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3 11:03 瀏覽量:15653 來源:經濟日報
時光荏苒,歲月無聲,回首改革開放的這四十年,我們見證了中國從一窮二白,到多產業全面復蘇;見證了從用市場換技術,到中國技術遍及全球;見證了從貼牌生產,到完全自主化生產。這條路我們走的好久也好苦,但正是這份付出也讓中華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上個世紀60年代,日本就已經造出了時速可達443km/h的新干線,可中國人還在為如何搶一張綠皮火車票而發愁。到了70年代的時候,美國已經開始普及GPS,中國人卻只能人手拿著一張《全國地圖指南》防止迷路。
交通、通信等等這樣的“國家之本”,以中國雄厚的資金來看,如果永遠靠買的話,那也未必買不起。但是老一輩人用無數的經驗告訴我們,有的行業再難啃下來,也一定要回到中國人自己手里,這樣才能算心里踏實,這樣的中國才能算腰板更直。
令人惋惜的是,盡管中國人擁有著激流勇進的無畏精神,一次又一次的打破“外國月亮比較圓”的迷思,但是至今仍有著一個“核心領域”——嬰幼兒奶粉,困擾著上億中國人。
說到這個“嬰幼兒奶粉”,不得不提到一個人,他就是君樂寶乳業集團總裁魏立華。
1986年從河北農業大學畢業后,魏立華被分配到河北農業廳,負責推廣農機具檢測儀,那年他才22歲,科班出身,血氣方剛,用幾個月時間改造出了功能好、穩定性強的新機器。之后他便辭去了“鐵飯碗”,下海經商。眼看新檢測儀市場越來越穩定、增長放緩,正當他下定決心換個領域的時候,妻子無意中的一句話,“幼兒園的小孩子都很喜歡喝酸奶”,觸動了魏立華敏感的神經。
抓住時代機遇,做優質的國貨,贏得市場好評
靠著河北農大老師的技術指導以及9萬元資本,3間平房,1臺酸奶機,兩臺人力三輪車,魏立華從此進入了奶制品這個行業,并給產品取了一個叫“君樂寶”的好名字。剛開始的時候,拿著街上去賣根本沒人理,于是魏立華每天都要親口品嘗車間第一杯酸奶,本著要做就做最好的精神,堅持用優質的原料生產,終于成功打開了廣闊的市場。無論哪個年代里,一個產品到底好不好,只有消費者最有話語權。
僅僅2年,君樂寶的銷售額就突破了1000萬元,2000年的時候產品已經銷往周圍數省,2001年時“袋裝活性乳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位居行業第一,2007年推出全國首款“紅棗酸奶”,2008年更是直接晉升全國酸奶市場第3名。
然而,中國奶制品行業那一輪高歌猛進的發展態勢,正好在2008年那年遭受重挫。即使是當時沒有做奶粉、產品也都合格的君樂寶,也因身處風暴中心的河北而受到牽連。
不能總是被嘲笑,中國一定要有自己的奶粉品牌
新生嬰兒對于家庭來說是生命的傳承,對于國家來說則是最重要的“紅利資源”,誰掌握了嬰幼兒的食品供應,誰就掌握著一個國家的命運與未來。
為了能夠養育好中國的下一代,很多長輩都會對嬰幼兒奶粉品牌精挑細選,可是彼時洋奶粉橫行的現實,既沉重加劇了家庭的支出,也讓有識之士對民族未來深懷隱憂。很多人只能在嘆息中,一邊購買著價格高昂的洋奶粉,一邊深深渴望中國能夠早日改變這種局面。
魏立華雖然此前一直專心做酸奶的,但作為奶業人,對此感受也頗深,尤其是2012年在國外一次訪問之旅遇到的一幕更讓他深感痛心。一起同行的人下飛機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四處搜尋奶粉,甚至看不懂也沒關系,裝到行李箱里再說,惹得老外售貨員連連擺手說沒貨了,售貨員那異樣的眼神深深刺痛了魏立華的心。
那一夜魏立華徹夜難眠,做出了人生中又一個重大決定,一定要在奶粉領域重振屬于中國人自己的“民族品牌”,一定要打破這種“洋貨崇拜”,一定要讓中國父母不能為了一罐奶粉再到國外千山萬水背回來。
在洋奶粉大行其道的時候選擇在河北做奶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人出招,說“要不取個洋名字”或者“把工廠建到澳大利亞或者新西蘭”。魏立華不同意,他覺得自己堂堂正正一個中國人,奶粉一定要正在國內做,而且品牌必須還是叫“君樂寶”,一定要做出世界級的好奶粉。
為此,君樂寶首創了兩個模式,一是率先推出全產業鏈生產模式,自己養牛、自己擠奶、自己加工,這就確保了產品的安全放心;二是緊抓四個關鍵環節,即用先進的牧場、領先的工廠、優質的供應商和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生產領先品質的好奶粉。
嘲笑解決不了問題,自怨自艾也解決不了問題。中國奶粉行業的名譽,靠實干正在一步步的挽回,甚至在部分領域已經領先外國同行。
振奮人心,國產奶粉成功屢獲質量認可
