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5 10:53 瀏覽量:12962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
本網訊(記者 阮蓓)煙苗一育完,就馬上可以移栽菊花;烤房從10月起閑置,菊花一采摘就能進烤房烘干上市……這是記者11月2日在四川省廣元市昭化區金源煙農合作社看到的煙草、金絲皇菊兩個產業“無縫對接”的一幕。據悉,合作社現有煙農社員550人,煙農占比達100%,去年開始積極探索利用閑置育苗大棚開展金絲皇菊種植、加工、銷售,拓寬了煙農增收渠道,走出一條依托煙草設施設備,在煙葉主業穩增收的基礎上發展多元化產業促增收的新路子。
據介紹,多元化產業項目實施地為昭化區王家鎮、石井鋪鎮等4處標準化育苗工場,均具備良好的土地資源和完善的水電、交通設施,除每年12月至次年5月中旬承擔煙葉育苗任務外,其余時間均處于閑置狀態,這與金絲皇菊的生長周期完美互補。在質量控制方面,合作社采用扦插繁殖方式和綠色防控,全程使用優質有機肥,不適用任何農藥,確保產品優質安全。同時,實行“龍頭企業+合作社”訂單生產模式,以100元/公斤的保底價回收。今年合作社共種植金絲皇菊16畝,預計實現銷售總額15萬元,閑置育苗棚利用率已達51%;去年僅金絲皇菊一項,煙農戶均增收280余元。
此外在運行模式上,合作社依托煙草行業有機肥補貼政策,采取“煙農委托合作社發酵有機肥,委托行業將產前補貼資金交付合作社”的形式開展有機肥發酵。記者在該區石井鋪鎮有機肥工場了解到,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年生產能力可達4000噸的工場設有原料堆積區、翻拋發酵區、產品包裝區、成品堆放區和辦公區等,配備了發酵槽、翻拋機、鏟車、自動計量封包機、地磅、水分檢測儀、上車傳送機、電子監控等現代化設施設備,通過“行業+科研機構+合作社”三方共同管理模式,多年來不斷優化,現已形成原料、配方、工藝流程、質量標準“四個穩定”的質量控制體系,每年送檢檢測均優于NY525-2012指標。
“在促農增收方面,一是務工,二是降本,三是分紅。”金源煙農合作社社員何國元說,煙農使用合作社生產的有機肥,每畝能節約成本約91元,按照全區0.8萬畝推廣面積算,共計為煙農節約生產投入近73萬元;合作社有機肥單項利潤在3—5萬元,煙農單項增收2.5—5.5萬元。(中國食品網轉載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