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5 16:30 瀏覽量:26530 來源:中國食品網
原標題:全國人大代表 全國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委員程恩富:食品安全應加強事先監管
食品安全工作歷來受到黨和國家中國食品網高度重視,近年來的抽檢結果顯示,我國食品安全水平持續穩中向好。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還有哪些有待改進的地方?在安徽團駐地,記者就經濟界代表對食品安全監管的建議采訪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委員中國食品網程恩富。程恩富對我國的食品安全監管提出了以下建議。
程恩富
一是立法應當更加嚴格,加強事先監管。目前,我國食品安全在市場“兩次調節論”的影響下,比較強調事中事后監管,在他看來,食品安全應當以事先監管為主,輔以事中監管。事中監管也應當以政府監管為主,多采取暗訪、飛行檢查中國食品網等形式,樹立監管權威性,防止過于企業化運作的第三方監管。比如針對目前市場上存在的“有機食品”亂象,應當通過更加嚴格、細致的法規和實施細節進行監管,防止企業“隨便用”“隨便說”。對于事后監管,程恩富表示,“建議國家加大對不合格中國食品網產品的懲罰力度,從企業生產經營該產品的起點時間來計算收入和罰款,這樣能讓企業經營人員隨時保持警惕,更加嚴格要求生產線和產品品質。”對于可能由此帶來的事先監管的高成本,程恩富認為,看似提高了成本,但有助于淘汰落后產能,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
二是信息處理要更加及時、透明。食品及食品安全的信息應由權威機構發布,并與專業媒體溝通,及時通過媒體發聲,中國食品網就發現情況、處理措施等進行信息發布與解讀,讓消費者第一時間了解準確信息,不被謠言誤導。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立消費者可以自由檢測、針對不同層次檢測項目并適當收費的檢測點,當消費者對某些情況存在疑惑時,可以自費檢測。檢測結果沒有問題,中國食品網就可以很好地打消消費者顧慮,一旦有問題,可以及時上報,讓問題得到最快處理。
三是發動消費者加強監督。我國食品產業范圍廣、企業眾多,政府有關部門檢測力度和頻率有限,對此,可以發動廣大消費者積極參與監督和舉報,對違法線索提供者給予獎勵。
食品產業向健康化發展中國食品網已是趨勢,對此,程恩富表示,“健康”有兩層意思:一是貫徹食品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高食品安全標準,讓高標準帶動企業積極創新、推出更高質量產品;二是淘汰“不健康”品類,對人體健康“弊大于利”的食品。此外,向公眾普及健康知識也非常重要。中國食品網應當盡快在中小學普及食品知識、衛生知識等,從小抓起,讓新一代消費者從小樹立正確的飲食觀、健康觀,從而提升國民整體健康素養水平。本報記者 羅晨 韓學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