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30 11:54 瀏覽量:27096 來源:中國食品網
據《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7(概要)》最新發布,中國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處于上升階段。推算心血管病現患人數2.9億,心血管病死亡占居民疾病死亡構成40%以上,居首位,高于腫瘤及其他疾病。
血管不好 從頭傷到腳
血管在人體里交織成一個龐大的網絡,稱為循環系統。健康的血管有“韌、滑、順”三大特點。“韌”意味著彈性好、柔韌性好,就像橡皮筋一樣,拉長之后也能夠迅速復原。“滑”旨在說明血管內壁光滑,血液流動沒有絲毫的阻滯。“順”強調的是血管的通暢。只要血管韌且滑,那么血管自然通暢。
血管健康,長壽才有可能。健康的血管系統工作能力和應變能力都很強大,但是隨著年齡的增加,以及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吸煙等危險因素的不斷刺激,血管就會出現問題。比如血管的彈性下降和變脆,血管內壁黏附各種“斑塊”而變得越來越崎嶇等。血管的這些變化,是很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導火索,也可能會雪上加霜。
五種因素 縮短人壽命
血液中含有各種脂肪,當它們來不及清理的時候,就會在血管內壁上不斷沉積,管道也隨之越來越細,導致血管堵塞。當沉積的垃圾從血管壁上掉落,就變成了栓子,隨著血液四處流動,遇到比較狹窄的位置時就可能將其堵塞。堵塞血管主要有五種因素:暴飲暴食、長期熬夜、情緒不好、煙不離手、缺乏運動。
暴飲暴食 不加節制地追求美味,對各種高脂、高糖的食物照單全收,攝入過多的脂肪,機體無法消解,人不僅容易變胖,也使得血管里的脂肪沉積越來越多,更易患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等。
長期熬夜 熬夜使得機體釋放多種激素,刺激血管收縮,進而血液流動減慢、血液黏稠度增加。研究發現,長期熬夜的人患心臟病的風險明顯增高。
情緒不好 情緒和精神狀態會影響心血管系統健康。研究發現,情緒與心臟有著密切聯系,長時間的抑郁和焦慮可以致使機體分泌一些對心臟有害的物質。
煙不離手 煙草中的有害物質如尼古丁、焦油和一氧化碳等,會對于正常的脂肪代謝產生干擾,破壞血管彈性。另外,吸煙可以增高血壓和促進血液凝固,降低運動耐受力。
缺乏運動 適當的體育運動對心血管的形態結構和機能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良好影響。運動鍛煉可以反射性引起冠脈擴張,促進肌張力增加,降低血脂含量和減輕肥胖等。有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的患者在經過適度鍛煉之后,也能夠有效降壓和改善糖脂代謝。
血管不通 身體會“報警”
胸痛 有不少中老年患者恰恰是肩痛(以左肩、左手臂酸痛最為常見),以為肩周炎發作,其實是冠心病。如果出現類似情況,切莫只是貼上風濕膏了事,而應到醫院進一步檢查確診。急性胸痛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和主動脈夾層。
呼吸困難 由肺部疾病導致的呼吸困難最常見,如上呼吸道疾病、氣管阻塞、肺泡膨脹障礙等。而心源性也較為常見,好發于心力衰竭患者。與其他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難不同,心源性患者在平臥時病情加重,而坐位或立位時減輕,多發于有心臟疾病史及體征的老年人。
暈厥 暈厥發作突然,意識喪失時間短,很快就可以恢復。心源性暈厥與一般的頭暈頭痛不一樣。雖然患者在任何體位都可能產生暈厥,但是,若在活動時發生暈厥,其主要癥狀有面色蒼白、呼吸困難,可能還有短暫的心悸。
打鼾 肥胖的朋友容易打鼾,而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等病的患者也經常打鼾。研究發現,長期打鼾的人罹患心臟病和中風的人數要比不打鼾和偶爾打鼾的人高出數倍,因此需要注意。現在我們也把打鼾看作是診斷心臟病的一個依據。
注意飲食 健康吃出來
控制飲食強調不餓就行,旨在保持理想的體重。歐洲的心血管專家花了5年時間進行調查,發現地中海沿岸的居民患心臟疾病風險要比其他人群低30%。“地中海飲食”以橄欖油、堅果、紅酒和魚肉一類食物為主。地中海飲食搭配強調高纖維、高維生素、低脂和低熱量,而這正是心血管病患者合理膳食的最佳總結。
另外,有高血壓傾向或血壓波動的人在選擇食物上要注意低鈉、高鉀。這也就意味著要求大家口味清淡,提高含鉀多的食物比例,新鮮的蔬菜瓜果等種類越豐富越好。
規律運動 健康跑出來
適當的運動能夠維持血管內皮細胞功能的完整,防止動脈硬化,延緩血管衰老和降低血脂。不過運動是有講究的,健康人跑跑步、打打球,只要別受傷還是很自由的。
但是,對上了年紀的人和有心血管病的患者,體育鍛煉需要認真策劃。不妨請醫務人員做個簡單的身體檢查和評估,判斷是否存在一些無癥狀,但不適合運動的隱匿性疾病或危險因素,據此制定出針對性的運動處方。
而在運動方式的選擇上,緩慢均勻并帶有節奏的活動是首選,例如太極拳、散步、快走等中、低強度的運動。另外,運動強度也可自我監測,一般來說運動中微微出汗、說話稍喘即可,切忌太過疲憊。
(孫濤 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