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8 11:16 瀏覽量:15155 來源:中國食品報
親子研學類產品訂單量同比增長7成;入境旅游訂單量同比增長1倍;酒店、餐廳搜索量均實現了同比大幅增長……今年暑期文旅市場十分火熱,帶動了餐飲消費持續升溫。
業內人士表示,暑期歷來是消費旺季,隨著更多適應消費需求產品的推出、更大力度優惠舉措的落地,市場將被進一步激活,“暑期檔”的促消費效果有望加快顯現,將帶動餐飲消費穩定增長。
餐飲消費潛力不斷釋放
進入暑期,親子游、畢業游等旅游市場紅火,餐飲業也迎來消費旺季。連日來,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江漢路步行街的肥肥蝦莊門口人聲鼎沸,坐滿了排隊等位的顧客。肥肥蝦莊相關負責人張陽介紹:“每逢假期,店里都很忙,等位的顧客一直沒間斷,能從上午11點排隊到凌晨,‘五一’期間的日均客流量較去年提升約15%。”
新穎的用餐場景更是圈粉無數。在海底撈露營火鍋山東日照森林公園店,一頂頂露營帳篷林立草坪之中,該店還設置了天幕、泡泡屋等。新穎的吃法、玩法不僅刷新了人們對吃火鍋形式的認知,也讓該店人氣火爆。
避開了白天高溫烈陽的夜間消費成為暑期的另一大趨勢。不到晚上6點,北京簋街就已經人潮涌動。“店里工作日往往不到下午5點就開始排隊了,周末更是全天都得取號等位。特別是近期各類賽事多,又有政府‘簋街不夜節’促消費活動,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結伴來看比賽、吃小龍蝦。”北京簋街胡大飯館(簋街三店)的服務人員說。
不僅北京,其他城市也都有自己的“夜”態。“在青島的夏夜海風里,坐在八大關附近的酒吧里喝一杯”“西安晚上必去大唐不夜城”……在社交平臺,“城市夜游指南”等相關話題頻頻登上熱搜,顯示著夜間消費的火熱。
海底撈相關負責人介紹,夏季的夜宵時段,全國各地的海底撈門店普遍迎來客流增長,啤酒、特色飲品銷售火爆。截至7月底,雷山酸湯鍋、三重柚香冰飲等5款夏季新品銷量已超500萬份。
業內人士認為,夜間經濟已成為“城市消費的新藍海”,暑期則是激發夜間消費活力的好時機。
燒烤為暑期生活帶來樂趣
美團數據顯示,作為夜間餐飲消費的熱門品類,燒烤的夜間消費占比較大。以廣州地區為例,7月以來,燒烤店夜間堂食消費占比超過77%,訂單量同比增長超40%。
燒烤的繁榮不僅帶動了食材供應、餐飲服務等相關產業的發展,還間接促進了夜經濟的繁榮。隨著燒烤文化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商家開始延長營業時間,推出夜間特色服務和優惠活動,以吸引更多的消費者。這種趨勢不僅豐富了人們的夜間生活選擇,也為城市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
燒烤不僅僅是一種烹飪方式,更是一種社交文化的體現。在燒烤過程中,人們圍爐而坐,共同分享食材的挑選、烹飪的樂趣以及最終的美食成果。這種親密無間的互動方式,不僅加深了彼此之間的情感聯系,也讓燒烤成為一種傳遞溫暖與友愛的媒介。此外,夏日燒烤還成為暑期消費的重要推手。在暑假期間,學生們擁有更多的自由時間和更強的消費能力,他們熱衷于尋找新鮮、有趣的活動來豐富自己的假期生活。燒烤作為一種集美食、娛樂、社交于一體的活動方式,自然成為學生們的選擇之一。
業內人士表示,夏日燒烤以其獨特的魅力和廣泛的受眾基礎,如今已經成為眾多國人喜聞樂見的社交活動和消費體驗,并逐漸成為推動夜經濟發展、帶動暑期消費的重要力量。隨著燒烤行業的不斷發展和創新,有理由相信它將繼續在餐飲市場中發揮重要作用,為消費者帶來更多美好的體驗。
而隨著消費者對生活品質要求的不斷提高和對美食文化的不斷探索,夏日燒烤與精釀啤酒文化的結合,將會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未來可以期待更多創新的燒烤方式和精釀啤酒品種的出現,以及更多豐富多彩的燒烤與精釀啤酒文化活動的舉辦,這些都將為暑期生活帶來更多的樂趣與驚喜。
