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4 15:39 瀏覽量:18807 來源:中國食品網
近日,根據察隅縣農業農村局申請,成都聚誠佳創科技有限公司推薦,經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協會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管理辦公室批準,成都海關技術中心組成專家組,對察隅縣農業農村局申請的“察隅獼猴桃”、“察隅茶葉(綠茶、紅茶、白茶)”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進行了現場評審。此次評審工作由成都海關技術中心辦公室主任、高級工程師楊苗任評審組長、成都海關技術中心植檢實驗室主任、正高級農藝師邵寶林、成都海關技術中心理化實驗室主任、高級工程師于剛擔任評審員,組成專家組進行評審工作,察隅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宋八虎及其他相關負責人參與本次評審會。
評審專家組召開現場評審會
生態原產地產品是指產品生產周期中,符合綠色環保、低碳節能、資源節約要求并具有原產地特征/特性的產品。本次評審專家組嚴格按照《生態原產地產品通用要求》、《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申請和評審管理程序》和《相關法律法規》等要求,深入申報產品原產地,對其所在地的地質地貌、生態、綜合指標進行評審,同時對“察隅獼猴桃”、“察隅茶葉(綠茶、紅茶、白茶)”的種植、生產、儲運、銷售、質量管理體系、科技創新、品牌建設、社會責任、可追溯體系等環節進行了現場審核和綜合評審,一致同意申報產品符合標準要求,予以推薦。
評審組專家審核獼猴桃、茶葉種植基地及其他環節
本次申請生態原產地產品保由察隅縣農業農村局主導申報,申報產品為“察隅獼猴桃”、“察隅茶葉(綠茶、紅茶、白茶)”,在縣上注冊的察隅縣興農獼猴桃有限公司、察隅縣宗古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林芝華源佳隅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西藏利隆農業有限公司、西藏林芝察隅巴布吉土地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察隅縣獼猴桃采集與銷售,察隅縣雪山圣茗有限公司、林芝農墾察隅農場有限公司、林芝毛尖茶葉有限責任公司負責察隅茶葉的采集與銷售。
察隅縣位于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地處西藏自治區東南部,屬喜馬拉雅山脈和橫斷山脈交匯的高山峽谷區,東與云南省貢山縣相連,北與波密縣、昌都地區八宿縣、左貢縣相鄰,西與墨脫縣相接,南與緬甸、印度兩國接壤。平均海拔2800米,最高峰為6740米的梅里雪山,屬于亞熱帶濕潤氣候和怒江干熱氣候,四季溫和、降雨充沛、日照充足、無霜期長,境內水系眾多,土質為黑色沙壤土,富含有機質,適合多種農作物生長和林果種植。
評審組專家審核獼猴桃、茶葉種植基地及其他環節
察隅獼猴桃風味特美,果實圓頂倒錐型,形狀扁長,果實呈黃褐色或綠褐色,毛易脫落,果皮易剝離。平均單果重82.5克,最大單果重120克,皮薄,肉質清香細嫩、柔軟多汁、兼有哈密瓜、水蜜桃和柑橘等多種水果的獨特風味,甜酸適度,維C含量豐富,比一般果蔬高十數倍至數十倍,亞油酸含量高,適宜制作多種風味食品,已成為藏族飲食文化的一個品牌。
察隅綠茶鮮葉標準為一芽二、三葉的鮮嫩芽葉,經鮮葉攤放、殺青、炒青、初揉、炒二青、復揉、烘干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特定品質感官指標:成茶條索細緊有鋒苗、露毫;色澤深綠光潤,高香持久;湯色黃綠明亮,味醇厚回甘;葉底嫩勻,黃綠明亮,符合特級扁炒青綠茶國家標準。理化指標:水浸出物含量高于43%,茶多酚含高于20%,均高于國家標準。
察隅紅茶鮮葉標準為一芽二葉的鮮嫩芽葉,經鮮葉凋萎、搖青、揉捻、發酵、烘干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特定品質感官指標:成茶條索緊縮,外形美觀;色澤黑褐油潤,香氣濃郁帶甜;滋味醇厚鮮甜,湯色紅艷透黃,湯感綿柔順滑;葉底鮮活,嫩勻紅亮;符合特級工夫紅茶國家標準。是獨具特色,風味濃厚的西藏紅茶珍品。理化指標:水浸出物含量高于38%,茶多酚含高于13%,均高于國家標準。
察隅白茶經鮮葉凋萎、晾干、烘干等工序精制而成。特定品質感官指標:成茶條索芽針肥壯、茸毛厚,銀灰白富有光澤;香氣清純、毫香顯露;滋味清鮮醇爽、毫味足,湯色淺杏黃、清澈明亮,符合特級白茶國家標準。理化指標:水浸出物含量高達46%,比國家標準高出16%。
