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0 09:00 瀏覽量:17267 來源:中國食品網
中國食品網訊 12月7日,由國家衛生計生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中國藥學會抗生素專業委員會、成都大學主辦,四川抗菌素工業研究所承辦,四川省微生物學會等協辦的2018中國仿制藥產業高峰論壇在四川成都盛大舉行。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昌孝、國家衛生計生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青、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劉烈東、四川省科學技術廳副廳長陳學華、四川省經濟與信息化廳巡視員張忠輝、成都大學校長王清遠、中國藥學會抗生素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司書毅等領導和專家參加論壇并致辭。
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劉烈東 致歡迎辭
國家衛生計生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李青 致辭
四川省科學技術廳副廳長 陳學華 致辭
出席論壇開幕式的還有四川省經濟與信息化廳、四川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四川省藥品監督管理局、成都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成都市科學技術局、成都市醫藥健康產業推進辦公室、成都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成華區的領導,四川(成都)兩院院士咨詢服務中心、四川省科技青年聯合會、四川省藥學會、四川省微生物學會、成都藥學會等領導,以及來自全國高校、院所和企業的長江學者、杰青和專家學者們。
成都大學校長 王清遠 致辭
中國藥學會抗生素專業委員會秘書長 司書毅 致辭
來自藥品監管機構、行業知名高校、院所和制藥企業的500余位專家學者齊聚蓉城,濟濟一堂,分享仿制藥研發共性技術經驗,針對政策法規、研發技術、發展趨勢等行業面臨的共同難題與挑戰進行深入研討,以加快破除制約我國仿制藥高水平研發和高質量生產的壁壘,促進仿制藥產業技術研發,提升仿制藥質量、療效和供應保障能力,更好地滿足臨床用藥及公共衛生安全需求。
劉昌孝院士 作大會報告
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首席專家 胡昌勤 研究員 作大會報告
論壇開幕式后,《中國抗生素雜志》主編劉昌孝院士作了題為《質量是生物醫藥發展和保障藥品安全供給的基礎》的報告,就生物醫藥創新與仿制平衡的發展戰略進行了深度剖析和前瞻性思考,他指出,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做強做大中國的仿制藥產業。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首席專家胡昌勤研究員做了《對抗生素一致性評價研究的思考》的報告,用具體的實例分享了仿制藥一致性評價過程中關鍵問題的解決之道,為注射劑一致性評價提供了指導性見解。
解放軍302醫院臨檢中心 曲芬 主任作報告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 張繼穩 研究員作報告
北京市藥品檢驗所 余立 教授作報告
華北制藥集團新藥研究開發有限公司 張雪霞 副總經理作報告
沈陽藥科大學 許佑君 教授作報告
論壇為醫藥行業人士搭建了國內醫藥技術學習交流的共享平臺,有技術前沿、仿制藥研發兩個分會場。開幕式當天,來自上海交通大學、中科院上海生化與細胞所、南開大學、沈陽藥科大學、湖北工業大學、中國醫科院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中國海洋大學、西南大學、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等單位的學者們作了學術報告,與會專家學者們通過主題演講、交流研討等多種形式進行了互動和深入探討。
高峰論壇上,正式成立了由四川抗菌素工業研究所牽頭,聯合18家國內知名科研院所、高校和骨干制藥企業共同發起的“中國仿制藥研發與生產聯盟”。
聯盟成員有四川抗菌素工業研究所、中國醫學科學院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中國醫藥工業研究總院、天津藥物研究院、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等5家國內重點醫藥研究院所,有中國藥科大學、沈陽藥科大學、四川大學華西藥學院等3所藥科知名高校,有石藥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成都倍特藥業有限公司、浙江尖峰藥業有限公司、成都地奧制藥集團有限公司、山東齊發藥業有限公司、華北制藥集團新藥研究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浙江海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海思科制藥有限公司、好醫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正大天晴藥物研究院等10家國內重點制藥企業。
據悉,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人口總量的增加、社會老齡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居民保健意識的增強,全球對藥品的需求強勁,仿制藥市場潛力巨大,目前我國總體仿制藥市場規模在5000億元左右,約占總藥品消費市場的40%。2018至2022年還將有1590億美元的藥品面臨專利到期,與巨大的市場需求并存的是我國藥品市場同質化競爭、虧損企業增多的現狀。
“中國仿制藥研發與生產聯盟”旨在創建穩固高效且可持續的協同攻關鏈,加快破除制約我國仿制藥高水平研發和高質量生產的壁壘,促進仿制藥研發,提升仿制藥質量療效,提高藥品供應保障能力,更好地滿足臨床用藥及公共衛生安全需求。四川省微生物學會理事長孫群教授代表學會參加了聯盟的啟動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