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0 10:50 瀏覽量:12999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稻田,在人們的原有認知中,只是一片片的麥浪。但如今,上海的兩個鄉村在稻田里玩出了新意,在田邊做起了實驗,在田里繪出了美好,讓“美麗鄉村”成為現實。
近日,來自上海崇明建設村的“上海崇明·鄉聚田園”項目獲得了英國皇家風景園林學會2018年度“杰出貢獻獎”。據了解,英國皇家風景園林學會被譽為英國景觀學界的“奧斯卡”,該項目在全球幾十個優秀的入圍獎作品中脫穎而出。評委認為,該作品提供了一個服務不同社群的會面場所,在豐富了項目內涵的同時,也為當地社區成員和專業人群創造了學習的機會。
11—12月是稻田收割、收獲的季節,每年此刻,在民宿“鄉聚·建設村”周邊,就會舉辦一場大型的“稻田實驗”活動。“鄉聚”創始人——知名建筑師夫婦俞昌斌和陳遠聯合專家創意團隊,把民宿周邊的天然稻田作為活動場地,設計出一年一度的創意“稻田實踐”活動。每年的項目打造都是就地取材,竹材、木材和草垛等天然材料都不會對農田造成污染和破壞,活動中使用的水稻都是由當地村莊的老人親手收割。“這樣還能活化鄉村,反哺鄉村,讓他們老有所用。”俞昌斌說,這樣的活動能促進城鄉兒童與家庭之間的交流互動,還能為當地鄉村發展導入更多的社會資源與發展機會,讓大家在豐收時節,盡情享受鄉村的美和豐收的喜悅。
走進上海市美麗鄉村青浦區重固鎮徐姚村,眼前是一片綠油油的稻田,由黃、紫、綠3種顏色水稻勾畫出的“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幾個大字,突現眼前,引人注目。徐姚村立足自身特色,在2017年示范種植“藝術水稻”的基礎上,創新內容和形式,讓精美的“藝術水稻”為休閑觀光農業增添獨特的生態美感。2018年徐姚村“藝術水稻”的品種是雜交型水稻,共分黃、紫、綠3種顏色,種植面積近100畝。藝術水稻的圖案和文字,由云朵、稻穗、民房的屋頂和“徐姚”二字組成,圖案呈圓形,直徑近15米,文字有“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等,不論遠觀還是近看,這百畝連片的藝術稻田,宛若滿載水彩的調色板,顯得富有文化意味,充滿了詩情畫意,吸引了不少上海市民來此一游。
為什么會想到在水稻田里“玩轉”藝術?徐姚村黨支部副書記屠楊磊介紹說,“美麗鄉村的‘美’,既是自然景觀、生活空間、鄉村風貌的美,也應該是人文之美、風尚之美、文明之美,所以我們因地制宜培植具有農村特色的多樣化的‘美’。打造‘藝術水稻’的全過程都是人工操作的,在這個過程中,農戶體驗了農事和藝術相結合的新鮮感和樂趣,也想把這份快樂傳遞給更多游客。”
目前,徐姚村里有大片永久基本農田,以種植水稻為主。通過土地流轉,圓團灣區域有500畝左右的農田流轉為集體農田,村里通過主動挖掘產業潛能,逐步形成了以集體農場帶動家庭農場的多主體、集約化、規模化經營模式。同時,引進優良稻種和現代化耕作方法,推出以“徐姚大米”為主打的系列品牌農產品,并通過彩色水稻種植實現“大地彩繪”項目,進一步打造“田野名片”。(中國食品網轉載發布)
上一篇:河南漯河一高仿紅牛飲料 生產窩點被搗毀
下一篇:中國營養學會發布2018年度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