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3 15:16 瀏覽量:17363 來源:中國農科新聞網
學用“千萬工程”,禮贊豐收中國。9月22日,中國農民豐收節——鄉村電影周在安徽省潁上縣拉開帷幕。作為今年鄉村電影周的一項重要環節,電影公益放映暨電影《旱塬》首映儀式于當天晚上在潁上縣八里河畔隆重舉行。中國老區建設促進會副會長曾廣超, 中央宣傳部電影數字節目管理中心副主任楊玉飛,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孫密宏,中國科協農技中心副主任、中國農技協秘書長王誠;鄉村電影周戰略合作伙伴: 中郵保險黨委書記、董事長韓廣岳以及阜陽市、潁上縣相關領導出席儀式。
中國科協農技中心副主任、中國農技協秘書長 王誠擔任此次電影公益放映推薦人,他說:電影《旱塬》講述的是農業科學家李立科,舉家扎根渭北,用畢生精力開展旱地小麥增產技術研究推廣的故事。影片立意深遠,極具時代特征,故事真實動人,拍攝手法樸實細膩,表演感人至深,特此推薦。
《旱塬》出品方代表、導演王明軍,主演曲國強、張喜前上臺介紹了影片拍攝、創作的相關情況。潁上縣為《旱塬》劇組贈送了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潁上花饃”。
當天的活動現場,主辦方為從事鄉村電影放映51年的中國好人、山東維坊放映員都振明頒發的“最美鄉村放映員”榮譽證書。來自阜陽以及潁上的300多名群眾現場觀看2024年電影公益放映推薦影片《旱塬》。
據了解,《旱塬》取材于著名作家陳忠實、陜西日報記者田長山報告文學《渭北高原,關于一個人的記憶》,以我國著名旱作農業專家李立科事跡為題材創作。影片講述了上個世紀80年代,共產黨員李立科辭去省農科院副院長,舉家遷至渭北旱塬,落戶陜西省合陽縣甘井公社,通過不斷試驗探索,推廣以磷促根,以根調水、留茬覆蓋免深耕技術,把當地糧食產量從畝產100斤提高到800多斤,為陜西增產小麥8億公斤的感人故事。
電影《旱塬》是國家首個農高區楊凌示范區的第一部電影,也是將楊凌農業科學家的故事搬上熒幕的第一部電影作品。據出品方介紹,選擇這個題材拍攝電影,是為了以電影藝術的形式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糧食安全和“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重要指示精神,倡導更多的人關注糧食安全。同時也是為了弘揚那些一輩子默默無聞、艱苦奮斗,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的農科專家的奉獻精神。影片對于引導更多的農業科學家和農業科技工作者投身廣大農村,服務農業、農民,獻身新時代農業科技創新和示范推廣工作,推進全面鄉村振興建設和農業強國建設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這部影片由《農業科技報》傳媒有限公司出品。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北方聯合影視集團有限公司、廣西電影集團有限公司、中視風云影視文化(北京)有限公司以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楊凌職業技術學院、渭南市委宣傳部、合陽縣委宣傳部等單位聯合攝制。國家一級編劇楊爭光、孫毅安參與指導劇本修改;著名導演周友朝擔任藝術總監;西影導演王明軍執導;國家一級演員曲國強、胡小莉、高海鵬、張喜前等領銜主演。預計2024年內公開上映。(農業科技報記者 李俊輝 安徽潁上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