年半年報中分別為450噸、3019噸、597噸,而在2022年半年報中,這組數據分別為610噸、4242噸、126噸,下滑明顯。
細觀發現,從2020年末至2022年末,酒鬼酒的成品酒庫存量增速很快,分別為2993噸、5914噸、7375噸。其中,內參系列從632噸增至1347噸,酒鬼系列從1368噸增至5150噸,而且生產量還在逐年增加。
不僅如此,更嚴峻的問題來自合同負債,從酒鬼酒的合同負債也能看出酒鬼酒銷售慘淡的情況。合同負債的多少反映了酒企的產品在市場的受歡迎程度,也間接反映了酒企的未來業績。
財報顯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酒鬼酒的合同負債為3.45億元,還不到年初13.82億元的零頭,同比降幅也超過30%。
事實上,早在2021年末,酒鬼酒的合同負債就高達13.82億元,占總資產的23%。而到了2022年末,酒鬼酒的合同負債為4.33億元,同比下降68.7%,占總資產的7.4%。發展到2023年上半年,酒鬼酒合同負債(預收款)再度同比下滑19.42%至4.48億元,占總資產的比重僅有7.36%,這也意味著經銷商的打款意愿在減弱或對未來的銷售預期不樂觀。
對此,酒鬼酒方面表示,公司今年因為費用改革,降低了渠道端的投入,短期對回款有些影響,但這是有利于公司長遠發展的。后續公司將通過專項補強動銷資源,從上半年去渠道庫存、保基礎回款和存量市場轉向到全面提升市場動銷,加快市場回款。
不止如此,2021年酒鬼酒的經銷商增加了493家,共計1256家。而在2019年年末時,其經銷商總數也不過才528個。也就是說,2021年新簽的經銷商,跟2019年年末時總的經銷商數量差不多。
之后,酒鬼酒經銷商的數量,與業績一樣在“狂飆”。從2020年到2022年,酒鬼酒的經銷商歷年新增數量依次為235個、493個、330個,三年累計新增1058個。經銷商數量雖然在瘋狂的增長,但庫存積壓也在不斷增長,而這對于企業的長期發展來說,不利因素非常大。
同時,作為區域性代表酒企酒鬼酒的主戰場是華中地區,在2023年上半年全體經銷商數量增長的情況下,但大本營華中地區經銷商數量卻減少了50家,其產品整體的市場銷售信心較為低迷。
朱丹蓬表示,酒鬼酒近幾年業績亮麗的背后其實是壓貨。“2023年第一季度高增長戛然而止,其實就是透支市場、透支庫存、透支經銷商的結果。”
酒鬼酒營收100億是不是夢?2023年上半年倒退的業績似乎讓這個“未來”又遠了一點。
股價回撤,破局艱難
伴隨著白酒行業邁入下行周期,各大酒企股價均有所調整,酒鬼酒也不例外。最近兩年,業績下滑的同時,酒鬼酒股價一路震蕩走低。
在資本市場上,酒鬼酒曾在2019年至2021年取得過極其亮眼的表現,尤其在股價方面,從最低的13元一路攀升到275.59元的歷史最高價275元,股價漲幅高達20倍。
梳理可見的是, 2022年酒鬼酒股價下跌了34.90%,今年至今又重挫35%。截至10月13日收盤,酒鬼酒報收81.83元/股,相比于2021年9月創下的275.59元/股歷史最高價已跌去近四成,目前總市值蒸發近600億元僅278.53億元。
如今的酒鬼酒,股價早已腰斬。其股價已從2021年時的高位跌落至2020年9月時的水平,股價快速下跌的背后,除了終端銷售價格倒掛,合同負債降低等情況的影響,也受到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對整個行業的影響。
其實,在酒鬼酒最初發展的那幾年,有實力穩居第一梯隊,甚至鋒芒一度蓋過貴州茅臺與瀘州老窖。
梳理可見,酒鬼酒自1997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至今,此后的二十多年時間里,酒鬼酒業績起伏不定,其大股東多次易主,從湘泉集團到成功集團,再到華孚集團,以及如今的中糧集團,至少經歷10任董事長、7任總經理,離任高管多達80位。
而在一次次易主后,酒鬼酒還先后出現大額資金消失事件、陷入塑化劑風波、甜蜜素事件,以及“三公消費禁令”等原因而頻頻受擾,其因業績起伏遭遇過三次“披星戴月”的經歷。
直到2015年,酒鬼酒彼時的控股公司華平集團并入中糧集團,酒鬼酒成功抱上中糧集團的“大腿”,成為唯一由央企控股的白酒上市公司。
也因此,酒鬼酒在2019年全國春季糖酒會期間提出了要重回白酒第一陣營愿景,將內參酒打造成繼茅臺、五糧液、國窖1573之后的第四大高端品牌。之后酒鬼酒表現出了一片雄心,通過不斷調整價格,將52度500ml內參酒的零售指導價漲到了1499元,與飛天茅臺肩并肩。
梳理發現,目前在酒鬼酒電商旗艦店,內參酒的標價雖高達1800元,但促銷價格為999元,而其他店鋪的售價才為800元左右。
