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2 14:18 瀏覽量:17198 來源:中國食品網
為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帶動川渝學會學術水平提升,助力川渝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在成功舉辦三屆川渝科技學術大會基礎上,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和四川省科學技術協會于12月12日在重慶共同舉辦“2023川渝科技學術大會”。
值得關注的是,四川省微生物學會在此次大會上榮獲“2023年度川渝一流學會”稱號,也是四川唯一連續四年獲此殊榮的學會。學會董浩浩團隊論文《Structural basis of BAM-mediated outer membrane β-barrel protein assembly》獲“2023川渝優秀科技學術論文特等獎?”;徐欣團隊論文《Small molecule II-6s synergizes with fluconazole against Candida albicans》獲“2023川渝優秀科技學術論文三等獎”。
在報告環節,四川省微生物學會特等獎論文獲得者代表——四川大學研究員唐曉迪作《BAM介導細菌外膜β桶蛋白組裝的機制研究》的主題報告,獲得與會領導嘉賓、專家學者的認可與肯定。
大會面向川渝廣大科技工作者、面向基礎研究和科技前沿、面向國計民生科技需求廣泛開展學術研究,推出一批優秀學術成果,發布一批最具影響力學術活動,促進科技工作者發展,搭建川渝兩地綜合性、跨學科、開放性的學術交流平臺。
會上邀請多名中國工程院院士、川渝高校教授研究員作精彩的報告分享,并頒布了“2023年度川渝最具影響力學術活動”、“2023年度川渝一流學會”、“2023年度川渝一流科技期刊”、“2023川渝優秀科技學術論文”等多個獎項,展示學術成果精品,進一步激發廣大科技工作者創新創造活力,推出更多原創性科技成果,更好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作為由四川省內的微生物學科技工作者及相關單位自愿結成,依法批準并登記成立的學術性、非營利、具獨立法人資格的社團組織,從1982年10月成立至今,四川省微生物學會在四川省科學技術協會直接領導和中國微生物學會指導下,持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成為四川省微生物學科學技術的中堅力量,也積極發揮著黨和政府聯系廣大微生物學科學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學會工作圍繞微生物學的學科優勢與人才優勢,重點加強開展微生物學國內外學術交流與技術合作,促進高、特、新微生物學的科技成果轉化,在“雙創”中實現“小小微生物造就大產業”;通過學會活動,發現人才、宣傳人才、促進人才與經濟實體的對接與創新團隊的組建;積極組織會員中的優秀人才參評各級獎勵與項目申報。通過學會平臺,加強與地方政府、科研院所、相關企業的交流與合作,在科技扶貧、創新創業、承接政府職能等領域做出新的貢獻。
四屆“川渝一流學會”榮譽,優秀學術論文表彰,是對四川省微生物學會工作的高度肯定,也是不斷潛心鉆研、引領創新的激勵。四川省微生物學會理事長孫群表示,學會今后將珍惜榮譽、再接再厲,搶抓時代機遇,承擔時代使命,持續加強川渝兩地學術交流和產業協同發展,在助力川渝科技創新和經濟高質量發展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2023年7月,四川省科學技術協會舉行天府科技云專家團“深耕”賦能行動示范項目、天府科技云科技社團能力提升行動項目簽約儀式,四川省微生物學會作為首批學會參與,目前微生物學會各分會都在積極發揮各自領域的專業優勢,在天府科技云專家團“深耕”賦能行動示范項目實施過程中,開展各類科技服務活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助力四川省“建圈強鏈”,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上一篇:珍酒,為何“珍不一樣”?
下一篇:雷波臍橙,“橙”就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