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30 12:54 瀏覽量:26804 來源:中國食品網
農業科技報四川報道
10月29日,第31屆中國楊凌農高會圓滿落下帷幕。5天時間,農高會“陜”耀全球,為國內外參會嘉賓搭建了一個交流合作、互通思想的平臺。在這里,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產品爭奇斗艷,新產業新業態新平臺深度融合,廣大參展企業和參展客商充分交流、尋求合作,農民群眾求取真“金”、喜慶豐收,院士專家傳經送寶、共話未來,還有眾多外國友人忙碌地為家鄉代言……農高會已然成為全球共享、全民共享的農業科技大市場、大舞臺,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強農篇章不斷集聚新優勢、培育新動能。
本屆楊凌農高會堅持服務“三農”辦會初心,主動適應改革,轉變辦會理念,按照“政府指導、市場運作、節儉辦會、注重實效”原則,聚焦“創新驅動、糧食安全、鄉村振興、對外開放”等國家戰略,全面提升國際化、市場化、專業化、數字化、品牌化水平,著力打造我國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展示推廣和國際農業交流合作的高能級開放平臺,為培育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傳承弘揚中華農耕文化、加快建設農業強國以及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作出了新的貢獻。
本屆農高會由中國農業技術推廣協會、中國農業展覽協會共同主辦,中國鄉村發展協會、中國農業科技國際交流協會、中國農業國際交流協會支持參與農高會籌辦工作。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擔任支持單位,中國國際商會、中國開發區協會、科技日報社、農民日報社、全國農業科技成果轉移服務中心、中國蔬菜協會等參與協辦。展會緊扣“新質生產力·農業新未來”主題,精心組織開展展覽展示、會議活動、洽談交易、新品發布四大板塊活動。共吸引國內外政府機構、科研單位、涉農企業、專業合作社、種養殖大戶及市民群眾158萬人次線下參觀,838萬人次線上觀展。國內外120家新聞媒體、500余名記者參會報道農高會,全球近千家媒體關注報道農高會,全網各平臺累計發布信息3.6萬條,全網總閱讀量6億人次,其中海外總閱讀量突破2億人次。
本屆農高會聚焦“新質生產力·農業新未來”主題,全面展現了科技賦能現代農業發展的生動圖景。展會開幕式、“新質生產力·農業新未來”研討交流活動邀請多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專家及地方負責人、知名企業高層,交流研討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的機制體制和路徑。“千萬工程”引領鄉村振興對接交流活動邀請全國“三農”領域知名專家學者作主旨演講,浙江、廣東、江蘇、黑龍江、陜西等地代表介紹了學用“千萬工程”經驗推進鄉村振興的好做法、好經驗。旱區種業創新發展交流對接活動邀請10位院士專家,分享了種業最新研究成果,“全國農作物小孢子育種技術創新聯盟”揭牌成立,西農1266等12個品種簽訂了生產經營權轉讓協議。為期4天的百名農科專家咨詢服務活動,現場接待群眾2.8萬人次,解答群眾咨詢問題3.7萬余條。
展會通過線下線上融合、館內館外結合、國內國外聯動的展覽模式,全景式展示了國內外1800多家企業的9000多項最新科技成果和先進適用技術。
室內展面積12萬平米,設置8個展館(區),集中舉辦了40多個專題展覽,28個省(區、市)、9個全國農高區、荷蘭、日本等49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機構以及國內外知名企業參展參會。200家企業的2100多臺(套)農業智能裝備、旱區特色產業全程機械、智慧農機等集中亮相。首屆睿抗(楊凌)全球農業機器人應用賽,共有來自國內外的20支隊伍集中展示比拼在創新設計、智能系統、機器視覺等農業生產應用領域的最新成果。
