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1 15:27 瀏覽量:18685 來源:中國食品網
中國食品網訊(葉青)生物醫藥產業是最具創新活力的新興產業,也是成都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支撐產業之一,在推動經濟向高質量發展邁進的過程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孵化園
1月21日,記者從成都高新區獲悉,截至2018年底,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簽約落戶4個諾獎團隊,開工18個重點項目,引進113個項目……兩年多時間,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從一片空地上誕生成長為一座產業新城,首批對外展示實體已形成規模,配套承載能力不斷提升。
當前,成都高新區正以44平方公里的天府國際生物城為重要載體,全力打造產業發展要素完善、創新創業氛圍活躍的生物產業生態圈,建設成為國家級生物產業基地、國家首批醫藥出口基地、國家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基地、國家生物醫用材料及醫療器械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加快建設國家高質量發展示范區。
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孵化園
重大項目接連開工 產業新城拔地而起
去年底,新藥發現平臺型企業成都先導藥物開發公司正式入駐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成都先導聚焦 DNA 編碼化合物庫合成和篩選,合作伙伴涵蓋50余家國內外知名藥企和生物科技公司,包括強生、輝瑞、默沙東、勃林格殷格翰、武田制藥等全球跨國藥企巨頭。
作為全球半導體顯示領域領跑者,BOE(京東方)在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作了大健康領域的重要布局。去年底,成都京東方醫院在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正式開工,該項目總投資60億元,是西南地區占地面積最大、建筑面積最大、設置床位最多的新建醫院項目。建成后,將為市民提供涵蓋疾病預防、健康管理、診療服務、術后康復的全生命周期智慧健康服務,有力助推成都乃至西南地區醫療衛生事業發展。
2018年,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開工的重大項目,遠不止京東方一個。
在產業鏈方面,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引進綠葉集團、思路迪及納米維景等項目,正加快推動國際醫學醫療中心項目規劃編制;創新鏈方面,繼續推動重大新藥創制轉移轉化示范基地建設,啟動建設安特金新型疫苗研發、先導新藥篩選及火石成果交易等公共服務平臺,組建四川省GCP(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聯盟;金融鏈方面,與太平洋保險合作,推廣“藥責險”“臨床險”等市場化新險種,設立生物醫藥特色貸款產品及風險資金池,探索醫美行業專項保險產品;供應鏈方面,開展供應鏈課題研究工作,承辦2018國際醫藥供應鏈峰會,完成供應鏈服務中心建設工作方案,促進跨國企業赴成都開展供應鏈專項考察。
從規劃圖紙上的平面“產業城市”到如今大樓拔地而起、塔吊林立、企業接連入駐辦公的產業新城,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僅用了兩年多時間。
截至目前,國際生物城落戶項目113個,協議總投資超過1000億元,創新項目優勢突出,含13個創新藥品種、27個國內首仿藥品種、24個創新平臺。在已建成的孵化園一期工程中,已有16萬㎡實現交付,除先導藥物外,康諾行、GDCC中國中心、西點科創等陸續入駐,孵化園湖畔餐廳已經正式營業。
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湖畔餐廳
諾獎團隊接連入駐 備受海內外高層次人才青睞
去年12月,大型電視紀錄片《我們一起走過——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電視紀錄片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在介紹中國從科教興國到建設創新型國家、科技成果不斷涌現篇章時,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伯特•胡貝爾和天府諾創國際生物醫藥研究院作為重要內容出現,吸引了不少關注。
不為人所知的的是,無論是諾獎得主羅伯特•胡貝爾,還是天府諾創國際生物醫藥研究院,他們和中國牽手的背后都離不開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
