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31 12:31 瀏覽量:20942 來源:中國食品網
2024年12月31日,首屆中國酒文化大會暨2024中國酒業協會文化工作委員會年會在茅臺召開。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在大會上闡述品質與文化的價值。
酒以載道釀美酒之長,文以化人品佳釀之醞。
今天的大會,是中國酒業發展史上首屆“中國酒文化大會”。我們來到美酒河畔,品味自然,品味美酒,品味文化,品味中國,品味世界,一起探討中國酒文化的過去與未來、傳承與創新、物質與精神、形式與內容、價值與發展。把盞美酒,感悟天地,感悟歲月,感悟酒文化,以此迎新,意義深遠。
今年是產業供需矛盾、價量矛盾、平臺與渠道矛盾,存量與增量矛盾,企業增長欲望強烈與消費增長乏力等多重矛盾集中釋放的一年,也是持續釋放的開始。整個產業都遇到挑戰和壓力。前幾天,茅臺集團召開了“2025年全國經銷商聯誼會”,直面問題,明確企業發展的基本支撐,明確長期主義的重要定位,給產業帶來了很多啟示。
本次中國酒文化大會,我想有三個問題要回答清楚:為什么要舉辦中國酒文化大會?中國酒文化有什么價值和意義?如何把中國酒文化的價值傳遞給消費者?
一、為什么要舉辦中國酒文化大會
這兩年,我們一直強調一個公式:品質+文化=價值。一個優秀的中國酒品牌,一定是“個性化品質表達+個性化文化表達”的珠聯璧合、相得益彰。甚至可以說,中國酒產業,就是“品質+文化”的產業。但是,大家可以捫心自問,我們對中國酒文化了解有多少?對自身的文化資源用心有多少?對產業文化人才的培養有多少?對文化建設的投入又有多少?我們時常抱怨消費者不了解酒文化,不熟悉酒文化。其實,我們應該自我反省。我們為中國酒文化的研究,傳播付出了多少?
從整個產業層面來看,中國酒文化面臨兩大問題:
第一是國人不熟悉
從我們自身的邏輯出發,每一個品牌都是獨一無二甚至無與倫比的;但如果從消費者邏輯出發。任何企業,任何產品可能都是滄海一粟,微不足道的。中國酒文化,只有與消費者找到精神共通點,思想共享點,情感共鳴點,時代共振點,才能得到消費者的認同與接納。多年來,中國酒文化是以酒企、酒產品為載體的,甚至是高度依賴于商業回報。往往酒文化的價值被酒企和酒產品所取代,因此難以得到消費者情感共鳴。以至于消費者對中國酒文化有許多誤解。
第二是國際不了解
跨越山海走向國際,是中國酒業共同的追求;文化走出去是中國酒走出去的前提,也是中國酒業的共識。但是,我們更多關注的是每年進口酒和出口酒的懸殊,也就是酒的“貿易逆差”,卻很少關注酒的“文化逆差”。國際酒類進入中國市場,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據統計,洋酒明清時期就來到了中國,有名有姓的西方傳教士多達1387人。這1387人同時也是西方酒文化的傳播者。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酒類消費市場。葡萄酒、威士忌、白蘭地、利口酒等等國際酒。以及酒吧等休閑娛樂消費場景。系統的在中國市場深耕了幾十年。對比起來,中國酒文化在國際市場上所做的工作,可謂是九牛一毛。應該說,如果我們不能逐步縮小乃至扭轉巨大的“酒文化逆差”,中國酒的出海之路將會無比漫長。
從企業層面來看,中國酒文化也面臨兩大問題:
第一是關于品質內涵
我們常常關注原料、釀造、蒸餾、貯存、勾調等技術體系。也就是高度關注酒的物質品質,風味特點,品質個性。往往忽視酒的另一個層面的品質,即文化品質,精神訴求,情緒價值。后者更為重要。喝酒的第一理由,其實是其文化品質所決定的。其價值高度也是其文化品質所體現的。
歷史傳承,釀造初心,釀造技藝,大師團隊,產區,生態,價值表達,服務與傳播,教育與人才培訓,文創與科創,場景與體驗,社會責任等等都是其文化價值的構成。
并將這些價值構成與消費者建立起情感共鳴。充分彰顯其文化品質。系統打造好文化品質,經營好文化品質。通過長期堅持的極致品質追求,個性化品質表達。做到物質品質與精神文化品質相輔相成。才是對品質內涵的充分理解。
第二是關于品牌定位
品牌就是名酒在消費者心目中的烙印,品牌就是一個定位。但對于中國酒來講,品牌更是一個文化定位。只有把你的價值觀、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資源稟賦、文化個性全部聚焦到一個詞、一句話上,內外兼修,一以貫之,長期主義,才能住到消費者心里,讓消費者認同??梢哉f,成功的企業和品牌,其文化都是可以用一個詞或一句話表達清楚的。但我們相當多的企業,還沒有找到自己的這個詞、這句話;也有相當多的企業,經常改變自己的文化主張,今天一個詞,明天一句話,最終自己擾亂了消費者的認知。
正是基于以上產業層面、企業層面的種種文化問題,我們很有必要通過“中國酒文化大會”,通過社會各界精英的加持、賦能,促使我們形成“中國酒文化”共識,從企業文化時代邁向產業文化時代,全面提升中國酒文化和中國酒的價值,以共同的思維、統一的形象、獨特的文化走向國際市場。
