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1 09:27 瀏覽量:20905 來源:中國食品網
近幾年來,隨著生態環境的變化,在醬香白酒在生產過程中,仁懷市大曲醬香輪次酒酸度普遍比往幾年要高一些,這是普遍存在的現象,也是大家非常關心的事情,生產工藝明明沒有變,為何酸度普遍高?
筆者認為,主要原因還是在生產過程中,對釀酒微生物生長繁殖特點、好氧性、厭氧兼氧認識不足的原因所致。為較深入了解微生物、正確的運用釀酒微生物,解決大曲醬香釀造,生產過程中存在酸高的問題,本文作相關的分析。
釀酒業,歷來都是各省各派、各師各派,有互相學習交流的,也有保守的,都說自己是正宗的,首先不論誰的是與非,功與過,只講科學性,原則性,有依據、有邏輯性、來龍去脈的事實論證。
醬香白酒釀造有它的特殊性,高溫制曲、高溫堆積、高溫發酵(高溫流酒不做具體討論)這是事實,因為高溫也容易產酸,但是關鍵的問題來了,產酸明明是可以控制酸,但是為什么控制不了酸,這就是說明了一個問題,生產過程中控制酸的核心技術是被少數人掌握的,并不是所有生產技術人員都能徹底掌握,這就是近年來,醬香酒輪次酒酸普遍高低原因。
一、白酒釀造,產生酸原因(從微生物角度)
在固態白酒釀造過程中,主要以有機酸為主,除四大酸、四大酯外,因香型、生產工藝不一樣,含微量組分也不一樣,但是對應的菌種產生對應的酸、對應的酸產生對應的酯原理是一樣的,主要以有機酸的途徑為主,我們知道,己酸菌產生己酸,己酸產生對應的己酸乙酯,乙酸菌產生乙酸,乙酸產生對應的乙酸乙酯,同理乳酸菌產生乳酸,乳酸產生乳酸乙酯,丁酸菌產生丁酸,丁酸產生丁酸乙酯。誠然,還有其他酸類的產生、如阿魏酸、香草酸等,酯類同樣以微生物代謝產物為途徑居多,儲存過程中反應較慢。
在釀造過程中,研究生產工藝,必須解決酸高的原因,我們要以主導酸為主探討論述,明白酸的來源及產生原理后,才會用有效的方法解決和完美的途徑控制。
(一)從微生物需氧性來論述
學習微生物課程的人知道,微生物有厭氧、好氧、兼氧三種特性,好氧微生物主要有乙酸菌、芽孢桿菌、厭氧微生物主要有乳酸菌、己酸菌、丁酸菌、放線菌、兼氧性主要有酵母菌等,無論任何香型固態發酵白酒,作為技術管理人員,在釀造過程中,必須清楚明白,糟醅接觸微生物的數量和種類越多,接種的微生物數量和種類也越多,產生白酒的香味物質也就越多,原理很簡單:白酒的香味物質就是微生物的終極代謝產物,在這些代謝產物中,有部分是微生物因高溫自溶,產生動物性蛋白,經美拉德反應,產生一系列氨基酸底物,部分帶入酒體中,部分經復雜的氧化、酯化反應,生成噻唑、呋喃、吡嗪特殊香味物質。
釀造是遵循道法自然的,無論是制曲或是制酒,都要遵循這一規律,制曲這一塊幾乎所有的香型都做到了,開放式自然接種,在自然培養過程中也做到了優勝劣汰,人類只要掌握好溫度,靈活運用微生物生長特點,讓有益的微生物生長繁殖到最高境界,優先確保我們的釀造原材料曲塊到達優級水平,這是釀造第一關,這一塊是沒有問題的,很多企業都做到了。
但是制酒板塊,靈活運用微生物,目前,很多企業還沒有完全做到,原因是微生物看不見、摸不著,必須借助光學儀器才能觀察到,這是很多人不具備的條件,也是很多企業也不具備的條件,試問一下,企業有多少人專業學習釀造工程、微生物工程、食品工程的?實際上,除了國有企業或體制內有部分專業技術員外,一般的生產型企業微生物學工程的人數少得可憐,這也是筆者力挺重啟微生物工程的主要原因,目的是讓更多的人了解微生物,在釀造中更好的運用有益微生物,而不是靠專業技術人員指導講解,效果并不會很好。
(二)微生物厭氧原理控制
