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2 11:28 瀏覽量:25171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梅花鹿是亞洲東部的特產種類,我國主要集中在東北三省、內蒙古中部、華東、四川、臺灣等有限的幾個區域內。自清代開始由于捕捉獵殺過度,梅花鹿野生數量銳減,分布范圍呈現分散化,建國后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鐵嶺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張艷表示,多年來,遼寧、吉林等地大力發展人工養殖梅花鹿,目前養殖量已達數十萬只,在保護瀕危動物、促進農民增收、帶動地區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張艷介紹,作為全國最大的鹿產品集散地、世界鹿產品加工貿易中心、全國人工養殖梅花鹿產業發展的核心區遼寧省西豐縣,目前有14%的人口都在從事梅花鹿產業相關行業,鹿只飼養量達3.5萬只,年產成品鹿茸80余噸,年加工和經銷成品鹿茸1000余噸,占全國鹿茸加工貿易總量的80%、世界總量的50%,每年出口創匯5000多萬美元。現在,梅花鹿產業已經發展成為西豐縣的主導產業,為強縣富民做出了貢獻。
然而梅花鹿產業并沒有被納入畜牧業政策支持目錄,西豐縣也沒有得到國家層面上的政策資金支持,目前僅有市縣兩級給予政策支持,制約了梅花鹿產業的規模化發展。長期以來,上級林業部門一直按野生動物對梅花鹿進行管理,辦理家養梅花鹿馴養證的權限依然在省級,辦理程序復雜、周期長,挫傷了養鹿戶的積極性。此外,鹿茸、鹿胎、鹿骨、鹿角已經進入國家藥典名錄,不允許作為普通食品生產經營,制約了梅花鹿產業在精深加工方面的高質量發展。
張艷提出,為積極推進梅花鹿規模化養殖,國家應建立梅花鹿規模養殖長效機制,加大資金扶持力度,實施以獎代補政策。從保護梅花鹿種群的角度,設立梅花鹿種群保護專項資金,對梅花鹿種群保護和提純復壯給予資金支持。將梅花鹿養殖納入國家畜牧業政策支持和補貼范疇,在梅花鹿規模養殖貸款貼息等方面給予一定政策和補貼。同時,從中央提出的“簡政放權”角度,取消梅花鹿野生動物人工馴養許可審批。
張艷認為,應從法律角度將野生梅花鹿與人工飼養梅花鹿區分開來,明確人工飼養梅花鹿的家畜地位,把人工飼養梅花鹿的鹿茸、鹿胎、鹿角、鹿骨等鹿產品納入藥食同源目錄進行管理。將鹿產品作為普通食品生產經營,推動梅花鹿產業往精深加工方向高質量發展,把鹿產業做大做強做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