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7 14:20 瀏覽量:27841 來源:中國食品網
4月10日,由中國酒業協會主辦,江蘇洋河酒廠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第十四屆中國白酒T9峰會”在南京召開,茅臺、五糧液、洋河、汾酒、瀘州老窖、古井貢酒、習酒、郎酒、劍南春等頭部白酒企業齊聚,圍繞“強基·重構·立新”主題,共同致力于推動“行業共創、生態共建、價值共贏”發展,攜手開啟中國白酒新征程。
在下午的會議交流環節,江蘇洋河酒廠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聯東以《固本正源開新路 行穩致遠啟新程》為題在會上發表了演講。他說:
第十四屆中國白酒T9峰會主題“強基·重構·立新”,不僅精準契合了中國酒業“再出發”的堅定決心與時代語境,更加深刻延伸了名優酒企“向未來”的深刻思考與戰略布局。
“強基·重構·立新”,是潮流所向、大勢所趨、眾望所歸,需要“固本正源開新路,行穩致遠啟新程”。
第一,認清形勢、厚植勝勢,堅定“固本正源”的戰略定力
中國白酒行業正處在新一輪的調整期,社會上對白酒行業發展的關注度有增無減,名酒需要展現出對行業的牽引力、支撐力和影響力,以積極主動的姿態和作為,為行業的持續繁榮注入新的力量。站在新的發展起點,需要直面三大關鍵趨勢:
一是從產業看,增長模式轉換,結構調整加劇。在宏觀經濟周期和行業發展周期的多重因素疊加下,白酒產業從過去的放量增長逐漸轉向結構增長,從粗放向精細、由數量向質量、由高速度向高質量轉變,這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產業從高速度向高質量轉變的必經之路。
二是從需求看,消費回歸理性,品質仍是核心。消費回歸理性,反映了消費者品鑒能力在提升,這將促使生產端必須堅守品質為核心,進一步強化“釀好酒、選好酒、存老酒”的理念與行動,才能滿足消費者的品質期待,推動酒業行進在穩健、可持續發展的軌道上。
三是從市場看,緊跟時代大勢,出海成為共識。中國白酒的全球化必將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中國酒業協會,這幾年圍繞中國白酒國際化表達體系,一系列工作都在全面推進。頭部酒企也都在積極向世界推廣中國白酒文化,形成了千帆競發,萬馬奔騰的開拓之勢。
中國酒業“強國富民、創業創新”的夢想從未改變,“敢為善為、圖強爭先”的腳步從未停歇。站在新的時代起點,酒業的高質量發展之路需要持之以恒、歲月堅守,更需要固本正源、匠心如一。
(一)強化產區“第一資源”,夯實產業發展之基。中國名酒的獨特基因,源自好山好水與自然共生的和諧之美,這是深植地域的“名酒特色”和“釀造優勢”。 應深植生態釀造的沃土,實現“釀酒原料無害化、原糧綠色化、生產潔凈化、資源循環化、能源低碳化”,有效提升資源利用率,打造低碳示范企業。深挖品牌文化的底蘊,將產品研發與悠久的酒文化精髓深度融合,打造并傳播各具特色的品牌文化符號。深耕產區發展的路徑,緊緊把握得天獨厚的酒文化旅游資源優勢,酒文融合、酒旅共生,積極探索并開辟創新產區發展的新模式 與新路徑。
(二)強化品質“第一優勢”,打造企業立身之本。強化品質“第一優勢”,產量儲能是立足點。產能是作為酒企能走得長遠的根本保障,儲能是酒企最核心競爭力。科研投入是重點,要堅持技術引領“強核心”,實現風味與健康雙導向的特色化品質品類打造,滿足消費者個性化、時尚化、多元化、年輕化的需求。質量管理是支撐點,唯有持續打造“技術研發鏈、工藝突破鏈、品質管控鏈、質量追溯鏈、流程管理鏈、智改數轉鏈、組織配稱鏈、秩序價格鏈、創新優化鏈”“九鏈一體”的“質量管理體系” 。
(三)強化人才“第一動力”,筑牢科技創新之源。強化人才培養,主要做法可以簡要概括為“兩手抓”。一手抓“學業有成”,讓人才“學得好”;一手抓“事業有成”,讓人才“干得好”。
第二,胸懷大局、站位全局,扛起“重構賦能”的發展責任
當前,經濟發展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產業轉型升級與生活品質提升同步推進,傳統技藝傳承與科技創新并重,AI廣泛應用,消費場景變遷,線上線下渠道深度融合,催生品質化、情感化、個性化消費需求的多元迸發,這一系列的變化都在指引行業“重構、重塑、重做”。
