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7 10:57 瀏覽量:26165 來源:中國食品網
11月16日,2023年成都市食品安全宣傳周啟動儀式在成都市雙流區舉行。宣傳周以“尚儉 崇信 盡責,同心共護食品安全”為主題,重點圍繞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 弘揚勤儉節約傳統美德、強化食品安全保障等開展集中宣傳,號召全社會共同關注食品安全,攜手筑牢食品安全防線,不斷提升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幸福感”。
啟動儀式現場,市食安辦首發《成都市制止餐飲浪費宣傳視頻》,向廣大群眾宣傳“厲行節約、制止浪費”理念,舉行了四川省AAA級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授牌和成都市食品安全標識征集活動的頒獎儀式。食品生產經營行業代表就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進行承諾;雙流區市場監管局就校園食品安全智慧監管與現場群眾進行深入互動,展示了“互聯網+明廚亮灶”如何為校園食品安全保駕護航。
近年來,成都市各部門強化“黨政同責”“四個最嚴”,持續加強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監管,不斷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防范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推動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人民群眾食品安全滿意度逐年提高,未發生一起重大及以上食品安全事件。2022年國務院食安辦正式命名29個城市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成都名列其中,成為全省首個獲此殊榮的城市。
2023年,成都市站在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新起點上,持續發力推動食品安全工作走深走實。一是堅持黨政同責,壓緊食品安全政治責任。發出《履職提示函》51份,重點落實和督導包保工作,全市2萬余名包保干部開展督導45.1萬余次,發現問題3萬余個,整改率98%以上。二是突出全鏈管控,保障大運會食品安全。實行供賽食品全過程管控和核心區域實施24小時全程駐點監管;差異化制定“要人側”重點區域監管方案和應急預案,有力保障國宴2次、要客接待32次;對“城市側”重點區域開展全天候、不間斷的配裝實地巡查。三是注重關口前移,深化食品安全源頭治理。推動農用地周邊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排查整治,推行農藥化肥減量增效示范區建設;創新“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追溯碼”模式,建設合格證自助服務點970個,建立準入制查驗點492個,附證銷售農產品190.6余萬噸。四是強化協力共為,提升重點領域管理實效。開展白酒小作坊治理提升和保健食品“沙盒監管”試點;建成“大宗食品原料數據管理系統”“學校食品安全風險預警平臺”,學校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覆蓋率達91%以上;推動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規范化建設等級評定,獲評A級以上市場323家;聚焦“食品安全領域”群眾身邊“可視”“有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工作,圍繞網絡餐飲、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未成年人食品等重點推進專項治理工作走深走實。五是完善監檢聯動,推動監管執法效能倍增。開展跨部門、跨地區食品安全風險監測交流,全市未發生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抽檢監測各類食品10.8萬余批次、監測農產品2.2萬余批次,核查處置不合格食品3168批次;立案查處食品違法案件5684件,罰沒金額2072萬元。偵辦涉食品類刑事案件43件,其中,“3•21”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入選全國公安機關打擊食品“兩超一非”犯罪首批典型案例。六是創新產管融合,助推食品產業轉型升級。創新制定《食品生產許可審查方案制定工作規定》,開展個性化審查;推進連鎖企業食品經營許可“申請人承諾制”,2500余家快捷取得食品經營許可;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戰略,20余家食品企業完成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建成一批數字化工廠示范點。
今年以來,雙流區以“兩個責任”工作機制為抓手,高位推動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有效落實,近1400名包保干部每季度對1.6萬余家食品生產經營主體開展一次全覆蓋督導,督促問題整改;圍繞《四川省食品安全條例》等新規,組織694家C級以上主體實現食品安全培訓全覆蓋。持續加強監管執法,完成食品安全監督抽檢6314批次,合格率達99.2%,累計查辦食品安全違法案件464件,罰沒款125萬元,偵辦涉嫌犯罪案件5件。積極探索創新治理模式,持續開展校園“智慧食堂”建設,已將51家學校食堂納入智慧監管平臺,建立食品安全公共責任保險制度,進一步提高重大食品安全風險防范和事故處置能力,不斷筑牢區域食品安全防線。
宣傳周期間,全市各部門將以此次宣傳周活動為契機多方聯動,持續開展各類食品安全宣傳活動,加大食品安全知識普及力度,推進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為擦亮“世界美食之都”名片,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增強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持續貢獻食品安全力量。(中國食品網)
上一篇:人民日報:讓行業協會走上前臺
下一篇:五糧液,提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