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7 09:08 瀏覽量:10580 來源:中國市場監管報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生了深刻變化,市場經濟獲得長足發展,市場監管也歷經改革發展,走進了新時代。為了充分展示共和國70年光輝歷程,生動反映市場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本報從今日開始推出《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專欄。通過記者深入一線調研采訪,用心謳歌光輝歷程,用情展現人民奮斗,用功書寫精品力作,將一篇篇稿件當作一份份生日禮物,獻給共和國70周年誕辰!
2018年4月10日,我國市場監管改革進程迎來一個里程碑式的時刻。上午9時30分,在熱烈的掌聲中,新組建的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揭牌亮相。
新起點,新征程,新格局,展現在市場監管隊伍面前。
光陰荏苒,彈指之間。一年來,市場監管總局持續推進市場監管改革創新,為釋放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了新貢獻。
以機構改革為新起點,市場監管總局充分發揮職能整合優勢,圍繞減環節、壓時間、降成本,推動改革在關鍵領域取得新進展。
從“證照分離”“照后減證”到“多證合一”“一口辦理”,一連串改革舉措減少了投資興企的“腳底成本”和“時間成本”,為創業創新“松了綁”“解了絆”。
在機構職能的加快融合下,商事制度改革的受益面不斷拓展,覆蓋到工業生產許可、食品、醫藥、知識產權等準入領域。在醫藥領域,藥品、醫療器械許可審批改革加快推進,新藥上市速度顯著加快,共有48個國內外臨床急需新藥、50余個創新醫療器械在去年獲批上市。
“日均新設企業超過1.8萬戶,市場主體總量超過1億戶”“企業開辦時間大幅壓縮,工業生產許可證種類壓減三分之一以上”……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這些改革亮點,正是我國市場活力不斷釋放的體現。
一年來,總局堅持放管結合并重,健全以“雙隨機、一公開”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減少對市場主體的干擾,力爭把市場管活管優。
去年“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成效顯著,企業年報率達91%。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共抽查企業160.1萬戶次,抽查結果全部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予以公示。隨著跨部門聯合監管的實施,失信違法者將處處受限。
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不可或缺。總局一方面強化競爭政策的基礎性地位,對各地區、各部門涉及市場準入、產業發展等方面的新出臺文件進行公平競爭審查,推動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盡快落實;另一方面整合執法力量,梳理法律法規,強化反壟斷執法,加大價格監管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力度。全年市場監管部門共立案調查壟斷案件119件,查處各類不正當競爭案件14908件,查處醫藥領域價格違法案件4030件。
今年兩會期間,市場監管總局局長張茅表示,市場監管部門將堅持競爭中性原則,對內資企業和外資企業、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一視同仁,營造公開、開放、透明的市場環境。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市場監管總局圍繞“舌尖上的安全”,把“四個最嚴”要求落到實處,深入開展校園及周邊“五毛食品”、網絡餐飲服務等專項整治。針對“保健”市場亂象,市場監管總局等13部門自今年1月起開展聯合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據統計,2018年總局共完成24.9萬批次國家監督抽檢任務,下架封存、召回不合格食品693噸。全國共查處食品違法案件29.97萬件,搗毀違法生產窩點360個。
總局創新監管方式,加強藥品全生命周期監管,探索建立懲罰性巨額賠償制度,牽頭起草《疫苗管理法(草案)》,落實“處罰到人”要求。產品質量安全事故強制報告制度、重大質量事故調查制度等相繼建立,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持續加強。
假冒偽劣往往是安全事故的“元兇”,去年市場監管部門共查處假冒偽劣產品案件129萬件。今年兩會期間,張茅局長強調將“依法全部銷毀查處的假冒偽劣產品”,讓群眾少一份擔心、多一份放心。
2019年,共和國迎來了70華誕,市場監管總局也走過了第一個年頭。幾十年來,市場監管工作一步一個腳印,堅實而有力。今天,面向新的征程,唯有肩負使命、昂首向前,書寫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