二、中國酒文化有什么價值和意義
關于對中國酒文化價值的表述,作家崔濟哲先生的認知非常到位。他說:“在中國不懂酒文化,就可能不會懂得中國文明、中國文化、中國民俗、中國社會、中國政治、中國歷史,甚至中國家庭,中國人的社會活動和社會定位,中國人的喜怒哀樂。我想可以從歷史篇、生態篇、技藝篇、禮儀篇,詩酒篇、情感篇、民族篇、國際篇、時代篇九個方面去詮釋中國酒文化之篇。
1、歷史篇
中國酒文化有著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價值體系,獨特的歷史進程。半個月前,《美國科學院院刊》發表了一篇考古學的文章,實證了中國1萬年以上的釀酒史;澎湃新聞也報道了中國蒸餾酒的考古研究成果,中國蒸餾酒的歷史已經提前到了2000年前。無論是釀酒史,還是蒸餾酒史,中國酒都堪稱世界之最。至今,許多考古遺址證實釀酒的歷史悠久。同時,我們還有連續幾百年使用的釀造場所,老作坊,發酵容器,酒器等物質文化遺產。可以說中國釀酒遺址,活態遺址是世界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呈現。
2、生態篇
天人共釀是中國酒文化的獨特存在。雙邊發酵,多微共酵讓我們的釀酒與生態之間建立起了更加緊密的關系。在特殊的自然生態環境中,我們的先賢因地制宜實踐出不同的釀造設備,制曲工藝,釀造工藝,貯存工藝。長期不遷徙,不間斷的釀造培育出特殊釀酒微生態環境,并以此形成了極致個性化美酒支撐。保護生態,保護釀酒微生態對于中國酒產業非常重要。
3、技藝篇
2015年,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發布了85項中國古代重要科技發明創造,“含酒精飲料的釀造”被列為技術發明第四項。
釀酒技藝復雜繁瑣,看似簡單,其法深奧,看似平常,其工莫測。釀好酒須用心而釀。筑窖技藝,固缸技藝,制曲技藝,裝甑技藝,摘酒技藝,攤晾技藝,貯存技藝,品評技藝,勾調技藝等等。其技法須日積月累,千百次重復,精益求精方可掌握。長期以來我們的技藝傳承以口授心傳,師傅帶徒弟的方式。釀造技藝在傳承中不斷提升。釀酒大師人才輩出。中國白酒釀造技藝是典型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
4、禮儀篇
“禮”文化是中國文化的核心,而“禮”的最重要載體就是“酒”。中國酒禮是最講究、最復雜、最有趣、最普及的。無酒不成禮、無酒不成歡、無酒不成宴、無酒不成敬。美國學者安德森認為,中國是世界上最擅長通過宴飲來實現人際溝通的民族,對于中國文化來說,飲食作為社會地位、禮儀地位、特殊場合及其他社會事務的標志,已不僅僅是養生資源,而更是一種交流手段。法國學者穆蘭認為,中國人“不是在用嘴喝酒,用胃消化,而是在用思想品味文化理念,這些理念與一個社會的交流方式息息相關”。
5、詩酒篇
詩酒文化,是中國酒文化的特質。但大家可能并不知道,中國的詩酒文化達到了一個什么樣的高度?《詩經》300篇,62次提到“酒”;《白居易全集》“酒”出現了840處;《杜甫全集》204處;《李白全集》250處;《蘇東坡全集》1151處;《唐詩三百首》涉及“酒”的46首;《宋詞三百首》與“酒”相關的126篇;《全元散曲》“酒”出現了1121次, “飲”211次,“杯”259次,“樽”192次。四大名著中《水滸傳》飲酒場面647次,《三國演義》飲酒場面319次,《西游記》飲酒場面103次,《紅樓夢》發生飲酒場面152次。酒里有乾坤,三杯通大道,一斗和自然。
6、情感篇
俗話說,“酒越喝越厚”,中國酒文化相聚就是為了分享,分享快樂,分享幸福,分享成功,分享感悟;舉杯是為了表達,表達親情,表達友情,表達愛情,表達感恩、感謝。碰杯不是為了干杯,其實是心與心的碰撞,是為了說一句平日里難以啟齒的那句話。人與人的和諧,情緒與情緒的交響,精神與精神的交融“盡在酒中”,這是國人喝酒最重要的理由,也是中國酒文化的核心價值。
7、民族篇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中國酒文化,是覆蓋范圍最廣、華人最容易接受、日用而不覺、根深蒂固的大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體現。更重要的是,中國酒文化是包含、貫穿傳統節日文化、十二生肖文化、四書五經文化、五行八卦文化、二十四節氣文化、詩詞文化、文學音樂,書畫藝術陶瓷建筑、民俗宗教等等所有中國民族共同體文化的“綜合性文化”。一杯中國酒,貫通大中華。
8、國際篇
美酒無國界。無論東西方,飲酒都是印刻在各個民族骨子里的傳統習俗??梢哉f,美酒承載著人們對美與幸福的向往。而今,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蓬勃推進,全球消費者對中國文化、中國品牌、中國產品的興趣日益增長。跨越山海走向世界已經是中國酒業的集體訴求。
