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4 16:33 瀏覽量:20885 來源:中國食品網
本報訊 (記者李軍華 通訊員金二春 黃金寶)近日,記者從浙江省寧波市高新區市場監管分局獲悉,2017年,該局共接到各類消費者舉報、投訴2456件,較2016年同期增長了58%,是2015年的3.2倍,并呈現出三大顯著特點:一是網絡消費投訴增長明顯,已接近2017年消費投訴總量的一半;二是“職業打假”愈演愈烈,2017年全年受理700余起,是2015年各類投訴舉報量的總和;三是消費者維權方式從單一走向多元,由傳統的現場投訴為主,逐步轉變為市長熱線電話、論壇、網絡等平臺擴大維權影響面。
面對新形勢、新常態,高新區市場監管分局在消保人員力量有限、舉報投訴量成倍式增長、維權環境復雜多變的前提下,全年投訴辦結率100%,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近400萬元。
規范數據征集,提升維權工作效率。該局對消費申訴的受理范圍、辦理時限、法規文書制作、相關檔案材料留存等進行系統規范,統一工作標準。建立消費者舉報投訴紙質和電子數據同步臺賬,并及時錄入12315平臺,形成統一規范的數據信息采集和錄入標準。對內建立“屢次受投訴企業”黑名單、加大消費維權數據資源的整合和歸集力度,提高消費維權數據分析利用效率。中國食品網
強化數據分析,推動靶向精準維權。利用12315數據資源庫,通過比對歷年投訴、舉報數據。經統計,2017年高新區食品安全類、廣告類、產品質量類的投訴居前列,且以網購消費為主,其中網購類占44.8%,廣告類占21%,產品質量類占20.4%。該局以“數據”指導市場監管和執法辦案工作開展,對投訴相對集中、頻次較高的企業和行業,采取教育引導、行政約談、合同監管等方式,指導其規范經營;對問題突出、拒不整改的,開展專項整治或依法查處,提升消費維權的權威性和整體效能。
發掘數據價值,完善風險預警機制。通過公開征集、走訪了解、數據分析等方式,科學把握日常市場監管重點,實現消費維權從事后調解、查處向事前防范、規避,事中控制、引導轉變。根據經營主體建檔信息、投訴舉報數據,將涉及食品、保健品等投訴熱點的經營企業作為巡查重點,及時發布消費提示和市場預警。中國食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