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4 11:03 瀏覽量:22514 來源:中國商網
進入2018年,乳業上市公司業績繼續分化,從前三季度業績報告來看,乳業上市公司“幾家歡喜幾家愁”。大企業穩步增長,小企業卻表現不一;下游龍頭相對較好,但上游企業卻徘徊在虧損的邊緣,各自“求索”。
乳業上市公司分化加劇
從目前乳業上市公司2018年前三季度業績報告可見,乳業上市公司業績分化加劇。整體來看,大企業穩步增長,小企業卻表現不一,下游龍頭相對較好,但上游企業卻徘徊在虧損的邊緣。
具體而言,數據顯示,伊利、蒙牛兩大龍頭業績穩步增長,伊利前三季度實現營收608.46億元,同比增長16.73%,實現凈利潤50.47億元,同比增長2.24%。蒙牛上半年實現營收344.7億元,同比增長17%;凈利潤15.62億元,同比增長38.5%。
區域性乳企表現各異:新疆天潤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潤乳業”)增長態勢較好,2018年前三季度營收和凈利潤的增幅分別為21.25%和20.83%;河南科迪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迪乳業”)前三季度營收和凈利潤的增幅分別為6.81%和4.7%;而廣東燕塘乳業股份有限公司則出現了凈利潤-38.97%的負增長;皇氏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出現了4416.3萬元的凈虧損。
此外,增速相對較快的企業包括澳優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澳優乳業”),據澳優乳業公告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澳優乳業預計實現營收37.82億元,同比增加38.6%;同期凈利潤4.56億,同比增加106.5%。
而增速較好的還有貝因美嬰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貝因美”)和西部牧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部牧業”),而這兩家公司業績增長較好也是由于急于“脫帽”ST進行的一系列措施。
資料顯示,貝因美和西部牧業都進行了高層的“換血”。貝因美于今年3月15日宣布聘任謝宏(貝因美創始人)為貝因美集團總裁并即日起生效。隨后,貝因美發布公告宣布聘任包秀飛擔任貝因美嬰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并于7月1日上任。
而西部牧業“保殼”的“掙扎”更為激烈。10月10日,西部牧業連發8條公告,其中6條涉及公司人事變動。公告顯示,西部牧業收到副總經理陳建防、姜梅,財務總監張予惠的書面辭職報告,三人因工作調動,特申請辭去在公司及下屬公司擔任的任何職務,辭職報告自10月10日送達公司董事會時生效。
此外,這兩家公司新任高層上臺后都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包括公司文化、銷售團隊、經營權等方面。值得注意的是,貝因美和西部牧業為盡快“脫帽”ST都變賣了旗下一眾資產。業內人士分析,無論是貝因美出售杭州豆逗兒童營養食品有限公司還是西部牧業出售眾多上游資產,均能為公司帶來一定的資金收益,更重要的是能將業績較差的業務盡快剝離,實現年終報表的“美化”。
乳業巨頭差距拉大
而除了貝因美和西部牧業,還有一家乳企同樣在2018年出現了高層的大換血,這就是我國乳業排名第三的光明乳業。不過,與前兩家不同的是,光明乳業高層換血并不是為了“保殼”,它的一系列高層變動似乎更有“深意”。
資料顯示,2015年7月,光明乳業總經理郭本恒涉嫌貪污、受賄被刑拘。而在郭本恒落馬之前,光明集團董事長王宗南也被查。由此,光明乳業陷入了一系列貪腐窩案中。后來,時任光明乳業副總經理的李柯和孫克杰因受賄問題先后被法院判刑,此外,光明乳業生產、銷售環節等多個部門負責人也被查出問題。郭本恒落馬之后,張崇建和朱航明分別接任光明乳業董事長、總經理。但在今年8月,任期未滿的二人同時辭職。
乳業專家宋亮對中國商報記者說:“貝因美、西部牧業的新任管理團隊比之前要好很多,但光明乳業高層變動不像想象那么簡單,業績很難說”。
說到光明乳業的業績,近幾年一直不溫不火,但2018年卻出現明顯的下滑。資料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光明乳業實現營收155.6億元,同比下滑5.71%;同期凈利潤3.94億元,同比下滑25.53%。業內人士分析,光明乳業業績的低迷有多方的因素,大單品莫斯利安在伊利安慕希、蒙牛純甄的追擊下風光不在,其余沒有太亮眼的大單品,產品線方面也不像伊利、蒙牛那樣全面,而營銷推廣方面也相對落后,而這一切又與光明乳業的管理層變動脫不了干系。
乳業專家宋亮對中國商報記者坦言,目前光明乳業在華東、華南等優勢地區面臨三股力量的沖擊,一是以伊利、蒙牛為代表的常溫體系的挑戰;二是以優諾、明治為代表的外資低溫產品的挑戰;三是面臨區域性乳企的差異性產品的挑戰。
總之,同樣作為乳業巨頭,光明乳業和伊利、蒙牛的差距逐漸拉大。數據顯示,2014年-2018年前三季度伊利的營收分別為544.36億元、604億元、606億元、681億元、608.46億元,同期光明乳業的業績分別為203.85億元、193.73億元、202億元、217億元、155.6億元。光明乳業在伊利營收的占比從2014年的37.4%下降到2018年前三季度的25.5%。
上游牧業“上下求索”
上游牧業行業則延續了這幾年一直的頹勢,慘淡經營。數據顯示,西部牧業2018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5.33億元,同比下滑0.71%;凈利潤2298.2萬元,同比增長128.6%。現代牧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現代牧業”)2018年上半年實現營收24.68億元,同比增長5.3%,凈虧損1.49億元。中國圣牧有機奶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圣牧”)2018年上半年實現營收14億元,同比增長21.5%;同期凈虧損為10.67億元,同比下滑16819.9%。
對于目前的奶價,宋亮坦言,當前國內奶價有小幅提升,但還談不上回暖。計劃外的奶價出現回暖,但計劃內的奶價還是很低。此外,計劃外奶價回暖對養殖戶到底帶來多少利好仍不好說,因為上游養殖行業之前的虧損面太大了。
7月25日,西部牧業繼續轉讓全資子公司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畜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持有的部分養殖公司股權、資產。本次交易包括4家奶牛養殖子公司、3家奶牛養殖場、3家肉牛養殖子公司,共10家養殖公司。
宋亮表示,乳業是高度專業分工的產業,沒有哪個企業能把全產業鏈做全面。西部牧業售賣資產是把上游和下游分開,及時甩包袱減輕負擔,這是正確的做法,有利于其業績的提振。
“不過,上游三家乳企自身情況不同,西部牧業的做法只適用于自身業績提振。因為西部牧業有上游的新疆建設兵團可以承接其不良資產,而中國圣牧和西部牧業卻若售賣牧業資產不會有接盤方。”宋亮如是說。
因此,在上游牧業整體環境不景氣的背景下,中國圣牧和現代牧業則需要“另辟蹊徑”。現代牧業背靠蒙牛“金主”自然是求生之路。而號稱“中國最大有機乳品公司”的中國圣牧則在10月份宣布暫停部分牧場的有機認證也是“斷臂求生”之舉。(中國食品網轉載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