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8 11:14 瀏覽量:13947 來源:中國食品報
本報訊(記者 楊曉晶)日前,商務部發布公告,稱將對原產于歐盟的進口相關乳制品進行反補貼立案調查。
公告顯示,商務部于2024年7月29日收到中國奶業協會和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提交的反補貼調查申請,此次申請調查產品為乳酪和相關稀奶油,具體包括:鮮乳酪(包括乳清乳酪)及凝乳、經加工的乳酪(無論是否磨碎或粉化)、藍紋乳酪和婁地青霉生產的帶紋理的其他乳酪、其他未列名的乳酪、未濃縮及未加糖或其他甜物質的乳及稀奶油(按重量計脂肪含量超過10%)。申請調查相關乳制品接受了歐盟及其成員國政府的補貼,歐盟相關乳制品產業(企業)可能受益的補貼項目共計20項,本次調查確定的補貼調查期為2023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產業損害調查期為2020年1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
申請書顯示,歐盟進口相關乳制品與國內企業生產的同類產品成分、工藝和用途相同或相似,但由于可能受益的補貼因素,導致最終兩者在中國市場的價格差異較大。申請調查相關乳制品的加權平均進口價格比國內同類產品加權平均銷售價格低30%—50%不等,已經對國內產業同類產品造成了明顯的價格削減和壓低。海關數據顯示,2020—2023年,申請調查相關乳制品進口累計增長25.8%,2024年一季度同比增長了11.3%。其中稀奶油2023年比2020年進口增長26.6%,乳酪進口2023年比2020年增長了23.5%。
這一情況也導致國內相關乳制品盈利能力比2021年出現大幅下降或虧損,2020—2023年國內相關產業只有10%—50%的開工率,處于極低水平。
據了解,目前國內主要奶酪和稀奶油來源為新西蘭和歐盟。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1—6月,中國進口奶酪8.84萬噸,其中新西蘭占59.5%,歐盟約占18.7%;進口奶油類7.04萬噸,新西蘭約占85.6%,歐盟約占12.1%。
對于中國立案調查歐盟乳制品,歐洲相關行業表示擔憂。據外媒報道,歐盟最大的補貼項目是每年600億歐元的共同農業政策,約占歐盟預算的三分之一。根據歐盟委員會的貿易數據,去年歐洲對中國的乳制品出口額約為18億歐元,低于前年的20億歐元,約占歐盟乳制品出口總額的9.5%。歐盟最大的農業行業組織Copa-Cogeca副秘書長帕特里克·帕加尼表示,農民們“擔心歐盟與中國貿易的緊張關系進一步升級,以及這對我們行業的持續影響”,“我們再次看到,由于其他爭端,我們表現良好的出口產品成為目標。”帕加尼說。
德國是歐盟最大的對華乳制品出口國,德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坦言,該國奶酪和奶油產品的出口可能會受到特別大的影響。
愛爾蘭是對華乳制品出口額最大的歐盟國家,每年對華出口的乳制品達4.2億歐元。代表1.6萬名愛爾蘭奶農的愛爾蘭乳品供應商協會(ICMSA)主席丹尼斯·德倫南表示,在初級乳制品生產商因低價格、惡劣天氣和多年的高投入而疲于奔命之際,任何對乳制品出口的負面影響都將是沉重的打擊。德倫南警告稱:“如果歐盟要挑起一場貿易爭端,徹底摧毀我們與中國的奶粉和黃油貿易,那么ICMSA將要求歐盟賠償農民。”愛爾蘭乳制品協會負責人康納·穆爾維西爾也表示:“我們呼吁歐盟委員會和愛爾蘭政府迅速采取行動,解決(反補貼)調查問題,確保農民家庭和行業不受負面影響。”
《中國食品報》(2024年08月27日03版)
上一篇:推動奶業產銷平衡健康發展
下一篇:每公斤40—50元 四川甘孜州奶渣賣出好價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