2014年4月12日,君樂寶嬰幼兒奶粉上市銷售。在當年的“雙十一”,君樂寶就拿下嬰幼兒奶粉品類第一名,這是自有“雙十一”活動以來,國產奶粉首次超越洋品牌。
這是君樂寶代表國產奶粉發起“逆襲”的開始。
全球首個BRC A+頂級認證
2015年,君樂寶嬰幼兒奶粉在全球奶粉行業第一家通過了食品安全全球標準BRC A+頂級認證。
2016年,君樂寶奶粉進入香港市場銷售,一年后又進入澳門市場。一位長期來往香港與內地的代購,也不得不感嘆:現在國內已經能造出這么好的奶粉,大家完全沒必要再辛苦跑到香港來,因為你隨手買的奶粉,可能就正是來自君樂寶的奶粉,實在銷量太好了。
2017-2018年,君樂寶旗幟奶粉連續兩年在世界食品品質評鑒大會奪得特別金獎;君樂寶還在國際權威質量評定組織B.I.D舉辦的2018年度IQS質量峰會上,榮獲“國際質量管理卓越和創新鉆石獎”。
今年11月,君樂寶獲得第三屆中國質量獎提名獎,這是中國乳品企業首次獲得中國質量領域的這一榮譽,充分表明了企業的質量管控實力,也展示了國產奶粉行業穩定可靠的高質量新貌。
國產奶粉沉寂了多年之后,終于迎來了新的春天。今年前三季度,君樂寶奶粉增長同比再翻一番,部分明星產品增長350%以上,產品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以至工廠不得不加碼生產。
上市短短四年,君樂寶奶粉就進入國產奶粉第一陣營。
“大國重器”拼的是實力,更是民族信仰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引以為豪的奶業品牌,很多外國人在選購時,同樣會以自己國家的本地企業為優先選項。以君樂寶為代表的國產奶粉,已從信心低谷走向品質高地,重新爭回市場的半壁江山,給消費者帶來了更多獲得感的同時,也讓整個“國產奶粉”的品質名聲不斷提升。
自君樂寶奶粉2014年上市以來,國產奶粉品牌的市場占有率已經一路提升至六成多;與此同時,在君樂寶奶粉上市后僅一年的時間里,國內的奶粉市場平均價格下降約20%,按照千億市場規模計算,相當于一年為中國消費者省下200億奶粉錢。
國產奶粉行業當下的種種榮譽,不僅僅屬于君樂寶,更是為中國在世界格局中扳回一局。為了這一天的榮耀,中國人等了很久很久,但終究還等到了。
在去年最高領導人的親臨企業視察中,勞模魏立華感觸頗深,當聽到對企業做法的肯定,聽到提出要“讓祖國的下一代喝上好奶粉”“讓國產品牌在市場中起主導作用”時,更是不由得眼眶濕潤。回望這二十多年,這一刻他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一定要更加努力,持續推進高質量發展,早日實現這份沉甸甸的囑托。
讓世界看到國產奶粉的崛起,我們做到了
雖然奶粉不及高鐵與芯片有那么多高科技,但是卻是直接關系到中國下一代,稱得上另一個層面上的“國之重器”。作為一個發達的農業大國,中國人更加應該把奶粉業做大做強,而且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讓全世界看見自強不息的“中國精神”無處不在。
遙想當年魏立華在國外參會時遭遇的痛心,那個徹夜難眠、義無反顧的決心,誰也沒敢想過“國產奶粉”會有今天的成績。當潮水退下時才發現,之前總是說外國品牌比中國品牌好,已經成為了過時的老黃歷,國外的月亮并不比國內圓,我們不僅是做好產品,更是在重拾中國人的信心。
今年10月,全國工商聯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由中央統戰部、全國工商聯共同推薦的《改革開放40年百名杰出民營企業家名單》。這一名單的發布,旨在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宣傳民營經濟發展巨大成就,展示民營企業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風采,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鼓勵廣大公有制經濟人士“不忘創業初心,接力改革偉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新的貢獻。魏立華榮譽入選。
中國這樣的優秀民營企業家有很多,很多行業都是從零開始,從弱到強,從強再到邁向世界,讓更多人受益。只要我們中國人能夠永遠保持這份不服輸的斗志,以及精雕細琢的工匠精神,不僅僅是奶粉這個行業,相信在未來還有更多的領域,將不再受制于人,洋品牌能做到的,我們也能做到,并且能做得更好。(中國食品網轉載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