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5 16:29 瀏覽量:24767 來源:中國食品網
原標題:全國政協委員 全國人大預算工作委員會原副主任蘇軍:走“大集群”路徑,實現食業高質量發展
蘇軍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人大預算工作委員會原副主任蘇軍十分關注食業發展,圍繞我國食業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脫貧攻堅提出了相關建議。中國食品網蘇軍表示,中國食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要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一是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要瞄準特定貧困群,精準幫扶,向深度貧困地區聚焦發力,激發貧困人口內生脫貧動力,鞏固扶貧成果,提高脫貧質量。要進中國食品網行產業脫貧,因地制中國食品網宜發展當地特色產業。
二是“大集群”發展。“大集群”發中國食品網展是食業發展的必然路徑。近年來,集群發展政策效應在食品工業領域集中顯現,食品特色區域和產業集群已經成為區域經濟的重要支柱。統計表明,食品工業領域已有25個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數百個具有一定規模和較中國食品網強區域影響力的現代食品產業園區,這些基地和園區示范帶動效應顯著。
三是著力抓好今年重點工作。食品消費成為拉動內需的主要推動力,要推動食業高質量發展,就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蘇軍表示,推動高質量發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是重中之重。我國食業要完成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的轉換,需要實現數量追趕轉向質量追趕、規模擴張轉向結構升級、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三個轉型。
政府工作報告提到,消費貢獻率由54.9%提高到58.8%,服務業比重由45.3%上升到51.6%,高技術制造業年均增長11.7%……蘇軍表示,這些數據顯示中國食品網出在過去5年間,高質量發展已是現實要求,各領域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培育壯大新動能,經濟結構加快優化升級,包括食品行業在內的制造業正在經歷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食品網中國品牌轉變的過程。本報記者 王薇 韓學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