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9 09:19 瀏覽量:16075 來源:中國食品網
高粱紅了!萬千紅櫻子醉了美麗山川田野。
8月16日,茅臺在仁懷市長崗鎮的紅纓子高粱種植基地舉辦甲辰年茅臺紅纓子高粱豐收季,以超2000人的盛大規模開啟茅臺的又一個“節日IP”,在助力鄉村振興路上唱響大地之歌。
好酒需要好原料。今年是茅臺首次推出紅纓子高粱豐收季活動,并作為一件大事和要事來舉辦,彰顯了茅臺從源頭重視質量的品質理念,同時也是茅臺發出的全新的“品質宣言”。
在高粱豐收的季節,茅臺舉辦“高粱豐收季”活動,也正是茅臺對品質與質量高度重視的體現,回到“第一車間”,從源頭把控品質,從而釀造高品質生活。
為了打造茅臺酒的“第一生產車間”,2001年來,茅臺就開始建設有機高粱基地,經過20多年的努力,目前已經覆蓋了赤水河流域一帶的仁懷市、習水縣等地,有機高粱基地的認證面積達到100萬畝,常年種植面積超過60萬畝,保障了茅臺酒釀造原料的產量和品質需求。
而以茅臺之名,為紅纓子高粱“發聲”的背后,也正是茅臺踐行“工業反哺農業”戰略,讓紅纓子高粱的種植在行業內引發高度關注的體現,彰顯了茅臺品牌的責任擔當。
2019年以來,仁懷市政府和茅臺合作共建了15余萬畝高粱高標準種植基地,其中茅臺的累計投資超過10億元。
作為“根在農業”的工業企業,茅臺始終秉承“崇農、敬農、愛農”的理念,踐行“工業反哺農業”,積極助力農業進步與鄉村振興。張德芹曾說,茅臺生在大山,就有大山一樣的責任,而助力鄉村振興、帶動糧農致富也是責任的重要組成部分。
截至目前,茅臺有機高粱基地現已覆蓋72個鄉鎮、482個村,惠及11萬余農戶,其中包括1.4萬余戶脫貧戶,實現了戶均年收入1.5萬元以上。
高標準種植基地的建設,也打造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發展樣本,更是走出了貴州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的實踐創新之路。2019年以來,茅臺已經打造了15余萬畝高粱高標準種植基地,而根據茅臺的發展規劃,從今年開始到2029年,計劃用6年的時間,再投入31億元與各有機高粱基地政府合作,推進95.8萬畝高標準農田暨高粱基地的建設。
紅纓子高粱豐收季活動的舉辦,也將成為茅臺一個富有影響力的品牌IP。紅纓子高粱豐收季活動,是茅臺重點打造的獨具鮮明特色的大型文化活動。
茅臺董事長張德芹表示,紅纓子高粱豐收季IP將與“茅臺祭酒節”“茅粉嘉年華”一道,構建形成茅臺三大特色文化活動“IP”,共同彰顯茅臺“順天敬人、明理厚德”的茅臺核心價值追求。
至今,茅臺推進紅纓子高粱的種植面積已累計推廣超過3000萬畝,創造了700億元以上的農業總產值,帶動了750萬人次的農戶增收,增收總額超過100億元。
(國酒微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