2016年3月天府國際生物城成立后,吸引了國內外生物醫藥界大咖的關注。一年后, “天府諾創國際生物醫藥研究院”揭牌落戶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去年5月,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伯特•胡貝爾受聘為研究院的榮譽院長。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羅伯特•胡貝爾表示,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無論是規劃理念還是園區建設上都很有眼光,是個非常吸引人的地方。“我參觀過歐洲很多生物小鎮,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雖然起步晚,但比較起來發展速度更快、規劃更前沿,這里有很好的發展潛力。”
就在羅伯特•胡貝爾第二次來訪到成都的前幾天,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杰•科恩伯格也到了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此次成都之行,羅杰•科恩伯格將其領銜且直接參與投資的科恩伯格創新型生物大分子藥物研究所項目落戶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該研究所也是入駐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的第四家諾獎團隊。
“我們之所以選擇成都,是因為國際生物城給我們提供了非常好的條件和土壤。”羅杰•科恩伯格說,這里條件優越、環境優美,聚集了大量高科技人才,成本相對較低,對于初創公司的起步非常有利。
諾獎團隊的接連入駐,離不開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從“招商引資”到“擇商選資”思路的轉變。2018年全年,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新引進項目40個,總投資超400億元。截至目前,已吸引4個諾獎團隊、3個兩院院士團隊、32個海外歸國高層次人才團隊入駐。
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永安綠道示范段
堅持人產境業融合理念 推進產業生態圈建設
當前,成都正以產業功能區建設塑造城市未來新形態。
作為成都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主載體、主戰場和主引擎, 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將堅持“把城市建在森林中”“將實驗室建在花園里”的建設理念、秉持“知識+藝術+健康”的城市特質,堅持“公園城市”和“人產境業”融合,大力推進“四鏈條一社區一體系”的產業生態圈建設。
去年3月,四川省宣布集中開工的第一季度重大項目中,包括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集中開工的11個項目,其中涉及天府國際生物城國際幼兒園、國際小學、鳳凰鄰里中心、社區治理中心等生活類項目4個,條條河田園濕地及濱河綠道、中央森林公園、孵化園谷地星光綠道、起步區市政道路三期等生態類項目4個,總投資達56.6億元。
目前,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國際小學、國際幼兒園、社區治理中心、鳳凰社區鄰里中心等4個公建配套項目也正在加快建設,其中生物城小學和幼兒園將于今年9月正式招生。
記者了解到,目前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首批對外展示實體已初具規模,配套承載能力不斷提升。起步區總長13.4km的17條道路已通車,其余12條道路共計15.4km已開工,園區路網已成規模;園區一期81萬㎡景觀工程全面完工;總面積68萬㎡的孵化園一期工程(約22.5萬㎡)已建成,其中16萬㎡實現交付,簽約率超90%;永安湖綠道示范段已逐步呈現;總建筑面積約1.8萬㎡的文化中心星級酒店、人才公寓、健身中心等將逐步交付使用。
除此外,為方便入駐企業員工通勤,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開通四條往返班車線路和一條加班班車線路,初步覆蓋了國際生物城企業員工出行主要區域。
“我們將圍繞‘四鏈條一社區一體系’體系,通過創新鏈賦能、供應鏈通路、產業鏈筑基、金融鏈助力,建設生活宜居國際社區,建立專業化、精準化基礎配套服務體系,深入推進產業生態圈建設。”相關負責人表示,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將努力建成全球知名的生物產業創新創業人才棲息地、世界級生物產業創新與智造之都、國際化的生命健康小鎮、融入全球產業鏈高端和價值鏈核心的創新實踐區。
“截至2018年底,成都高新區已聚集生物企業超過2000家,引進6個諾貝爾獎團隊、4個兩院院士團隊、5個國際院士團隊,從業人員超過3.5萬人,碩士以上學歷3500余人。”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成都生物產業發展主陣地,我們將積極貫徹落實成都市委‘培育醫藥健康產業成為萬億產業’的重大決策,圍繞生物醫藥、生物醫學工程、生物服務、健康新經濟四大產業主攻方向,重點發展生物技術藥物、新型化學藥制劑、現代中(醫)藥、高性能醫療器械、智慧健康+精準醫學和專業外包服務等產業細分領域,全面融入‘一帶一路’,助力成都建設成為全球生物醫藥供應鏈節點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