田間展設置7個綜合展示點和13個參觀點,涵蓋了“糧食安全、旱區節水、耕地保護、鄉村振興”等多個主題和內容,集中展示了“五良”集成技術、數字農業、智慧農業、旱區農業高效節水等高精尖技術在現代農業發展中的引領示范作用,讓農業科技“看得到、摸得著、聽得懂、學得會、帶得走、用得上”。
云上展依托云上農高會平臺,利用AI、VR等技術手段,實現農高會展覽展示、會議活動、成果發布、科技服務、技術培訓等全面線上數字化呈現。舉辦了淘天現代農業新發展全球發布活動、國家科技成果網“合作共融,智匯農業資源共享”推介活動、全國主持人電商助農公益活動等活動,線上展示國內外近萬家展商的4.6萬余款產品,全球觀眾足不出戶線上沉浸式體驗農高會。
海外展舉辦陜西特色農產品展、農業技術及農機裝備展、第二屆中亞陜西蘋果節等相關展覽展銷活動,積極推動陜西優質農產品走出國門、遠銷中亞國家。會期舉辦的中國好蘋果博覽會,對全國11大蘋果主產區特色果業產業鏈進行集中展示,會后將在農高會展館設立常年展進行展銷推廣。
本屆農高會凸顯服務國家對外開放大局,豐富拓展了高能級對外開放平臺。成功舉辦2024年上海合作組織現代農業發展圓桌會議,發布《上合組織農業基地農業合作行動計劃(2025—2027)》。首次實現26個上合組織國家全部參展參會,舉辦6場次產業交流、政策推介、產銷對接等活動和系列上合文化交流展示活動。14個國家的87名專家在第十八屆楊凌國際農業科技論壇上,交流研討全球氣候變化領域最新研究成果。務實舉辦中國—荷蘭現代果業產業技術交流合作對接會、中國—巴基斯坦農業企業專場推介會、上合生活館跨境商品體驗中心揭牌儀式等國際交流活動。
本屆農高會更加注重務實高效,有力推動了科技成果轉化交易和產業化。借助農高會平臺,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舉辦了支持楊凌示范區高質量發展專場活動,簽訂了《陜西省政府與農發行金融支持楊凌高質量發展備忘錄》《楊凌示范區管委會與農業發展銀行陜西省分行合作協議》,“農發智貸”金融產品正式啟動上線。2024農業科技創投對接路演活動中,楊凌農業節水技術創新中心、楊凌生物醫藥產業創新中心在會上正式揭牌,并簽訂多項戰略合作及成果轉化融資協議。組織舉辦2024“一帶一路”有機農業產業發展對接活動、中國楊凌農高會全球推介大會暨集中簽約活動、2024未來農業產業發展、2024功能農業與食品產業發展、楊凌國際農業機器人產業等14場產業類投資促進活動,大會簽訂合同項目198個,合同簽約額230億元,參展企業會期產品現場交易額超過1億元。
本屆農高會彰顯農業科技成果“高新”特色,權威性和影響力大幅提升。中國農業科學院在開幕式上發布了來自全國近百家科研機構、涉農高校和企業,在綠色種植、健康養殖、資源環境、加工及智能裝備等領域的100項全國重大農業科技成果和1000項全國優秀農業科技成果,并首次篩選出10項具有“走出去”潛力的科技成果。中國氣象局發布中俄英三語“絲路·知天”氣象早期預警和農業生態氣象服務平臺,中國氣象局秦嶺和黃土高原生態環境氣象重點開放實驗室正式揭牌運行。首次舉辦“四新”成果發布活動,共有20多個省份的耐密抗逆高產機收玉米品種“陜單660”、優質強筋小麥品種“西農161”、易科泰葉綠素熒光成像技術、極目農業無人飛機等112項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產品首發首秀。發布的《2024中國旱區農業技術發展報告》《2024中國農業產業投資報告》,推動農業科技和產業、金融緊密結合,成為我國現代農業科技創新和產業投資的指向標。從462項農業高新技術成果中,評選出“后稷特別獎”40項、“后稷獎”120項。
