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2 16:26 瀏覽量:22319 來源:中國食品網
金堂已有近50年的食用菌種植歷史,獲得過“中國食用菌標準化示范縣”“全國食用菌十大主產基地縣”等稱號,其中,“金堂羊肚菌”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產量產值均位列全國第一。2022年,金堂縣在省、市市場監管局指導下,與相關部門、屬地政府充分溝通,報經縣委縣政府同意,決定在趙家鎮試點羊肚菌單品“穿透式”監管工作,力爭實現產品全鏈條“可穿、可管、可控”。
勇探索、找問題,厘清思路找準試點方向
羊肚菌是金堂縣地理標志產品,被列入縣“十四五”規劃。趙家鎮在上世紀90年代已經是全國有名的食用菌集散地,2013年實現商業化人工栽培,2019年建成產、供、銷一體化的產業體系。近年來,在三金路沿線形成約6公里的羊肚菌銷售一條街,集聚客商900余戶,交易量占全國60%以上,年營業額近100億元。
金堂縣市場監管局在前期調研中,發現羊肚菌在種植過程中可能會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屬;因蟲害防治,會有農藥殘留的風險;原始工藝會采用煤炭、木柴等材料進行烘干,易產生硫超標,這些問題都影響羊肚菌品質,制約品牌發展和產業壯大。針對梳理出的問題,金堂縣成立以縣市場監管局牽頭的“穿透式”監管領導小組,印發工作方案,將試點工作列入2022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建立聯席會議、聯合監管機制,并將該項工作納入年底考核,確保有效運行。
補短板、優服務,推動全過程監管改革創新
強化黨建引領,金堂縣在趙家鎮成立羊肚菌經銷商支部,對講政治、信譽好、帶動強的羊肚菌經銷商大戶授予“菌商之家”稱號,加大菌商扎根金堂、服務菌業發展的信心和動力。首批共18家經銷商獲得“菌商之家”稱號。
強化標準建設,倡導種植戶到有資質的企業購買菌種,保障質量,降低“絕收”風險;推廣標準化種植,建設羊肚菌綠色高效栽培技術示范培訓基地4個;指導初加工環節改進工藝、規范化生產,確保金堂羊肚菌的品質持續穩定。
強化產品溯源,以農產品質量安全承諾達標合格證為基礎,鼓勵和支持種植戶開具承諾達標合格證,明確產品名稱、重量、產地、生產者等信息;引導羊肚菌收購的單位或者個人收取、保存承諾達標合格證,做好進貨臺賬,并向分銷的下一流程開具信息完整的銷售發票和質量承諾書,將食品源頭信息傳遞;督促餐飲經營者嚴格落實索證索票制度,確保餐飲環節羊肚菌來源可追。
強化技術幫扶,邀請四川省農科院、四川省農業大學等高校、院所專家學者組建專家庫,對羊肚菌種植、生產加工、銷售、餐飲等各環節常態化開展培訓,提升從業者能力,今年以來開展培訓12次,覆蓋從業人員3000余人次。
強監管、優發展,助力產業聚集鄉村振興
加強源頭管控。嚴格種植用地選取標準,常態化開展土壤監測,確保羊肚菌種植生產區域符合環保條件。設置專職監管員開展用藥監管巡查,設置投訴舉報公示牌,鼓勵群眾對違法使用農藥行為進行舉報。
推動規范管理。初級農產品交易原可不辦理營業執照,為進一步規范市場管理,金堂縣積極引導符合條件的收購、銷售、加工者依法辦理營業執照等相關證照,目前共有30余戶辦理營業執照;推動食品安全“兩個責任”落實,將“羊肚菌銷售一條街”作為一個市場,指導鎮政府作為“市場管理者”對其進行管理,與持證企業一起納入“包保”范圍。
加強巡查監管。設置專人不定期開展巡檢,查驗入市羊肚菌食用農產品達標合格證;不定期開展抽樣檢測、檢查,將監管情況通過情況通報、函等方式向下一環節的監管部門傳遞,實現監管信息互通、互用。
聚力品牌發展。縣政府投入1.5億元在趙家鎮建設約40畝羊肚菌交易中心,打造羊肚菌倉儲、烘干、電商、物流綜合體;制發《羊肚菌食品安全誠信守法經營承諾書》,號召種植經營戶自主承諾誠信經營;鼓勵餐飲單位豐富烹飪方式,推出羊肚菌特色菜品,為羊肚菌全鏈條產業發展添“金”。
自“穿透式”監管實施以來,金堂縣健全工作規范、監管執法等“穿透式”制度機制8份,形成問題、任務等“五張清單”;在趙家鎮各村設立村級快檢點8個,構建“縣、鎮、村”三級檢測體系;金堂羊肚菌品質進一步提高,羊肚菌產業持續發展,菌種培育、市場交易等行為得到進一步規范,入駐趙家鎮羊肚菌經營戶持續增加;行業進一步規范,實現近兩年全環節“零投訴”。(汪苗)
上一篇:瀘宜遵“中國故事”國際傳播研究院在成都外國語學院成立
下一篇:四川省食用菌協會會員單位寧波三樂育出世界“靈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