當我們明白微生物的需氧分為:厭氧、好氧、兼氧特點后,自然而然想到了控制微生物生長繁殖的原理,釀造的前期是糖化,是需要氧的,而霉菌和乙酸菌是好氧的,我們就提供適量的氧含量,怎么提供?開放式有氧堆積糖化、發酵就可以解決問題,而且糖化的效果很好,同時也控制了厭氧菌生長繁殖,如乳酸菌等其他厭氧菌種,有利于提高乙酸乙酯含量,同時又控制了乳酸乙酯含量,筆者在2020年6月,發布論文論述:所有固態發酵白酒都可以進行有氧堆積發酵,這里不再作詳細論述,道理就這么簡單,不必去化時間和精力再去培養強化菌中,拆東墻補西墻,沒有意義,或者說意義不大,這不是道法自然,釀酒,必須講清楚釀造原理和明白控制原理,不能稀里糊涂的關門自言自詡,不允許不接受批評、不允許接受新事物,這種唯我獨尊的思想觀念要改掉。
(三)有氧堆積發酵,合理控制酸(乳酸)
有氧堆積的開放式發酵,網絡了空氣中大量的微生物數量和種類,經自然的優勝劣汰,前期的參與堆積發酵的微生物基本上都是適應的有益菌種,不適應的菌種它自然參與不了有氧堆積糖化,同樣的道理,后期,糟醅入池后,密封進行無氧發酵,好氧菌類它也適應不了,這說明了一個原則:在釀造過程中不同時期對微生物種類控制是不一樣的,微生物需要什么環境,我們就提供什么樣的環境,滿足微生物生長繁殖,達到控制代謝產物的目的,這才是我們白酒釀造的最高境界。
大家清楚明白,白酒的香味物質實際上就是微生物的代謝產物,香味物質含量的高低,決定酒體質量的高低,對應的微生物種類產生了對應的酸,對應的酸產生了對應的酯,控制微生物的種類,可以控制酒體中對應的酸類、酯類及其他代謝產物的組分,酸低酒淡,雜味多,酸高后香不足,酒體不協調,不同的微生物種類,需氧不一樣,不同時期,同一種微生物對氧含量需要程度也不一樣,通過有氧發酵和無氧發酵來完美的控制微生物生長、繁殖、代謝,充分發揮微生物在釀造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是釀造工程的最高亮點。
控制微生物的目的一是提高產量和質量,二是增加白酒的香味物質,使酒體更豐滿、曲香自然協調,酒體風格突出,這才是我們釀造的最終目的。
二、從生產工藝控制參數論述
醬香白酒釀造,講究輪次典型,香型突出,空杯流香持久,優雅細膩,回味悠長,從多年的數據來觀察,成品優質醬香酒總酸在1.8--2.2mg/L居多,總酯在2.8--3.2mg/L居多,我們釀造的目的是優質的醬香酒,除嚴格控制原材料后,必須嚴格執行標準的醬香生產工藝,什么是標準的生產工藝,簡單的說,就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工藝參數和操作規程,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釀造就失去應有的意義。
生產過程中,控制生產工藝參數,意義重大,既然我們明白釀造的意義,又明白了控制微生物的原理及途徑,就不難理解生產工藝參數,生產工藝參數包括:淀粉濃度、蒸糧氣壓、蒸糧時間、排酸氣壓、排酸時間、糟醅含水量,糟醅含糖量、環境溫度、場景溫度、用糠量的大小、廠房設計的通風透氣性。
所有固態發酵白酒,因生產工藝不同,蒸糧的要求也不盡相同,但仔細分來,也很簡單,除醬香白酒蒸餾時間有特殊要求外,其余的香型白酒一次性必須將糧食蒸熟透、到位,否則產酸大,出酒率低,酒質量也差。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及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得知一個事實:當我們正在煮飯的時候,突然斷電了、停電了,夾生飯,放到第二天,發現飯變酸了,如果飯是煮熟的,第二天幾乎沒有什么變化,所以,如果工藝沒有什么特殊要求,糧食一定要蒸熟透。
但是,醬香白酒有特殊的工藝要求,一年一個生產周期、兩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流酒,但從字面理解,大家基本上可以知道蒸糧的時間有多長了。為更進一步了解具體生產工藝,我們先從酒體風格說起。