持續提升餐飲服務質量
對于暑期餐飲消費市場表現,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高寶華表示,各級政府部門抓住消費旺季,推出針對性促消費舉措,在消費場景打造、消費內容拓展、消費風尚引領以及惠民便利等方面發揮作用,推動消費市場持續恢復擴大。
“餐飲消費穩定增長與國家一系列擴內需促消費的政策密不可分。”中國烹飪協會會長楊柳介紹,3月,商務部等9部門出臺《關于促進餐飲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從提升餐飲服務品質、創新餐飲消費場景等方面提出22項具體措施;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5部門發布《關于打造消費新場景培育消費新增長點的措施》,提出要發展餐飲消費細分領域,同時支持餐飲消費智能升級;國務院7月印發的《關于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指出,要挖掘基礎型消費潛力,激發改善型消費活力。
與此同時,全國各地文旅、餐飲深度融合的優質活動層出不窮,“味蕾游”“擺夜市”等新玩法豐富了游客的假日體驗,也顯著促進了各級市場的餐飲消費。比如,上海啟動“奧運美食月”“一江一河奧運美食月”,各大餐飲企業攜手緊跟奧運比賽熱度,讓消費者觀賽事、品美食;江蘇蘇州推出以“蘇州古鎮最江南”為主題的游玩線路+美食體驗;云南玉溪推出“足球賽+美食拉練”;重慶十八梯老街巷則變身為新型消費空間,人們在品嘗火鍋美食、中式茶飲的同時,還能沉浸式體驗非遺技藝、服飾設計。
在助企政策指引下,餐飲新型消費不斷擴展,各地通過開展“美食+奧運”“美食+旅游”“美食+非遺”“美食+文娛”“美食+文化”等活動激發暑期消費活動,擦亮地方美食品牌,提升知名度,極大地促進了當地的消費。
日益豐富的餐飲消費形式,不僅滿足了人們多元化的口味需求,更催生出了無數新機遇和發展新空間。目前,避暑游、研學游等跨城出行人數大幅回升,將明顯帶動各地餐飲消費增長。中國烹飪協會建議,餐飲企業既要積極了解政策動態,用足用好國家惠企政策,也要不斷創新,適時推出夏季特色菜品,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同時,要因地制宜深度挖掘餐飲消費潛力,鼓勵地方傳承發揚傳統烹飪技藝和餐飲文化,持續提升餐飲服務品質,激發“美食+”新型消費活力,鞏固好餐飲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基礎。
調查顯示,消費者就餐選擇更加務實理性,更加追求“質價比”,近年來,頭部餐飲企業營收恢復但客單價走低,各類餐飲套餐直播、團購興起,餐飲行業的“質價比”被更多關注。面對消費趨勢的改變,九毛九旗下“太二”品牌、西少爺、南城香等連鎖餐飲企業紛紛開啟“降價不降質”模式,迎合市場需求。
“餐飲市場依然保持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楊柳表示,隨著消費者對餐飲服務品質要求的日益提高,餐飲企業應注重開發和推廣低糖、低脂、高纖維等健康菜品,滿足消費者對健康飲食的需求。落實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從原料準入、供應鏈和末端監管方面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同時,要大力發展“數字+餐飲”,加大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技術及智能設備的研發與應用,提高運營效率。
(本報綜合整理)
《中國食品報》(2024年08月28日07版)
上一篇:2024年全球乳制品品牌價值10強出爐 伊利奪冠 蒙牛第三
下一篇:農業農村部與中國氣象局聯合加強海洋漁業氣象防災減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