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18 09:01 瀏覽量:25533 來源:中國食品網
中國食品網訊 2019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雖然國內外宏觀經濟環境仍有變數,但是,中國經濟發展健康穩定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生產要素條件沒有改變,長期穩定向好的總體態勢沒有改變,將推動中國經濟水平穩定發展。中國酒業也仍將繼續受益并良性有序發展。
白酒行業成績單:2018年1月份到12月份,白酒行業規模以上的企業累計完成的產品銷售收入8122個億,比去年增長10.20%,實現的利潤總額是1476.45億,比2017年增長23.92%,規模以上的白酒企業累計了銷售是5363億,比上年同期增長了12.86%,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250億,比上年同期增長了29.98%。
貴州白酒的成績單:利潤總額保持全國白酒行業第一位。2018年,全省白酒產業以到全國3.5%的產量,實現了全國43%的利潤總額;出口創匯排名全國第一位。全年全省白酒出口額約33億元,占全國的七成以上。其中,茅臺集團實現出口額32.2億元,占全國的74.2%,位居全國第一;“雙11”期間電商銷售排名全國第一位。貴州白酒在天貓商城實現銷售額白酒品牌綜合排名第1位。
2月16日,主題為“接力貴州酒業共識 續寫競合發展篇章—貴州白酒企業發展圓桌會議”在茅臺國際大酒店召開。中國酒協領導、貴州白酒企業老總、全國知名白酒行業專家參加會議,共同推動貴州白酒高質量發展,開創中國白酒產業的新未來。
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定調,盡管國內經濟面臨下行壓力,但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今年將繼續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特別是實施更大幅度的減稅降費,改善消費環境,增強消費能力,“讓老百姓吃得放心”等,將為消費升級帶來新的利好和空間。
身處利好的宏觀形勢,貴州白酒產業也亟需由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型。去年年底,貴州省提出了“十大千億級工業產業振興行動”,其中關于優質酒產業的振興尤其鼓舞酒企的心。到2020年,白酒產量達到50萬千升,白酒產值達到1200億元,發揮龍頭企業和高成長性企業的引領帶動作用,全力鞏固茅臺酒增長勢頭,打造成為千億級世界一流企業,力爭培育3家50億元級上市企業。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邁入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國社會奔向小康的新階段,貴州白酒產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性機遇。
“全國白酒產業的量很快將進入一個穩定期,大家要以客觀的眼光認識白酒行業從高速度轉入高質量發展。”出席圓桌會議的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在致辭時說,目前,貴州白酒產量有30多萬噸,規模總體來說不小,他建議貴州白酒企業要順應趨勢,贏在品質,既要保持傳統的文化傳承,也要大膽的進行技術創新,重視政產學研用,發展高效的釀造技術。同時,還要在品牌的梯次發展上齊發力,這不僅需要政府的努力,更需要貴州白酒企業的共同努力。”
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
“相信通過今天的交流,黔酒的發展將展開一頁又一頁的篇章,取得一個又一個的突破,在新的歷史機遇取得更優異的成績。”王延才對貴州白酒產業的新發展充滿期待。
去年此時,在茅臺集團的倡導下,首屆圓桌會議在茅臺開啟了貴州白酒企業“同心共譜酒文章,攜手共拓酒天地”的時代元年。時隔一年,作為2018貴州白酒企業發展圓桌會議的續篇,今年圓桌會議的主題為“接力貴州酒業共識·續寫競合發展篇章”。這是在去年的格局上,進行更加深入的探討,謀求更加廣闊的發展。
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汪家強
“圓桌會議的最大價值體現,是競合理念成為行業發展共識,并由此引領行業共生共榮、共贏共進。可以說,圓桌會議以其獨特功能,已經成為全省白酒企業交流思想、闡述主張和謀求發展的重要平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汪家強在致辭中這樣表達。
競合,是一種高層次的競爭,最終的目的是實現共贏局面。一天時間,30家貴州白酒企業負責人相聚在茅臺,以平等對話的圓桌會議形式,探討、交流貴州白酒產業的新發展、新未來,“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成為與會嘉賓的共識。
過去一年,在宏觀經濟增速持續放緩,市場外部環境日趨復雜等多種壓力之下,得益于貴州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白酒兄弟企業之間基于“競合”理念努力奮斗,全省規模以上白酒產業完成總產值975億元,整體發展繼續保持了兩位數增長的良好態勢。
