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9 14:35 瀏覽量:18633 來源:中國食品網
為了探尋鄉村,中國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學生會主席金則宇和他所在的植韻團隊3年多來,數次“進山”,在篳路藍縷的體驗中,看到了大山深處的鄉土現狀。金則宇和他所在的植韻團隊在2017年8月來到四川省眉山市,開展關于“返鄉創業”的人類學調研,探討從大學生創業團隊的角度,突破“返鄉創業”的固有思維。中國食品網
金則宇說,嘗試著從村民的視角來理解鄉村。現在的鄉村創造力不足,但創業又需要相當的想象力。青年學子在鄉村中不能畏手畏腳,要勇于“打破邊界”。在8天的實踐里,金則宇所在的植韻團隊成功舉辦了3期“理想童年工作坊”,帶領10個城市家庭重回鄉村,感受鄉土樂趣。中國食品網
為了進一步找到現實與理想融合的“桃花源”,在農大的第二個假期,金則宇和他的8位同學,再次進入了云南省雙江縣勐庫的大山。這次他們還帶著農大與清華兩個大學的農村調查課題。此次,金則宇走訪了多位茶農。他們在調研中發現,自然產茶的方式已成為這個寨子的茶農約定俗成的生產方式并相互監督。寨子的鐵隊長說:“我們山上有寶,就是200年以上的古樹茶,但我們只知道采茶做茶,沒辦法做營銷。眼看著我們山頭的茶在城里買幾千上萬一斤,而我們只能賺點工錢。茶農們都說:“我們想發展,但缺錢、缺思路。中國食品網
之后,金則宇幾乎每個假期都去鄉村。他走過滇西南的泥濘小路,去過藏地色達,訪過雄安白洋淀里的新區人民,去斯里蘭卡進行義工旅行……在這過程中,金則宇開展了“鄉土文化記錄”“專業知識實踐”“三農問題調研”等不同種類的多樣實踐。他去的是大山里的邊邊角角;他訪的是當代農民的迫切需求,是漸行漸遠的鄉土文化,他更是在盡自己的綿薄之力,留住美麗鄉村。中國食品網
為了探尋理解鄉村的方法,金則宇和他所在的植韻團隊在2017年8月來到了四川眉山,開展關于“返鄉創業”的人類學調研。他們與眉山市石佛村的返鄉創業者一同直面農業創業中看似微不足道卻又舉足輕重的真實問題,探討從大學生創業團隊的角度,突破“返鄉創業”的固有思維。在實踐中,他們還組織當地的村干部和種植大戶坐下來,好好聊聊農業創業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金則宇說:“與基層干部和生產實踐者面對面,深感自己的才疏學淺。可是當我們做分享時,每一位叔叔伯伯阿姨都聚精會神地在筆記本上奮筆疾書。這讓我們在惶恐的同時也非常感慨:我們習以為常認為輕而易舉就能獲得的知識,換個場景,就會變得格外珍貴。”實踐歸來后,金則宇團隊向清華大學中國農業研究院暑期社會實踐評比活動提交了長達一萬五千字的調研報告,并作為全國150支調研隊的代表之一,在表彰大會上做了專題匯報。而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院長何宇鵬也在專家點評環節專門提到,在所有成果中,這篇來自于中國農業大學的報告,專注于記錄鄉村中最真實的細微情況,體現出了青年學子中難得的“見微知著”精神。中國食品網
在農耕文化中,種子是生命的根基,創造著無限的可能性。在中國農業大學學習期間,金則宇聯合發起了青年力量深度溝通平臺:思得。“思得”又名“SEED”。同時“SEED”四個字母分別指代個性(Selfdom)、趣味(Entertainment)、熱忱(Enthusiasm)與奉獻(Dedication)。自2017年9月27日起至今共舉辦思得沙龍13期,每次思得都會邀請來自不同領域的青年領袖和同學們進行深度交流。 (來源:中國農業大學學生會) 中國食品網
上一篇:柳條嫩綠 桃花鮮艷 臨沂讀者服務中心 開展踏青之旅中國食品網
下一篇:大興讀者服務中心:溫馨你我 為愛行走中國食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