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2 11:24 瀏覽量:10981 來源:中國食品網
一壇好酒,是歷史成就的品質,是山水滋養的經典,時光釀造的菁華。
瀘州市江陽區分水嶺鄉,在青山綠水間。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溫潤的氣候,為誕生美酒提供了絕佳的外部條件。釀酒匠人許德富于2009年把祖屋開建精圣酒莊,將千年古法與現代技術融合,釀制綠色生態健康酒。
在酒莊大門上鑲嵌的一幅對聯,道出了莊主的品行修為與豁達胸懷:
匯天時地利,釀玉液瓊漿,添華筵風采;
迎北往南來,呈陳年老窖,建友誼平臺。
創立精圣酒莊的許德富,癡迷用情于釀酒,完成了30余項科研成果、公開發表170余篇論文、編著出版80余萬字《瀘型酒技藝大全》專著,以及創建的八大白酒產業理論,為中國酒業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依山傍水、山澗叢林的精圣酒莊,采用《產酒與生香雙型發酵釀造濃香型原酒的方法》國家發明專利技術,以清清山泉為釀造水源,川南糯紅高粱為原料,四季如春的地穴式窖房固態發酵,甑桶蒸餾,原漿酒經恒溫恒濕地窖陶壇陳釀,酒體吸天地之靈氣、納日月之精華,修煉出“香、甜、凈、爽、綿、陳”的絕佳品味,具有入口甘綿、落喉醇厚、回味爽凈的雅酌悅感,包裝雅藍漸變、美若天仙、銀裝剔透。
酒莊匯集有機糧食種植、釀酒、調制、地窖洞藏、私人藏酒、個性化定制、酒文化交流、休閑旅游觀光等元素,于2011年10月建成并投入運行,正所謂“內存窖魂、外呈酒香、內外兼修、方得精圣”。
精圣酒莊原漿酒傳統釀制技藝,既傳承了濃香型大曲酒發源地傳統的“泥池酒窖、續糟配料、回酒發酵、量質摘酒”等經典釀制技藝,又融入了醬香型大曲酒、清香型大曲酒傳統的“清蒸高粱、堆積培菌”等精華釀制技藝。
莊主認為:
曲,為酒之骨,自公元1324年“甘醇曲”演繹而來的“天下第一曲”,成為精圣酒傲然之骨;
糧,乃酒之魂,肥沃土壤所孕育的糯紅高粱,以一抹赭紅鑄成精圣酒炙熱長魂;
窖,乃酒之魄,以瀘州“千年老窖”馴化積淀的窖泥生香菌為種源,植入亙古沉淀的純粘性黃泥,筑建泥池酒窖群,成為精圣酒醇香之魄;
水,乃酒之血,取經竹木林土萬千層過濾的甘冽山泉水,成就精圣酒之血液。
傳統工藝歲歲循環,經“糧粒熱水桑拿、清蒸糊化除雜、晾堂二次制曲、續糟配料入窖、超長泥窖生香、回馬上甑蒸餾、分段量質摘酒、恒溫恒濕窖藏”等手工技藝純糧固態釀制,一年一個生產周期,鑄骨收魂成精圣佳釀。
品上一口,在道之間尋求著平衡,“酸、甜、苦、辣、麻”宛若人生,五味盡顯!
精圣人對千年釀酒古法的堅守與創新,是對精圣酒品質的極致追求,也是對生命循環不息的自然法則的尊重。正是因為這份堅守,才有了高粱與有益菌結合的杰作。
精圣酒莊集休閑、娛樂為一體,以酒莊帶農莊、農莊帶產業、產業帶農戶的經營模式,做到了城市與鄉村共融、市民與農民共融、田園與工廠共融,成為了中國白酒業的獨特風景。
酒,如人生,精圣酒,更值得懂酒的人鑒品。
讀一讀許德富先生撰寫的一文,更能感知其釀酒情懷:
《一生只為那壺酒》
唐宋盛世育白酒,朝代更迭一路走;
萬歷元年筑國窖,越釀越濃品質妙;
糧谷精華猶如歌,本草綱目贊譽多;
藥之尊長數白酒,復合成分療效有;
香甜凈爽綿陳曬,洋酒嚇得耍無賴;
短暫發酵似酒精,橡木迷惑國人心;
工業革命走在前,撬我國門文化炫;
土豪炫富似追星,吹捧洋酒如鉑金;
揮金如土洋酒病,舉杯白酒像要命;
白酒成分貴如金,好酒越喝越放心;
尊重科學我踐行,白酒養生贈國民;
此酒唯我中華有,一生只為那壺酒。
散發著桐油香的油紙傘,撐起悠然的瀘州分水嶺古鎮,風中承載酒城千年古韻的精圣酒香,醒了釀酒人,醉了品酒客。(名酒莊號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