去年貴州全省白酒產業已到全國3.5%的產量,實現了全國43%的利潤總額,完成增加值898億元,占全省工業增加值的24.2%,實現利潤總額保持全國白酒行業第一位、出口創匯排名全國第一位、“雙11”期間電商銷售排名全國第一位、工業增加值排全省工業第一位等“四個第一”,貴州省委提出的“一看三打造”目標基本實現。
貴州日報報業集團黨委書記、社長鄧國超在致辭時說,當前,貴州白酒已經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性機遇,在一攬子“紅利”面前,貴州白酒企業更應該秉持開放的精神,以開放、包容、均衡、協調、協作、交流、互鑒、合作的態度,開展更大范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合作,共聚黔酒力量,共護黔酒聲譽,共著黔酒文章。
“新時代,黔酒要開放合作,抱團發展,傳媒也要融合發展,合作共贏。”鄧國超表示,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貴州日報報業集團與當代貴州期刊傳媒集團正大力推動整體合并及融合發展,今后將一如既往圍繞傳播黔酒文化、講述黔酒故事、唱響黔酒聲音,充分運用貴州日報的“貴融智創”融媒體中心,做好黔酒企業發展的“謀士”,黔酒行業發展的“哨兵”和政府決策的“參謀”,搭起黔酒企業之間交流互鑒之橋,推動黔酒企業共同邁向命運共同體。
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李保芳
1949年,貴州白酒產業1000多家手工作坊,年產量不足1000噸。“從這個意義上講,貴州白酒產業只能說是歷史悠久的傳統行當。多年以后的今天,白酒已經發展成為全省十大工業產業中的第一產業。”追昔撫今,70年滄桑,70年輝煌,貴州白酒產業取得的成績讓人感嘆。
如果說2018年的圓桌會議彰顯的是合作初心與發展共識,2019年的圓桌會議則一脈相承,更指明了發展的途徑,那就是競合發展。李保芳在主題演講時說,貴州白酒產業雖然經歷了數次經濟波動、產業政策調整和長期、完全的市場競爭,但整個產業經受住了考驗,特別是在調整時期頂住了壓力,在新的時代釋放了活力,增速一直穩中有進。“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不斷凝聚共識和力量,發揮優勢、做足特色,就一定能把事情辦好,推動貴州白酒產業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推動貴州白酒企業的發展壯大,李保芳建議:“一要支持能做大的,二要善待外來的,三要扶持有困難的。歸結起來,就是一句話,只有大家好,才能真的好。”他提出,貴州白酒產業發展,關鍵在于堅守品質,白酒企業需要扎扎實實地針對需求端的變化,優化供給側,從產品質量、消費體驗、品牌傳播上下工夫,全方位創新,多角度探索,以適應數字化、全球化、多元化帶來的巨變。
在茅臺的引領下,貴州白酒站在了風口上,跟著茅臺飛了起來,正從小眾市場走向大眾市場,在全國白酒市場競相綻放,可謂是“一行大雁往前飛,領頭老大有擔當,后邊的兄弟有作為”。
《貴州白酒2025工匠傳承計劃》
一天的會期,與會嘉賓圍繞“接力貴州酒業共識 續寫競合發展篇章”這一主題,通過主旨演講、圓桌討論等形式,為貴州白酒產業發展奉獻了一次思想觀點的“饕餮盛宴”。每一次的思想碰撞、每一次的觀點交鋒,都使貴州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思路更加清晰、措施更加具體、前景更加廣闊。
會議形成重大共識,集合行業資源,共同打造《貴州白酒2025工匠傳承計劃》。與會嘉賓紛紛表示,回顧白酒行業風雨歷程,最核心的關鍵詞就是品質,而要做到幾十年如一日守住匠心,以品質引領消費,以品質搶占先機和未來,必須要有強大的工匠傳承機制。
工匠,是產業勃興的基礎,亦是產業永續的血脈。“做足酒文章、擴大酒天地”,本屆圓桌會議提議,對標國際一流釀酒產區,啟動黔酒工匠培育計劃。力爭三年內,建立長效培育機制,提升黔酒一線技工人才專業水準,強化職業認同感,讓做黔酒工匠,成為優秀青年向往的職業選擇,為貴州白酒在新時代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顿F州白酒2025工匠傳承計劃》有三大目標:
一是構建黔酒工匠培育基地。由貴州省釀酒工業協會牽頭,以茅臺學院為載體,各酒企廣泛參與,把茅臺學院打造成為具有一流水準的工匠實訓基地,為貴州白酒行業技工人才建設,構建成熟的智力支持平臺。
二是完善黔酒工匠成長機制。由貴州省釀酒工業協會、茅臺學院牽頭,各酒企廣泛參與,籌辦“黔酒工匠技能大賽”和“黔酒工匠”評選,形成貴州白酒板塊內部的賽馬機制,推動老中青、高尖優梯級技術人才團隊搭建。同時,發現并培養黔酒行業有潛質的年輕技術工人,讓貴州白酒行業沿襲薪火傳承。
三是拓展黔酒技術交流渠道。組織貴州白酒行業“百企百匠”走進茅臺;邀請茅臺技術團隊走進貴州白酒行業百家企業;組織貴州主流白酒企業技術團隊走進全國白酒行業十強企業,強化區域、行業學習交流。
這次大會,雖然是貴州酒業的一次大聚集,同時,也是全國白酒行業發展新方向的重要探討與探索,和全新的思考。對中國白酒全行業的加快發展、健康發展、有序發展,將起到積極有益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