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8 14:25 瀏覽量:23852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酒是人類生活中的主要飲料之一。中國制酒歷史源遠流長,品種繁多,名酒薈萃,享譽中外。黃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約在3000多年前,商周時代,中國人獨創酒曲復式發酵法,開始大量釀制黃酒。約1000年前的宋代,中國人發明了蒸餾法,從此,白酒成為中國人飲用的主要酒類。酒文化滲透于整個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從文學藝術創作、文化娛樂到飲食烹飪、養生保健等各方面,酒在中國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在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變換后,酒的發展又有什么樣的傳承與變化呢?
史前
從最早的中華五千年文明之前——史前時代,原始部落的人們采集的野果在經過長期的儲存后發霉,然后形成酒的氣味。經過最初的品嘗后,他們認為,發霉后果子流出的水也很好喝,于是,就開始了釀酒文化。在原始社會,我國釀酒已很盛行,遠古時期的酒,是未經過濾的酒醪,呈糊狀和半流質。對于這種酒,不適于飲用,而是食用,故食用的酒具一般是食具,如碗,缽等大口器皿。
夏朝
夏朝酒文化十分盛行,夏人善飲酒,夏朝有一種叫爵的酒器,是我國已知最早的青銅器,在中華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古云:“杜康造秫酒”,杜康作為夏王朝的五世國王,親自造酒,可見當時人們對酒的重視程度。鄉人于十月在地方學堂行飲酒禮:“九月肅霜,十月滌場,朋友斯饗,日殺羔羊,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此詩充分展示了夏朝的酒文化。
商代
商代釀酒業十分發達,青銅器制作技術提高,中國的酒器達到前所未有的繁榮。作酒有了成套的經驗,出現了“長勺氏”和“尾勺氏”這種專門以制作酒具為生的氏族。當時的酒精飲料有酒、醴和鬯,飲酒風氣很盛,特別是貴族飲酒極為盛行,酒的廣泛飲用,引起了統治者的高度重視,紂王造酒池可行船,整日里美酒相伴。
周代
周代大力倡導“酒禮”與“酒德”,把酒的主要用途限制的祭祀上,于是出現了“酒祭文化”。周代酒禮成為最嚴格的禮節,周代鄉飲習俗,以鄉大夫為主人,處士賢者為賓。飲酒,尤以年長者為優厚,“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其尊老敬老的民風在以酒為主體的民俗活動中有生動顯現。這即是周代的“酒儀文化”。
春秋戰國
春秋戰國時期,由于鐵制工具的使用,生產技術有了很大的改進,農民“早出暮歸,強乎耕稼樹藝,多娶菽粟”,生產積極性提高,使生產力有了很大發展,物質財富大為增加。這就為酒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所以,春秋戰國時期的文獻,對酒的記載很多:
《論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詩經·幽風七月》:“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詩經·小雅吉日》:“以御賓客且以酌醴。”醴,酒的一種,系甜酒。
從商周至春秋戰國時期,特別是北方游牧民族,其酒器主要以青銅制品為主。釀酒技術已有了明顯的提高,酒的質量隨之也有很大的提高。飲酒的方法是:將釀成的酒盛于青銅壘壺之中,再用青銅勺挹取,置入青銅杯中飲用。(中國食品網轉載發布)
上一篇:富邑葡萄酒集團任命新首席運營官
下一篇:2018年嘉士伯華東區超高端品牌大幅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