本屆農高會積極探索市場化辦會路徑,為全國農業展會市場化轉型提供了楊凌模式。展會以市場化思維、理念和方式籌辦,主承辦單位由黨政機關調整為國家級協會和企業,著眼于更好地服務展商、服務企業、服務農民,會期推出了一系列服務舉措,受到各方好評。展會順應市場所需,促進成果落地,企業展會主角地位更加凸顯。首次在會期舉辦系列農耕文化展示、非遺文化展演、特色美食品鑒、鄉村旅游體驗、葡萄酒嘉年華,伴侶動物(寵物)展、中國蔬菜攝影大賽獲獎作品展等活動,著力打造集農商、農文、農旅為一體的農業嘉年華,為參展參會帶來全新的體驗感。
本屆農高會舉辦成果豐碩,展覽展示規模、參展參會國家、參會觀摩人數、展會市場化收入、媒體宣傳報道均創近5年新高,實現了“精簡、務實、高效”的辦會目標。
本屆農高會共吸引國內外政府機構、科研單位、涉農企業、專業合作社、種養殖大戶及市民群眾158萬人次線下參會,838萬人次線上觀展,參展企業會期產品現場交易額超過1億元。農高會期間,100款農特產品榮獲“全國名優土特產”,這些土特產將通過農高會平臺多渠道、全方位進行宣傳和展示,引導更多的土特產變身為鄉村振興大產業。
枝條(秸稈)生物有機肥技術、蘋果“面膜”、中醫蘋果……農高會期間舉辦的“四新”發布上,吸引了眾多企業參與。其間,極具引領性、創新性、科技性、實用性的“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產品”等農業新質生產力培育方面的最新成果,通過農高會向全球發布。透過農高會,一系列“高大上”的農業新技術新成果展示與“接地氣”的為農服務有機結合,通過展覽展示、洽談交易、新品發布等板塊內容深度結合,有效提升了各方參會體驗。
農高會不僅是一個展示交易平臺,也為國內外展商和客商搭建起一座交流與合作的橋梁。本屆農高會共有來自全國28個省(區、市)、9個全國農高區以及上合組織國家、荷蘭、日本等49個國家共1800余家企業參展。“專業”“高端”“精品”則是農高會上大多數新品的共同標簽。農高會期間,國內外科研院所、涉農企業在核心種源、農業節水、數字農業、智慧農業等農業新質生產力培育方面最新成果悉數亮相,112項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產品首發首秀。中國農科院發布1100項農業科技新成果。
10月27日,2024未來農業產業發展大會在陜西楊凌舉行。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未來農業研究院、陜西曲辰數據科技有限公司聯合主辦。大會包括致辭推介、未來農業尖峰論壇、細分賽道龍頭企業案例發布、未來農業產業信息發布會、未來農業頭部專業基金論壇、明星企業項目路演等系列活動。
會議現場還設立了“百企相親角”,發布“農業企業需求清單”,清單主要包含百余家優質企業、投資機構、科研院所等在技術、項目、資本、人才、市場方面的需求,極大地促進了產業信息同步與合作意向的達成。本次大會聚焦“未來農業”,探討了未來農業的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通過多元化的活動形式,加強“政產學研用金”深度融合,是農高會期間一場群英薈聚的招商盛會。
發展格局向“高”向“新”向世界,楊凌農高會擔負著“國際會客廳”的使命。30年來,楊凌農高會不斷創新展會形式、擴大規模,在地域上也首次由楊凌一城擴展到在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設立海外展。楊凌農高會已先后與7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吸引近2000家境外涉農企業參展參會。
從農博會到農高會、從“農業科技大集”到“農業奧林匹克盛會”,步入“而立之年”的楊凌農高會用實際回答了“三農”工作的時代之問。
上一篇:圣威隆“久福佳泉”酒業品牌開啟名酒散酒定制新賽道
下一篇:向“新”向“質”!從第31屆楊凌農高會看農業新質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