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7 16:12 瀏覽量:16157 來源:中國食品報
本報訊 日前,2023第十一屆品牌農業發展國際研討會在四川省蒲江縣舉辦。會上,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圍繞“數智新時代:全球產業鏈升級”的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聯合國糧農組織駐華代表處臨時代辦張忠軍認為,在數字化進程下,隨著全球農產品貿易市場的不斷壯大,生產者、中間商和交易商的規模也會不斷擴大,對高質量差異化產品的需求也必然會不斷增加,如何使有關產品質量的信息通過價值鏈傳遞,從而不斷提高產品競爭力,農業品牌化戰略不失為一條有效途徑。
“此次會議的主題準確回應了全球農產品市場的發展趨勢,也指明了發展方向。”張忠軍表示,隨著全球貿易新格局和價值鏈的形成和不斷發展,數字技術正在對經濟和社會產生深遠影響,改變著農業和糧食市場;數字技術也正在不斷催生國際貿易增長,改進市場機制安排,推動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數字鄉村既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近年來,我國農業數字化已經邁出歷史性步伐、取得階段性成效。”在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會長黃競儀看來,農業數字化產業成為推動我國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引擎。今年9月,“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優質農產品數字化平臺”正式啟動,已應用于高鐵領域,實現了以數字化賦能優質農產品在生產、流通、消費環節精準對接、高效交互,有效提升了農業產業化水平,為綠色、優質、安全的農產品供給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以數字技術賦能農業發展向高而行,還需要不懈地探索。”黃競儀建議,未來還應繼續拓展數字農業的社會價值,提升農業的普惠性;拓展數字農業的經濟價值,提升農業的帶動性;拓展數字農業的生態價值,提升農業的可持續性。
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司長肖放提出,進入新時代,農產品需求從“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對農產品優質化、品牌化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把準內涵定位,重點厘清優質與安全的關系、優質與認證的關系、優質與品牌的關系。從推進措施上講,重點是“五個加快”,即加快制定優質農產品標準、加快建設優質農產品基地、加快推進農產品品質評價和分等分級、加快構建專業化宣傳推介平臺、加快提升全鏈條質量安全監管能力。”肖放表示。
農業農村部對外經濟合作中心首席項目評估師張倩認為,當前,加快構建農業對外新發展格局,重點要從投資、貿易、智慧農業發展、RCEP全球治理和政策的保障等方面入手。要塑造農業對外投資的新格局,建設多元穩定的農產品貿易渠道。增強境外重要農產品供應鏈韌性,推動智慧農業“走出去”,把握RCEP的基于構建新發展格局,深度參與全球農業方面的治理。“引領全球智慧農業發展和數字經濟的治理需要中國參與,尤其是智慧農業的國際標準制定和治理體系的完善,是需要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的。”張倩表示。
會上,多家品牌及貿易企業代表圍繞“數智農業與產業鏈賦能”主題,深入交流了智慧農業政策規劃、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并就數智農業技術在構建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建設、價值提升、產業賦能,探索建設智慧農業試驗區和數字化轉型示范項目方面的創新模式及路徑等議題進行探討。
據了解,近年來,四川省成都市深入實施品牌強農戰略,大力推動新“三品一標”落地實施,成效顯著。據成都市副市長陳志勇介紹,成都已打造地理標志保護產品17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42個,都江堰獼猴桃、蒲江雜柑分獲國家級、省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此外,成都還開通了蓉歐農產品專列,推廣成都特色農產品,持續開展電商助農活動,鼓勵電商平臺直聯特色產業基地,蒲江雀舌等產品的影響力不斷提升。
成都市蒲江縣作為品牌農業發展國際研討會的永久會址,在綠色發展、品牌農業建設上成果豐碩。蒲江縣委副書記、縣長趙鋼介紹,近年來,蒲江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踐行“兩山”理論,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扎實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初步探索出一條生產高效,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道路。全力實施農業生產有機肥替代化肥,綠色防控替代化學防治“兩個替代”工程,建成特色水果、茶葉國家級示范基地45萬畝,蒲江雀舌、蒲江丑柑,蒲江獼猴桃品牌價值超420億元,打造了一批美麗鄉村新場景品牌,成為美麗鄉村融合發展的樣板。
據悉,品牌農業發展國際研討會是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聯合相關行業組織搭建的國際性農業品牌交流平臺。自2012年以來,在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及國際合作司等相關司局的支持及指導下,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已連續主辦十一屆品牌農業發展國際研討會。多年來,研討會通過推進先進技術、經驗及模式的交流與推廣,搭建了國際農業產業的交流平臺,為不同政府及行業組織間建立和拓展了涉及政策、技術、貿易等不同領域的多邊戰略合作關系,達成了多項國際農業產業及貿易合作協議,將各國農產品品牌帶入更大市場。
《中國食品報》(2023年12月06日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