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4 10:06 瀏覽量:15670 來源:中國食品網
中國食品網訊 近日,四川省微生物學會、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李小林博士團隊聯合四川農業大學張小平教授、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譚偉研究員和德國耶拿大學鄢麗娟博士等的研究“Dynamic succession of substrate-associated bacterial composition and function during Ganoderma lucidum growth”,在美國《Peer J》雜志上獲得在線發表。本文以四川農業大學博士生張波和德國耶拿大學鄢麗娟博士為共同第一作者,四川農業大學張小平教授和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肥所李小林博士為共同通訊作者。
該研究采用NGS技術揭示了靈芝四個生長時期培養基質中細菌群落結構及功能變化趨勢。研究獲取有效序列598,771條,隸屬于22個細菌門,以Proteobacteria與Firmicutes為優勢細菌門。研究發現,靈芝菌柄伸長時期細菌群落組成及多樣性顯著區別于其他時期,Bacteroidetes,Acidobacteria和Nitrospirae的豐度在該時期明顯較高。另外,細菌功能預測表明,靈芝菌柄伸長時期,細胞膜運輸減緩,而與代謝相關的生物途徑則增強。該研究初步闡明了靈芝生長過程中子實體、培養料、細菌群落三者之間的關系,為靈芝代料生產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數據。(四川省微生物學會供稿)
上一篇:瀘州老窖入選2018年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與新模式應用擬立項項目
下一篇:成都一火鍋店120元吃一月活動 生意太火只好歇業