讓我們的美酒故事,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飲用場景,儀式去感染世界上愛好和平,熱愛生活的人們。向世界傳播中國酒文化,倡導美好生活,美酒相伴;適量飲酒,快樂生活的理念。
以美酒相約,消除誤會,摒棄前嫌,相互尊重,增進友誼。不要因為少了一場美酒之約而陷入貿易糾紛,互不信任,甚至脫鉤制裁等旋渦之中。
9、時代篇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酒水生產和消費國,貢獻了全球1/4的市場。中國酒業,是萬年產業、萬億產業、萬企產業、萬民產業。酒里有家國情懷,酒里有人間煙火,酒里有文化自信,酒里有國潮國風。在文化強國的路上,中國酒業新文化正在貢獻力量;在中華文明現代轉型的征途上,離不開中國酒業新文化的承載與進化。理性飲酒、文明飲酒、健康飲酒,是我們的社會責任;不斷提升生態釀造的含綠量,產業創新的含新量,品質升級的含金量,文化消費的含雅量,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
三、如何把中國酒文化的價值傳遞給消費者
中國價值,創意世界,前提是從企業文化時代邁向產業文化時代。
我們正在進入酒業消費的3.0時代,是品文化、品價值、品生活方式的創意新時代,是“以品質為前提,以文化為基礎,以創造力為核心”的創意新時代,是面向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將中國酒文化“價值九篇”轉化為國內外消費者價值消費的創意新時代。是從企業文化時代邁向產業文化的時代。
多元一體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特征,多元一體也應該是中國酒業的文化追求。我們需要建立共同的文化理論、共同的文化綱領、共同的文化標準、共同的“中國酒學”、共同的文化IP、共同的文化形象。三年來,中國酒業協會提出了“中國酒業產業文化理念體系”;統一了以漢語拼音命名的白酒、黃酒、露酒國際名稱;發布了《關于加強中國酒業新文化建設的指導意見》、《中國酒業活態文化遺產團體標準》;發起并連續三年舉辦“中國酒文化月”;打造了“中國酒業活態文化大會”、“中國酒業華夏酒美學大會”、“漢代酒文化大會”、“中國酒文化大會”等文化IP;編撰《中國酒學資料匯編》,起草《中國酒學學科目錄》,開始構建“中國酒學”;產業文化時代初具規模,中國酒業的統一形象正在確立。這一系列文化成果,也正是3.0創意新時代的成果。
中國價值,創意世界,基礎是做大中國酒文化產能,做好中國酒文化品質。
做產品,我們往往把營銷看得太重,有時甚至忽略了“品質至上”;做品牌,我們往往把傳播看得太重,有時甚至忘記了“內容為王”;做品味,我們往往把自己看得太重,有時甚至傷害了中國酒文化的整體形象。法國紅酒無論有多少品牌,我們最顯著的認知是“法國人的酒”和“法國酒文化”。我們走出去亦是如此。中國酒企都需要把中國酒文化與企業酒文化分開。做強中國酒文化創意,做優中國酒文化表達,做大中國酒文化產能,做好中國酒文化品質。這是企業和品牌走出去的共同基礎,是民族產業和文化的時代使命,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擔當。
中國價值,創意世界,關鍵是塑造和弘揚企業家文化精神。
做文化需要格局。企業家的視野決定了企業的視野,企業家的境界決定了品牌的境界,企業家的品味決定了文化的品味。
做文化需要定力。定力源自對自我價值的深刻認識,源自對外部世界的透徹觀察。根據自身的資源稟賦,創造出自身的個性化品質表達和個性化文化表達。
做文化需要制度。什么樣的文化,就會生產出什么樣的制度,而制度才是集體人格的關鍵塑造力量。
做文化需要創意。鼓勵創造力、發現創造力、管理創造力、發展創造力,才能穿越周期、穿越時代、穿越心靈,亙古亙新,永葆青春。
中國酒道,弘揚的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之道;中華酒匠,胸懷的是中華民族自尊、自信、自強。問道,問的不僅僅是今天,更是明天;修道,修的不僅僅是利益,更是責任;傳道,傳的不僅僅是現實,更是理想;成道,成的不僅僅是功名,更是品格。讓我們以此而共勉,讓我們為此而篤行,讓我們因此而輝煌!
2025新的一年即將來到。問道、修道、傳道、成道,這是一個中國酒文化的新年,這是一個文成于道,化在于心的新年,這是一個表達文化理想的新年,這是一個向世界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新年。(來源中國酒業協會)
上一篇:紅花郎官宣牽手春晚!打造2025春節團圓新符號
下一篇:宋河酒業自喻“中國兩大糧液名酒之一”廣告 被質疑有碰瓷五糧液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