其中綠茶9234.44畝,茶樹樹種為名選131、福鼎大白,最大采集量230.861噸;紅茶9234.44畝,茶樹樹種為金牡丹、軟枝烏龍,最大采集量230.861噸;白茶4617.31畝,茶樹樹種為福鼎大毫、福鼎大白,最大采集量461.731噸。
察隅縣重視科學選育、栽培,2019年,縣農業農村局邀請西藏農牧學院種植業相關研究的專家,研究土壤特性,積極引進并改進優質品種,帶領村民按照新的種植密度示范種植新品種,并根據水果種植周期,適時指導村民設置品種標簽、均勻噴灑生物菌劑、控制肥料用量,從而更好地預防病蟲害,提高土壤肥力,保證秧苗健康生長,促進下察隅鎮獼猴桃高效高產,察隅縣獼猴桃協會編制了察隅獼猴桃團體標準,為提高獼猴桃的種植技術水平和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察隅縣高度重視茶園標準化建設,創新工作方法,引入內地先進經驗,因地制宜地建設標準化廠房,加強加工標準化管理,堅持走標準化的道路;充分利用房前屋后、茶果間作、茶林間作、茶與農作物間作、邊種邊調整種茶面積、茶企與茶農合作等茶葉種植模式。
隅獼香
藏獼南
凈獼
土吉地
察隅縣重視品牌建設,2020年,察隅縣成立察隅獼猴桃協會,引領帶動標準化種植技術。積極推動“三品一標”建設,目前,察隅獼猴桃已獲得“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綠色食品認證等國家級認證。2022年,“察隅獼猴桃”榮登果品區域公用品牌聲譽榜,成為西藏自治區唯一獲獎的果品區域公用品牌,產品品牌價值不斷提升。因地制宜發展茶產業,積極打造西藏茶葉品牌,著力提升高原茶葉的市場影響力和品牌美譽度,經過不斷努力,察隅縣茶葉品牌不斷打響,“雪域江南”商標申報成功,“察隅新茶農匠”喜獲2023年西藏自治區級勞務品牌。林芝毛尖茶葉有限責任公司先后注冊了“域峰”“雪域金眉”2個商標;在第十九屆上海國際茶葉交易(春季)博覽會、第五屆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上,察隅縣林芝毛尖茶葉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雪域金眉”紅茶榮獲2023年“中國好茶”金獎,并被評為第五屆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推薦優秀茶產品,其所生產的“域峰”綠茶榮獲2023年“中國好茶”優質獎。
綠茶
紅茶
白茶
產品展示圖
察隅縣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以“協會帶動、合作組織跟進、廣大農戶參與”的多主體聯結模式,通過種植獼猴桃、土地流轉、分紅、務工等方式,帶動1600余名群眾就業,帶動群眾平均增收3700元以上。政府投入資金3.7億元,建成8個茶葉加工廠(含察隅農場)和47個茶葉種植基地,茶葉基地面積達2.1萬畝,產業組織化程度逐步提高。在察隅品牌的引領下,獼猴桃、茶葉儼然成了西藏林芝市察隅百姓的“甜蜜”事業,通過種植茶葉、土地流轉和務工,帶動群眾12879人次增收3640.4萬元。鞏固了察隅縣脫貧攻堅成果,帶動了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為推進鄉村振興貢獻新的“茶”動力,助力產業振興強邊富民。
察隅縣深入貫徹落實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足藏東南高原邊緣森林生態功能區和守土固邊前沿陣地,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狠抓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以產業升級推動綠色發展,以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環境保護,以人居環境整治推動群眾生活改善,努力在建設國家生態文明高地上走在前列。通過發展壯大察隅獼猴桃、茶葉等鄉村特色產業,實現生態產品的價值轉化,為消費者生產出高端、綠色、有機的健康產品,使察隅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道路。
上一篇:宜賓市南溪區保育結合開展“川渝地標”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專項行動
下一篇:朗縣蘋果、辣椒通過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現場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