但很明顯,無論是在規模還是在影響力上,酒鬼酒與茅臺、五糧液這些“名酒”都有著很大差距,并不是憑借一腔熱血就能夠闖進白酒第一梯隊的。
未來酒鬼酒能否走出業績與股價的雙重低谷,還需時間的檢驗。
費用改革,還行不行?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3年半年報中,酒鬼酒在上半年主要工作中提到了“費用改革”。
對此,酒鬼酒方面的描述是,今年因為費用改革,降低了渠道端的投入,短期對回款有些影響,但這是有利于公司長遠發展的。后續公司將通過專項補強動銷資源,從上半年去渠道庫存、保基礎回款和存量市場轉向到全面提升市場動銷,加快市場回款。
半年報顯示,在“去庫存,促動銷”的背景下,酒鬼酒為了刺激終端銷售,通過開瓶和掃碼活動促進渠道消化庫存所做的調整,提出將通過“配額”的方式控制內參酒銷量。
酒鬼酒對于業績下滑的解釋則是,一方面是2022年一季度公司業績基數較高,另一方面便是費用改革。酒鬼酒直白的表達就是,導致業績下滑的費用改革主要是把費用投放從渠道端轉到消費端,提高動銷速度,降低渠道庫存水平,推動公司長久穩定發展。
業內有分析認為,為了有效緩解存貨壓力,酒鬼酒以全面推進費用改革發展方式轉變,但酒鬼酒這種“為了刺激終端銷售”而采取的種種促銷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分掉了經銷商的部分“蛋糕”,費用改革有點“把曾經經銷商的蛋糕分一部分給消費者”的意思,這也導致經銷商的熱情有所減退,影響到了經銷商的打款信心。
酒鬼酒業績下滑,現任管理層難道沒有責任?為什么這么長時間酒鬼酒的庫存還清不了?合同負債越來越少,怎么做才能保護市場價格?怎么樣提振經銷商積極性?怎么樣才能做大做強市場占有率?……
實際上,中糧集團入主以后,酒鬼酒看似步入正軌,但隱憂依然遍布。從酒鬼酒去年的業績增速在去年二季度出現斷崖式下滑,并在去年四季度出現負增長外,直至今年酒鬼酒的業績延續了下滑態勢,如此的業績才引發了部分投資者對管理層的上述質疑。
實際上,從區域來看,酒鬼酒仍然屬于小眾區域品牌,除了在湖南、廣東的消費者認知度較高,但在其他省份即使近年來大力推廣,但依舊收效甚微。
梳理發現,當年為了打響這一炮,酒鬼酒曾引入了全國30多位高端白酒“億元大商”,共同出資成立湖南內參酒銷售有限責任公司,幾年下來其人員數也從最初的20多人發展到400多人,也正因此,以內參為“龍頭”的酒鬼酒股價才迎來了攀升。可見,酒鬼酒控量保價的意圖已非常急迫,究其原因,說到底還是酒鬼酒的銷售實力未能跟上擴張速度。
一方面,酒鬼酒的品牌力不夠,只是個小品類區域品牌,無論是規模還是影響力,都和茅臺、五糧液這些全國頭部有著較大差距。另一方面,如果前期的擴張是靠向經銷商壓貨而產生的,并沒有帶來真正的資金收入,那后期的財務壓力、庫存壓力都將面臨挑戰。
酒鬼酒公司副總經理王哲在2023中酒展也坦言,“現階段酒業并不景氣,核心來源于大家對未來消費沒有信心,我們的合作伙伴對銷售沒有信心,對進貨沒有信心。”他認為,目前經銷商銷售白酒的心態發生變化,核心的關鍵點是對產品的滿意度下滑。下滑原因實際上是價格、價格出現大問題,導致經銷商沒有利潤,經銷商對未來沒有信心。
遺憾的是,時至今日,內參酒的銷售已沒有當年的勢頭。正如蔡學飛所說,渠道庫存高,市場也可能已出現了價格倒掛等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酒鬼酒也承認,此前以渠道鋪貨達到銷量增長的方式,長期來說是不健康的。其在半年報中稱,上半年公司推進費用改革,從以渠道費用換銷量,向以動銷驅動業務增長的長期健康發展方式轉變,將2023年定調為調整年,戰略重心由渠道轉向品牌。
“2023年酒鬼酒面臨產品價格持續動蕩、渠道庫存過高、市場信心不足等三大問題。”蔡學飛表示,作為一個區域品牌,酒鬼酒這幾年的高增長,其品牌力是難以支撐的,尤其是定位高端的內參酒,酒鬼酒很難短期內在全國范圍內支撐起這款千元產品,而市場一旦有波動,酒鬼酒就會受到很大的壓力。
在業內看來,想要成為行業內的一線品牌,需要的不僅僅是戰略上的布局,而是多種因素共同造就的結果。綜述看來,靠著經銷商壓貨而產生的高速增長,到頭來終究是空中樓閣,而擁有野心、抱負的背后,依舊是靠實力去支撐、去實現。一切表明,“多鬼”纏身的酒鬼酒,其措施能否使其重振雄風,還有待時間的驗證。
面臨調整期的酒業,酒鬼酒還行不行?
上一篇:中國黃精產業湘黔滇渝川聯盟成立筠連縣付華松當選副會長
下一篇:9年16金!貴州珍酒再獲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烈性酒大獎賽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