(一)重構“價值高地”,樹立中國白酒的行業標桿。消費者注重“心價比”和產品的“性價比”,要求酒企更具“信價比”,消費者的不“將就”,要求中國白酒更“講究”;消費者的“真誠心”,要求中國白酒“真誠信”。所以,我們應當做“時間的朋友”,在快與慢的平衡中釀造歲月精華。隨著年份酒市場的不斷規范和標準化,積極拓展高端年份白酒的消費場景,讓年份白酒成為更多元、更時尚的生活方式,進一步推動中國白酒行業向更高層次邁進。我們應當做“生活的摯友”,在守正與創新的交融中升維價值。從不同品類、不同風格中獲得想象力、創新性,讓產品風格不再單一、文化跨界沒有隔閡,讓中國白酒標識出“美美與共、和合共生”的新風尚。我們應當做“大自然的伙伴”,在發展與保護的統一中守護產區生態,推動生產模式向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轉型。
(二)重構“產品體系”,引領市場消費的潮流風尚。多元需求正在催生多樣化的產品:面向“高端化、健康型、年份酒”,消費市場更有吸引力;面向“年輕化、時尚型、低度酒”,新興市場更有培育性;面向“大眾化、普及型、口糧酒”,下沉市場更有發展空間。需要我們聚焦“獎杯”與“口碑”的融合,聚焦“品質”與“品味”的滿足,聚焦“文化”與“情感”的傳遞。
(三)重構“行業生態”,構建同心合力的發展聯盟。只有構建大生態,才能共同應對挑戰,把握機遇,從而實現“1+1>2”的效果。我們也應打造“創業共同體、致富共同體、事業共同體、生命共同體”,共同制定市場策略,協同開展營銷活動,實現“資源共建、成果共用、利益共享”的生態體系,持續為消費者美好生活賦能添彩。
第三,加壓奮進、加速前進,牢牢把握“行穩致遠”的戰略重心
“強基·重構·立新”之路,絕非坦途。它是艱難困苦、考驗意志的過程,是自我完善的過程,是鳳凰涅槃的過程。在這場變革中,我們當破舊、立新、踐履,順勢而為、乘勢而上、聚勢而強,方能“行穩致遠”,繪就酒業發展新藍圖。
(一)向文化興業的新方向跨越。要在堅守中傳承文化,用“非遺手工”涵養酒文化,用“年份老酒”豐富酒文化,用“大師釀造”厚植酒文化,共同點亮“中國酒文化新體系”的“燦爛星光”。要在創新中找尋答案,以“面對面”的互動推廣煥發品牌新活力,表達系統性的品牌內核;以“冒熱氣”的消費場景創造品牌新體驗,打造多元化的飲用場景;以“可感知”的內心共鳴打造品牌新價值,觸動消費者的情感需求。
(二)向AI智能的新路徑轉型。 白酒是傳統行業,但酒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強化科技創新,有力推進技術迭代、產業蝶變、應用疊加,全面賦能高質量發展、高品 質生活、高效能治理。聚焦“品質控制的智能化升級”,通過引入現代分子微生態學、代謝組學、風味感知科學等技術,不斷優化釀造工藝,提高發酵效率和白酒品質。聚焦“基礎管理的智能化轉型”,利用AI技術優化供應鏈,實現智能化管理;利用區塊鏈技術進行可追溯的管理,確保產品的安全性和真實性;進一步發展人機協同的智能制造模式,讓人類和機器更好地協同工作,充分發揮各自優勢。聚焦“品牌賦能的智能化應用”,深度挖掘AI時代品牌與口碑建設的創新方法和有效路徑。聚焦“市場營銷的智能化革新”,通過建設ERP系統和大中臺,實現產供銷全鏈條的貫通,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體驗。
(三)向揚帆出海的新征程加速。就全球消費趨勢而言,不同地域的消費習慣和消費需求需要因地制宜、以差異化的產品契合不同的消費行為。一是克服“語境位差”,應對“多元化、時尚化、個性化、年輕化”的變化,共同健全白酒品質表達和價值表達體系,強基礎、練內功,持之以恒做好國外消費者的培育;二是克服“情感溫差”,構建“全方位、立體化、多維度”的品牌連接,融情感之共鳴、思想之共享、精神之共通;三是克服“創新落差”,主動吸收全球的先進理念、技術和文化,積極研發低酒度、更健康的白酒產品,探索開發不同口味、不同風格的酒類產品,面向國際化不斷推陳出新,讓“中國風味”更好的對上“世界味蕾”。
(四)向社會公益的新發展行進。我們每個企業都有一雙手,左手公益、右手商業,共同托起企業的社會責任。堅持“長期主義”,唯有對未來的無限執著與長期堅守,才能破除急功近利和短線思維帶來的焦慮。堅持“利他主義”,利己則生,利他則久,合作大于競爭,唯有為他人創造更多價值、提供更好服務、實現更大發展,才能實現“共生共榮、互惠互利”的商業 協同。堅持“價值主義”,樹立正確價值觀,充分把握好“酒”是一二三產高度融合的特殊屬性,積極融入國家發展戰略、格局,推進共同富裕,發揮企業價值。 (中國酒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