首先,醬白酒的酸和酯相對其他香型白酒,是比較高的,醬香白酒高淀粉濃度開放式、高溫堆積發酵、高溫入池發酵、講究質量,不要求高出酒率,但從這一點來說,酸高、酯高成了既定的事實。其他香型固態發酵白酒以前一般不采取高淀粉發酵的,擔心升溫過猛,造成酸高。
其二、醬香白酒的下沙和糙沙是不需要產酒的,其主要目的是培養有益的微生物群菌類,蒸糧時間一般在110分鐘左右,蒸糧氣壓0.08-0.1MP之間為宜,目的是合理控制酸,一輪次和二輪次蒸糧時間一般為90分鐘左右,蒸糧氣壓0.08-0.1MP,但是要注意,從下沙、糙沙開始,要仔細觀察前面每一個輪次的糧食蒸煮狀態,糧食的熟透程度。
因醬香白酒講究質量為先的原則,一輪次和二輪次出酒主要是,下沙高粱破碎率的20%的部分糧食和糙沙高粱破碎率的30%的部分糧食,所以大部分生產技術人員誤以為一輪次、二輪次正常出酒,就不用擔心以后的出酒,我看不一定。從二輪次開始,糧食必須蒸煮熟透,糟醅的糧食不能帶有白心,否則、糧食蒸煮不到位、不過關,必然影響三輪次出酒,這一點必須注意,這是很多企業技術人員不懂蒸糧氣壓和時間,判斷出現問題,犯錯誤最高的生產節點,只要三輪次一出現問題,后面的輪次均會出現問題,主要是乳酸過高引起的原因,同時糖分也高,糟醅發粘、沾手,體現在糟醅呈塊狀,糟醅不柔軟、缺乏活力,用手摸較硬。正常堆積發酵的糟粕,用手伸進糟粕20cm,手感覺到糟粕是柔軟的,輕輕聞一聞,帶有蜂蜜香、有花果香、醬香的味道,感覺非常的舒服,這樣的糟粕出酒好、質量好。
除了上述因素,還有一個重要的參數,用糠量,(必須是清洗、清蒸)因受2014-2015年度的陰影影響,醬香白酒企業的大部分生產技術人員走兩個極端:
一是從下沙和糙沙開始,猛火蒸糧、延長時間蒸糧,導致一路高歌出酒率,結果是:造成輪次酒不典型或造成輪次酒提前,因出酒率高,酸低、水味重,使得釀造沒有什么重大的價值,生產失去意義,我們不提倡。
另外的一個極端,為保障低出酒率,從下沙和糙沙開始,一直低壓悶水蒸糧,目的是保水分,增加水分含量,導致從3輪次開始,出酒率低,全年低出酒率是達到了,結果是普遍輪次酒酸偏高,輪次香型不典型、利用率及底,同樣的道理,生產意義不大。
在固態酒釀造過程中,所有香型白酒,水大酸必大,解決的原則:水大糠用量也必大,目的是增加糟粕疏松度,增大透氣量,增加糟粕含氧量,達到降酸(主要是乳酸的含量)的途徑,如果糠用量少,造成糟醅透氣性差,乳酸菌繁殖占有優勢,導致糟醅酸高,如果輪次酒酸普遍高,說明出酒率低,淀粉也消耗了,產酸多、有點類似醋酸發酵的感覺,用土話說就是費力不討好,這是近年來,醬香酒釀造過程中常常出現的問題,同時也是很多企業不重視科研的問題。
醬香白酒生產,工藝嚴格,無論是輪次酒或是成品酒,只有酸酯合理,才是優質的醬香酒,筆者將多年來實際生產總結的一些生產工藝參數列表如下:(供大家參考)
二、提高醬香酒酒質的方法及措施
本文所述醬香酒是指優質的醬香釀造,除了生產原材料嚴格要求,生產工藝參數也關系嚴格控制,每個輪次蒸餾壓力、特別是下沙、糙沙、一輪次、二輪次蒸糧時間、蒸餾取酒的蒸汽壓力、排酸壓力、淀粉濃度、酸度、用糠量必須合理搭配和嚴格控制,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為微生物的生長環境而控制,準確的說,我們僅僅是為有益的釀酒微生物提供一個最適應的環境而已,讓釀造有益的微生物為我們盡最大化的服務,所生產的基酒做到酸酯合理,輪次典型、香型典型,這才是我們釀造的最高境界,如果你不小心得罪了微生物,對不起,反過來,微生物也是與你作對,結果,大家互相傷害,這不是我們釀造的目的。
恕我直言,我們做科研、做項目、搞生產技術等,凡事要講究完美,如果美中不足,則不是最高境界。在釀造板塊,恕我直言,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不懂微生物,你就無法完美的控制微生物,要么產量高、質量差,要么產量和質量都差,美中不足,必然有敗筆,這就是很多人釀酒不理想的原因所在。
四、小結
總之,作為生產技術專業管理管理人員,必須對微生物有認知、深入學習,特別是有益釀酒微生物,在不同發酵時期、懂區別、懂控制,才能更好的運用微生物為釀造行業服務,厭氧、好氧、兼氧不僅僅是適用于醬香型白酒,而且是適用所有的香型固態發酵白酒,釀造,不懂微生物,那僅僅是普通的釀造、低層次的釀造而已,而不是高層次、高質量的釀造,有人天天提出產品高質量發展,卻不懂最佳釀造方法和控制微生物,沒有從源頭找到方法,沒有實質性的控制途徑,僅僅是空頭口號,到頭來,產品如何高質量發展?
釀造,不僅僅要懂微生物,了解微生物,更要懂微生物運用,大曲醬香釀造,雖然只是十二中香型之一,但是固態法白酒釀造,原理是相通的,只要是固態發酵白酒釀造,控制酸的方法和途徑同樣適用。在釀造生產過程中,嚴格控制生產過程中的節點、工藝參數、把握、控制好輪次酒的出酒率、香型典型,降低生產成本。在儲存時,嚴格等級入庫、環環相扣,生產出優質的醬香酒,來達到我們釀造的最終目的。
社會在發展,科學在不斷進步,歷史告訴我們,不要一味的、千篇一律的報守殘缺,要善于學習,不學習就會更落后,落后就會差距,尊重科學、尊重知識,守正創新、善于學習,吸取百家之長,不斷更新知識,補充新血液、新能量,運用更好的方法解決實際生產問題,發揮更大的優勢,釀造美好生活、釀造更優質的美酒,釀造明天更美好的生活。
參考文獻:
[1]沈怡方.白酒生產技術全書[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出版,2016.
[2]王延才,王國春,宋書玉.白酒一級品酒師[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出版,2008.
[3]楊昌盛.大曲醬香夏季掉排的原因及解決措施[J].釀酒科技,2016(5):263.
[4]輕工業編輯部.白酒工藝學[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1992.
作者簡介:
1、楊昌盛,貴州黃平縣人,男,食品發酵工程專業畢業,國家高級品酒師,貴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教授,中國食品藥品企業質量安全促進會白酒專家專委會委員。發表白酒生產科技論文10余篇,引領中國固態發酵白酒發酵方向,2021年榮獲中國酒業華夏獎“十大”新銳人物。
2、楊勝霖,大學本科,貴州理工學院,釀造工程,研究方向,白酒釀造、微生物與白酒香味物質。
3、雷安亮,男,食品科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學歷,高級工程師,長期從事釀酒生產、質量管理、品評等技術和研究工作。擔任全國白酒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醬香型白酒分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酒業協會白酒分技術委員會委員、貴州省白酒評委。承擔和參與國家及省級科研項目6項,發明專利4項,發表科技核心文章15余篇,獲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貴州省科技進步三等獎、邵陽市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科技進步二等獎等。
編者:本文為作者從事釀酒工作實踐中的思考分析,不代表平臺觀點。為促進酒業質量提升與產業發展,也期待善意的不同觀點交流溝通。轉載請注明出處。
(國酒微頭條)
上一篇:酒業榮耀:ISGC2024國際烈酒(中國)大獎賽榜單發布
下一篇:江蘇洋河新區鼓勵特色酒莊建設助力中小企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